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是先民思想的体现。儒家将《诗》列为经典,使后世人们常从儒学角度研究《诗》。实际上,《诗》产生于先秦,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常常出现《诗》的痕迹。道家的代表著作《庄子》无论在精神内涵上还是表现艺术上均可体现《诗》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史记》以其文中处处彰显的悲剧精神而备受学界推崇,本文尝试以韩信等为典范,探讨《史记》中豪雄人格在历史发展趋势下表现的功利价值导致其悲剧性这一现象,从而深入理解《史记》所要表现的悲剧性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就表现内容而言,《诗经》中《风》、《雅》部分明显不同:《风》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感性生活,而《雅》则集中表现了外在的社会生活;就呈现形式而言,二者也存在明显差异:《雅》更注重理性、详尽地阐发观点,能更灵活地运用起兴手法,更少使用语气词与复沓;就作者而言,《风》、《雅》之作者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能力与创造力也大致不同。  相似文献   

4.
大约在1656年,画家勃鲁盖尔按季节顺序画了六幅庄园式风景画,第一幅已失,留下的五幅就是《收干草》《收割》《牧归》《暗日》与我们这里所要欣赏的《雪中猎人》,这幅画表现的是城效的冬日景色。画家是从由坡的高度去眺望这块银装素裹的郊野,有几个猎人正带着一群猎犬从山岗上下来,尼德兰大雪时节的狩猎活动是农村冬季农活之一。可能是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就表现内容而言,《诗经》中《风》、《雅》部分明显不同:《风》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感性生活,而《雅》则集中表现了外在的社会生活;就呈现形式而言,二者也存在明显差异:《雅》更注重理性、详尽地阐发观点,能更灵活地运用起兴手法,更少使用语气词与复沓;就作者而言,《风》、《雅》之作者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能力与创造力也大致不同。  相似文献   

6.
伍子胥的故事在《左传》《国语》和《史记》中都有记载,展现了伍子胥有识有谋、赤胆忠心、结局悲惨的特点,不同的是,《左传》偏足智多谋的形象,《国语》偏忠贞刚烈、爱国为民的形象,《史记》偏忍辱发奋的复仇形象,这主要是因为先秦时期侧重表现伍子胥尽忠为臣的形象,而汉代以孝治天下,血亲复仇思想盛行,轻生重气、崇尚名节的侠义精神深入人心,加上司马迁受个人遭遇的影响,《史记》中的伍子胥从忠臣形象演变成了"复仇者"的代表。  相似文献   

7.
越王勾践的形象在《国语》和《史记》中都非常鲜明生动,两书通过叙述勾践复国灭吴的历史大事,表现了他礼贤下士、发愤图强、忍辱负重的政治家风采。而《史记》增加了勾践卧薪尝胆、滥杀功臣等在别的史书中没有的情节,使勾践的形象更加立体、丰富。  相似文献   

8.
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笔下的《紫色》中的索菲娅是一个敢于与男权、种族偏见斗争的女英雄形象;理查赖特的作品《土生子》中的别格通过暴力表现他对白人的抗争。他们一个表现出了积极的斗争意识,另一个则表现出仇恨的、恐惧的、扭曲的斗争意识。通过对两部黑人主题的作品中人物的分析挖掘他们的斗争意识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诗经》中涉及鸟意象的篇目较多,因作者身份、描写对象和寄托寓意等的差别,表现出不同的内涵。文章通过鸟意象的象征意义及表达的情感,探究《诗经》中鸟意象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0.
赵羽 《现代语文》2007,(6):9-10
《诗三百》自汉代以来即被奉为经典,《诗经》之说沿用至今,然而其中却有大量离经叛道地表现男女情爱的作品,《国风》中,特别是《郑》《卫》诗中,此类作品尤多。前人文字对《诗》之情”,即爱情诗的论述很多;而对《诗》之“色”,即涉及性爱的作品研究尚有不足。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对《诗经》中表现男女性爱的部分作品,也就是以往评论者所谓“淫诗”,进行粗浅的赏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语言学过度拘泥语言形式的局限性愈发显现的背景下,系统功能学派的创始人Halliday借鉴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Harris提出的“语篇分析”以及Mathesius为代表的布拉格学派提出的主述住理论,提出了系统功能语篇分析。Halliday按照“语言元功能”的理论,将主位分为概念主位、人际主住和语篇主位,还提出了标记主位和无标记主位的概念。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主位理论和主住推进的具体模式,并且以中外语篇为例研究主位推进理论在语篇构建中的具体应用,对于语篇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三本学生的特点,以机械设计课程为例,笔者提出了利用一个主题作为一条主线串起所有上课内容的教学方法。主题任务的选择根据课程要求能力的培养而确定。在这条主线上的教学内容都是服务于主题且都是根据培养计划所必需的,具体的教学顺序安排根据主题的逻辑思路进行。一个教学周期后,主题任务的完成实现了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锻炼。  相似文献   

