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商业银行在现代金融体系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贷款客户是上市公司。一旦这些上市公司发生信用违约风险,无法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就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极大地风险。基于此,介绍商业银行用来管理其客户信用风险的模型KMV模型。根据KMV模型的理论原理进行实证分析。以41家上市的ST公司和对应的41家非ST公司为样本,从商业银行的角度,运用KMV模型对样本公司的违约距离进行测算。通过实证分析认为,认为KMV模型是当下最适合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模型。  相似文献   

2.
基于违约风险调整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计量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湘云  杜金岷 《预测》2006,25(5):46-49
当前,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计量与管理实践中所使用的久期模型忽略了违约风险的影响,然而,银行资产中包括不少的高收益、高风险的垃圾债券和风险贷款,因而其久期计算结果必将产生较大误差。本文通过引入反映违约先验概率的参数以及放松平坦期限结构的假定扩展了Bierwag和Kaufman模型,同时考虑了息票支付和违约补偿,构建了包括确定性等价因子等参数的违约风险资产久期的一般化模型。此外,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对于含有违约风险的债券和贷款来说,在其久期计算中幸存概率、违约清算时滞和违约补偿额是影响久期测度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必将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雷汉云 《预测》2012,31(3):65-70
通过构建企业资产价值的融资决策局部均衡模型,提出经济周期影响企业违约风险选择的框架。当现金流依赖当前的经济状况时,有利于企业调整违约和融资政策以适应经济状况所处的经济周期阶段。本文的模型证实了企业债务水平及杠杆比率的逆周期性,同时阐述了经济周期对企业债务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杜君  冯套柱 《情报科研学报》2013,(6):584-587,614
以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构建出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实证评价研究,得出影响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4个主因子以及16家上市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单项及综合评价排名,据此对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状况做出评价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定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勇  HE Xue-hui  贺学会 《预测》2008,27(3):50-54
本文采用最小二乘回归蒙特卡洛模拟对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进行定价研究。模型结合当前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合同的具体条款和提前偿还特征,分析了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期权风险和违约概率,运用无风险套利原理得到住房抵押贷款的市场公允利率。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为商业银行的房贷利率定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银行业正处于一个迅速扩张阶段,大量国外银行进入我国金融市场。我国银行业面临着全面对外开放,利率市场化的新趋势,为了迎接挑战,许多银行都采取上市的方式来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提高盈利能力,导致上市银行的存贷款速度明显高于行业总体水平。为了控制银行的风险,如何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就成为一个非常急迫的问题。本文选取了15家上市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以商业银行风险为研究对象,对商业银行风险进行评价。在构建指标体系后,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两种方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通过该指标体系和计算出来的权重,得出16家上市商业银行风险得最终得分值,对这16家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进行比较,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8.
改进的KMV模型在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KMV模型中违约点等于短期负债加长期负债的一半,然而这是基于美国公司的信用状况得出的结论,对于中国公司是否适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观点,对违约点的参数进行修正,重新设定违约点(DP)=a·短期负债(STD)+b·长期负债(LTD) .通过选取82家样本公司,按照一定的判断标准,用Matlab计算得出了新违约点,并且将新旧违约点代入样本公司求出相应的违约距离,经比较得出,新违约点更能反应我国公司的信用状况.  相似文献   

9.
通过引入泊松分布,使用对数正态分布来刻画资产价值突变幅度,构建了基于调跃扩散过程的担保物权未按比例分配担保价值模型。通过数值分析测算了资产的不连续变化特征对于担保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考虑资产突变的传统模型低估了实际担保价值,尤其是针对中长期债务;突发事件的影响幅度比发生频率对担保风险影响更显著;担保方和借款方违约风险愈小,突发事件对担保价值影响愈显著;同时还发现资产相关性降低了担保价值,但加大了突发事件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上市商业财务竞争力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采用分层法建立了上市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13家全国性商业银行2010年的财务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行了排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于其盈利能力、风险和资本管理能力、经营的持续性和资产质量.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其财务状况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发展。利用因子分析法和功效系数法在财务风险综合评价方面的优势克服传统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的缺陷,在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这一客观赋权的公司综合财务指标评价方法得出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建立评价模型,最后运用该模型对收集的56家商业银行2010年的财务风险状况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2.
