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目前地市报经济新闻的内容来看,投资引导方面的报道和服务已经有所体现。但从总体情况看,在大多数地市报中,投资引导在经济新闻中的定位还不够明确,报道品种和形式还较为单一,特别是缺乏整体的组织策划。 某地的调查机构曾作过一个小范围的投资调查,在受调查的1000名城市人口中,除储蓄外还有其他投资行为的(主要是购买股票和债券)约占76%,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这样一个投资群体的存在,是不应该被地市  相似文献   

2.
刊登在大众日报2008年12月30日上的<寿光8万农民"寒冬"不失岗>一文,在第19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消息二等奖.这是一篇信息性经济新闻,也是一篇提振信心的独家经济报道.它发表在全球经济危机袭来的关键时刻,对社会舆论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从写作上来说,它有以下三点特色值得肯定和赞赏.  相似文献   

3.
“电视经济报道”,是指电视媒体把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的重要信息提供给观众的新闻采编和新闻传播过程; “新闻故事情节”,是指运用文学艺术手段,赋予新闻报道以一定美感效应的新闻表现形式。把两者有机整合起来,其目的是扩展文学视角,凸显电视特点,贴近社会生活,增强传播效果。要增强电视经济报道的引导力,关键是要实施新闻表现形式的“结构调整”战略。所谓“结构调整”,就是要剥离出表现在  相似文献   

4.
宏观经济新闻是关于国家经济总体运行状态和政府宏观调控的新闻.宏观经济新闻是主流媒体的重要报道方向,不断提升宏观经济新闻的报道质量和影响力水平是所有编辑部永不完结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新闻的第一定义权是指媒体获得的对新闻首发的报道和解释的机会,谁获得了新闻首发的机会,谁就获得了新闻的第一定义权.它的意义在于取得先发优势.通过先期为社会设置议程达到抑制其他议程和引导舆论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樊戎 《东南传播》2011,(3):128-129
省级地方电视台是地方党委政府和民众联系的重要桥梁,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主题性报道作为地方台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有较强的社会性和新闻性.本文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2011年全国"两会"报道为背景,就地方台如何精心策划采编制作有地方特色的全国"两会"新闻,探讨如何提升电视新闻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7.
政法宣传对营造法治环境,推动法治进程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近期典型案例,以辩证视角指出当下政法报道的三大误区,从新闻伦理、法治思维、价值选择、报道技巧等方面入手,探求政法系统宣传报道增加人文温度、提升舆论引导力和社会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陈瑜伟 《今传媒》2007,(9):56-57
经济和物质活动的高度活跃和繁荣,使新闻在五彩缤纷中真相和假象、鲜花和陷阱并存.北京电视台纸馅包子事件、广州某报"伟哥之父心脏病发"失实报道等虚假新闻的不断出现,使规避报道陷阱,防范新闻造假失实,确保节目安全播出,成为摆在新闻从业者桌面上迫切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肖穗芳 《东南传播》2011,(3):120-122
突发事件的报道因其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成为媒体报道的重点.然而,如何做好突发事件报道的舆论引导却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并在实践中慎重把握的一个问题.本文从分析媒体在2010年3月23"南平校园案件"报道入手,指出做好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不仅要控制报道的"量"与"度",更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立足于有利突发事件的解决、立足...  相似文献   

10.
某报曾经刊出过一条"本报记者"撰写的消息:<国家烟草专卖局新闻发言人强调未批准国外公司在国内投资办烟厂>.而消息中报道的主要内容则是:"国家烟草专卖局新闻发言人今天郑重宣布,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没有批准任何一家国外烟草公司在中国境内投资办烟厂."显然,国家烟草专卖局新闻发言人所使用的"中国境内"是准确、严谨的,消息标题中编辑所采用的"国内"是不准确、不严谨,存在着政治性纰漏的.  相似文献   