13.
杭州旅游业中"主题公园品牌化经营战略"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从主题公园品牌化经营的理论模式:主题公园的市场定位分析,主题选择与产品开发,主题凝练与品牌扩展三大环节切入,探讨主题公园品牌化经营战略在杭州旅游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北宋前期词坛在整个词史上具有承前启后之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在歌词题材方面表现为:歌妓词、艳情词和闺情词等传统题材依然是词人们写作的重心;对于传统歌妓、艳情和闺情题材的题意加以翻新;沿袭传统题意而运用新的语言;在传统题材里注入词人的自我主体情感。  相似文献   

15.
烦恼是法国女作家杜拉斯初期小说创作的中心主题。本文通过对此期几部具有代表性作品的分析,展示了作家对烦恼主题的集中表现。复杂的家庭关系、琐屑的日常生活、艰险的自然环境以及乏味的婚姻生活,是小说人物的烦恼之源。在烦恼的折磨中,人失去了对生活的兴趣,精神游离于置身其间的世界之外,感到孤独和寂寞。烦恼主题为这一时期的作品罩上了最初的黯淡颜色———灰色。杜拉斯在后来的作品中主题有所改变,但这一时期作品的烦恼主题可以说奠定了作家一生创作的灰色基调,同时也开启了杜拉斯创作生涯的灰色主题的序幕。  相似文献   

16.
《螺丝在拧紧》是美国著名小说家和批评家亨利·詹姆斯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内容艰深难懂,意义复杂,历来对它主题的理解的评论很多。从某种程度上说,文中每一人物,每一事件都被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本文试图从作品中广泛运用的象征手法来阐释作品的主题。 首先,作品题目的几个动作贯穿于全文,是全文最重要的语言象征。其次,作品的背景以及主题的反映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象征意义,具体反映在把对“罪恶”的看法和圣经及弥尔顿作品的象征手法联系起来。另外,联系到作者所处的特殊的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背帚并着重分析了这一时代的道德观对主题的象征意义,并以这一道德观的集中代表——女家庭教师为例分析此象征意义。最后,作者自身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甚至作品特殊的发表方式也都在作品的人物刻画中得到了象征性的体现,文中的许多人物都可以在作者的现实生活中找到象征性原型。  相似文献   

17.
率真悠远的自然母题——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母题”角度看 ,美国作家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无疑是一部反映“自然的母题”的佳作。自然母题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审美过程中 ,让人们感受到的基调是率真与悠远。《麦田里的守望者》这篇小说的标题、创作背景与主要内容三方面都体现了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主位是信息的起点,是交际的出发点。主位结构通过句子的主位切分来了解语篇内部各个句子之间内在联系和信息分布规律。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存在句法结构上的差异。本文从语篇分析理论中的主位推进角度出发对英汉两种语言主位结构上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而汉语是话题突出的语言),讨论了在英汉语篇翻译中主位推进模式切换的重要性及对翻译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孙犁小说的现实主义精神决定了其小说具有众声喧哗的复调特征。《铁木前传》就是突出的例子。《铁木前传》的显性主题是为合作化运动呐喊助威,但其更重要的价值是其个性解放的隐性主题。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了玛格丽特·劳伦斯在《石头安琪儿》中表现的一个首要的主题—徒劳的逃脱的主题。加拿大小镇玛那瓦卡的人们试图逃脱家庭影响 ,逃脱自我的空虚感 ,逃脱对他们毫无宽容的命运……。但是尽管他们的努力非常勇敢 ,非常感人 ,最后都注定失败。简述了与此主题密切相关的高傲的主题。高傲的天性使哈格的生活成为一片荒漠 ,导致她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导致她不幸的婚姻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