以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构建出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2年的指标数据,运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AHP、改进的熵值法与因子分析法)进行"三维一体"联合综合测评,结合Kendall一致性检验,将3种综合测评得分进行标准化,算出最终综合评价得分,据此对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状况做出评价并得出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KMV模型的上市公司信用风险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KMV模型,提出了一种上市公司信用风险预测方法.通过对我国4家上市公司5年股票价格的违约距离实证分析表明,KMV模型的灵敏度和预测能力都相当好,能为银行和投资者预测、揭示上市公司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4.
袁亚凯 《科教文汇》2013,(29):196-199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银行业不断走向市场化、自主化,在外部监管理念不断淡化的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尤其是上市商业银行为应对不断推动的国际化需要不断改善内部的管理监控,内部控制制度是这一改变的关键。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主要在信息披露、组织规划、内控文化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信息披露需要市场化和监管从自觉披露和被动披露两方面共同促进,组织规划要建立权责分明的组织体系并严格实施,内控文化要提高到银行战略的高度,引起全行从领导到员工的重视。本文旨在希望国内银行业能不断提升总体实力,最终能够与国际银行业接轨。本文虽然是针对上市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的建议,但对非上市商业银行建立内控体系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迈克尔·波特的五种竞争力分析法为主线,对我国商业银行业的竞争格局进行分析;特别是保险业、证券业的发展,使商业银行面临的替代品不断增多;而随着银行业逐渐地对外开放,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使我国银行业面临更大的挑战;另外,银行监管当局和客户通过供给能力和议价能力也会影响银行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匡海波  杜浩  丰昊月 《科研管理》2020,41(4):209-219
本文以2014-2018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940个装备制造业样本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了全链条面临的整体风险,建立了包括申请人资质、交易对手资质、融资项下资产状况和供应链运营情况4个准则层,应收账款特征、履约情况等14个二级指标,信用级别、担保状况等127个三级指标的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海选指标体系。根据剔除冗余信息的思路,运用偏相关-方差分析进行第一次筛选,删除了64个存在信息冗余且对违约状态影响小的指标;根据整体风险因子鉴别最优原理,通过逐步神经网络遴选出违约鉴别能力最强的指标群;最终建立了包含48个指标、显著区分风险因子的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实证表明,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符合金融界普遍认可的“5C原则”,信用风险因子判别的正确率高达90.53%,判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金融机构信用评价是现代金融管理的基础,有助于监管机构依据监管目标对银行类金融机构进行风险高低排序,进而实施差别化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构建包含资本充足率、杠杆率、不良贷款率、不良资产率、逾期贷款比例、拨备覆盖率、贷款拨备率、授信集中度等指标的银行类金融机构信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Theil系数对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组合确定指标最优权重,建立基于组合赋权方法的评价模型,对银行类金融机构信用状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龚柳元  毛道维  张家慧 《软科学》2012,26(6):105-110
以上市公司的长期银行借款为基本关系,构建银行共同贷款网络,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对比研究了2000年和2009年的网络特征,发现:①非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首先是争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市场,而不是自身的相互争夺;②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已相继成立,但业务开展并不好,但在样本期间,业务发展相当迅速,形成仅次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中心节点,与国有大型银行共同形成银行系统的核心集团;③虽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仍是整个银行系统的中心,但中心地位已有所下降,对整个银行系统的影响力也显著下降,且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影响力已趋于一致,专业性界限已非常模糊;④银行间,特别是居于核心集团的银行之间的共同客户越来越多,银行间接触更加频繁,这不仅是银行间竞争的加剧,同时银行间信息的分享和风险的分担都加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