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区域经济的总体规划和空间界定是产业布局的前提,产业布局也是实现区域规划的抓手和引擎。产业的发展和布局在整个经济联动发展中占据了结构洞的位置。区域规划、产业布局与企业发展是最终推动内蒙古地方经济的路线图。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的背景下,如何规划与布局地方的产业是内蒙古区域经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转型的关键,也是地方经济融入全国经济总体乃至全球经济的直通车,还是促进地方区域经济转型的拉动力量。要形成国家整体区域布局规划下的内蒙古一体化经济区与区域布局,必须构建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和产业创新平台,这是本文研究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区域比较优势即区域优越条件或优势要素的差异及其对经济活动吸引力的显著差别的存在,形成了区域性不平衡产业结构。由于产业结构趋于平衡的需要,一种产业的产业化将带动其他产业的牵连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平衡是暂时的、非稳态的。不平衡产业结构是产生经济增长的动因,区际产业合作(产业化空间扩散)是“产业梯度”存在的必然结果,并不断推动全球产业结构朝着平衡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全球范围内呈现蓬勃发展的产业融合,深刻地改变了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旅游业除自身组成部门的深度融合之外,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进行横向的产业融合。文章从国内外产业融合的研究动态入手,结合蒙山旅游产业区域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快旅游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将是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也必将成为新世纪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湘潭必须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在新一轮区域经济竞争中争取主动。  相似文献   

5.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产业转移、产业转型升级的日程加速。面对危机爆发的原因、传统产业转移理论的弊端,要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探求新的区域产业转移路径。首先通过分析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其次结合我国区域产业的发展现状;最后在借鉴传统产业转移路径的基础上构思了一种创新的产业转移路径。  相似文献   

6.
运用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及产业发展学的理论和方法,在结合当代全球经济形势和借鉴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原经济区与黄河金三角试验区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对中原经济区与黄河金三角试验区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两个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对中原经济区与黄河金三角试验区的协调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产业经济竞争力是衡量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区域产业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取决于区域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企业竞争优势的相互弥补和共同加强.本文从区域产业经济竞争力的内涵出发,通过构建区域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结合福建省的现实情况,探讨和分析福建省产业经济竞争力水平,并提出了提升福建省产业经济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对全球价值链有关理论梳理、评述基础上,分析认为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是环太湖地区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同时,也需要环太湖地区加强产业合作,这种合作也对整个长三角地区更好嵌入全球价值链有着重要意义.应通过构建政府推动、市场导向、企业主导的环太湖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构筑环太湖一体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等途径来完善和强化环太湖地区产业合作,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与我国的产业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来临,跨国公司出现一些新趋势:跨国并购浪潮加剧,根据全球区位优势进行产业分工,其经营战略发生根本性变革,研发机构外化为一个独立的投资项目。跨国公司格局的转变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走向跨国经营的产业选择应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取消对幼稚产业的保护和增强劣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参与全球产业生产体系的不同价值链;立足于世界与区域产业合作等等。  相似文献   

10.
韦健涛 《文教资料》2010,(22):230-231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行,是在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的条件下完成的.因此.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地区经济的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专业专项型人才的培养是维持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随着地区产业优化的进步。高职教育培养的职业技术人才很好地满足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实现了教育与人才需求的密切结合,是高等教育方式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任何个人及社会意志所不能阻止的,它的发展为普世伦理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基础,但是构成普遍伦理价值观的因素有哪些可能性的构成呢?本文试图从市场经济体制的世界化、人地关系的协调化以及各种文化政治相互冲击中所产生的融合这三方面来分析其构成因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繁荣发展时,开展自由贸易有利于各国经济的发展;而当全球经济出现危机或萧条时,各国都会或多或少地显示出转向贸易保护的倾向。在金融危机威胁全球实体经济这样一个特殊时期,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并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这必将对全球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甚至进一步加剧危机的恶化。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及其危害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SA8000”运动,搞好企业伦理建设,是我国企业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SA8000”无论就其所包含的伦理内涵还是作为伦理建设的手段,已深深地植根于经济活动,是源自经济活动本身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伦理要求,体现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伦理建设全球化的合理正当要求。依据“SA8000”进行伦理建设,对我国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竞争力的提升和内部关系的协调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发达国家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引起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经济衰退凸显了发达国家遭遇的就业冲击。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下,就业竞争呈现全球化态势。贸易保护的实质是就业保护,发达国家的就业保护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深刻启示,中国也需要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聚类对金融危机下湖北工业经济作出状态划分,利用时序分析预测湖北工业经济的运行趋势,指出其反弹趋势;利用行业增长速度的一阶差分序列推算出金融危机下各分行业的经济拐点和行业复苏能力,为湖北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环境问题不断加剧,尤其是全球气候升温的大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受到各国的追捧,并由此开始了新一轮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这场以低碳经济为源头的国际竞争中,既面临国内旧的经济模式的种种障碍,又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如何在这种形势下,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赢得国际有利地位,需要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The paper offers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the global knowledge developments in education using China’s contributions in a fashion similar to a case study. The paper scrutinizes the complicity of Western educational research to euro-centric biases and discusses the pursuit of a global epistemological eclecticism. To support this claim, the magnitude of the global knowledge economy, including country-by-country comparisons, is explored together with data pertaining to the success rate of submissions and citations. These data are used as the basis for arguments that the dominant research practices and developmental work serve Western interests, Western thought and a Western economy tied to standardization rather than eastern epistemological interests.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过去,世界经济发展走向尚未明朗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当今全球性的共识。旅游业以其迅猛发展之势及对相关产业的高度关联成为二十一世纪及更长历史阶段的朝阳产业。因此就需要探讨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低碳旅游的相互关系,提出建设世界旅游飞地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加入WTO不但给本国经济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在拉动世界经济发展,并获取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加平衡、更加有利于发展的WTO游戏规则体系的权力.该文旨在阐明:中国在加入WTO后产生的变化给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中国依据本国国情和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正确定位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与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作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正对国际化经营提出越来越紧迫的要求。国际化经营是目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和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全球产业调整呈现出五大趋势,跨国公司也体现出一些新特征,从中可以看出国际化经营将是我国企业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