11.
陈天赐 《今传媒》2016,(1):93-9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以《广州日报》历届亚运会报道为内容分析文本,从中国新闻的改革发展视角来探寻其引导的嬗变路径.结果显示:《广州日报 》 亚运会报道导向沿着"锦标体育"——"生活体育"的路径发展,与中国新闻改革的路径和体育发展的轨迹相符,折射出中国体育和中国新闻业改革发展的节奏和变迁,并对《广州日报》日后的亚运会新闻报道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晓来  李劭强 《传媒》2021,(5):77-79
应对包括疫情在内的重大突发事件,需要提升新闻舆论工作的有效性.新闻舆论的"四力"构建是提升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的根基.其具体路径包括:在议程精确设置中提升新闻舆论公信力;在事件深度报道中提高新闻舆论影响力;在受众黏性增加中扩散新闻舆论传播力;在共识有效构建中增强新闻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3.
结合生活日报的读者定位与办报风格,在经济报道中我们做了如下尝试. 一.回答一个问题:做怎样的经济新闻 生活日报的定位是贴近民众,经济新闻的核心价值理应是贴近.  相似文献   

14.
<正>经济新闻是依托经济而生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接近受众的经济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是经济新闻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传播基础。一、经济新闻要发挥好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引导作用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整体关系来说,我们齐齐哈尔市仍处于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历史时期,抓住两种体制转换的时代特点是搞好经济报道的重要前提,任何经济报道,要在市场经济的舆论引导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抓住时代的特点,从市场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经济新闻出现一批好作品,然而,也存在一些难题,比如:报道领域过于狭窄;报道手段过于枯燥;报道角度过于生硬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经济新闻工作者认真研究和思考. 作为《钱江晚报》采写经济新闻的记者,近几年我有机会采访经济领域一系列重要事件和人物,也有了一点心得.  相似文献   

16.
地市报的优势在本土新闻.笔者认为,做好本土新闻的"延伸报道",是把本土新闻做足、做好乃至做到极致的有效途径. 所谓的本土新闻"延伸报道",指的是对"本土新闻"的外延进行的报道活动.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途径人手.  相似文献   

17.
如何做到民生新闻类节目从报道"小民生"向"大民生"方向的转变,无论在内容上、形式上,还是在新闻价值取向上,要从市民身边事,挖掘出值得社会关注、思考的点.以点带面,通过对百姓身边小事的报道,以小见大,彰显民生新闻的厚度、深度和高度.这有助于地方台民生新闻栏目发展,走精品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各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介的不断融合发展,融媒体时代大幕正式开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经济新闻报道在新闻传播报道中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且不可或缺.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还是各类门户网站、新媒体、自媒体平台,对于经济报道尤为重视和关注.鉴于此,笔者在本文针对融媒体时代经济报道如何更"接地气",有效增强经济报道的可读性与趣味性进行一定分析和探究,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姜鹏  郑乔 《编辑之友》2015,(11):97-102
文章从比较研究的视角,以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新闻报道为例,对中、日、美三国在二次世界大战背景下对于相关事件报道的新闻选择和真实性进行考察,并尝试从专业主义的角度,对于新闻选择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及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发现,在战时各国的宣传政策影响下,媒体的新闻报道都进行了"利我"的筛选.有利于宣扬本国立场的新闻,会被选择甚至放大;相反地,有悖于本国立场的新闻则会被忽略掉,甚至一些媒体还会为了映衬本国的政策而编造出假新闻.研究发现,二战期间,新闻让位于宣传,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都受到极大影响.根据新闻媒体报道异同比较分析,文章力图挖掘出战时媒体宣传的基本目的和新闻选择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20.
邓学志 《今传媒》2010,18(9):138-139
对地市党报来说,不仅不能视会议和领导人活动报道为"鸡肋",而且要创新方式方法,做活做深会议报道,把政治优势最大化地化为新闻优势,再将新闻优势化为引导主导社会舆论的优势。在新形势下改革会议报道,不能简单地做条数上字数上的"减法",而是要挖掘其中的政策和工作信息,全力做好"加法":增加条数"加"分量,脱去外衣"加"关联,变换主角"加"信息,转变视角"加"政策,以新的会议和领导人活动报道形式来增强地市党报的新闻竞争能力、舆论引导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