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实验讨论,导出规律 我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以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例如,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一节教学中,我让学生按教材做实验,提出小车通过的距离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然后假设:小车在越来越光滑的平面上运动情况又如何呢?这样,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就容易接受"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相似文献   

2.
〔课题〕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教学目的〕1.通过分析生活实例使学生认识到亚里士多德说法是错误的; 2.籍助实验引导学生正确推理,掌握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3.使学生初步了解“理想化”条件及科学的推理、分析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教具〕木块、木球、小车、斜面、木板、毛巾、玻璃板、小红旗、简单气垫盘、平面镜。〔教学方法〕讨论法〔过程与内容〕1.演示、提问,以引出并讨论问题。  相似文献   

3.
陈雅 《物理教师》2008,29(1):42-43
中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了解了惯性的概念.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也叫惯性定律)表明任何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都有保持原有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就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和运动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4.
高中一年级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一、调整后本章教材内容牛顿运动定律是调整后力学必修部分的核心.本章主要内容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以及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调整后教材的前两章“力”和“物体的运动”,为学生学习本章,从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做了准备.从知识方面,是在学完力和物体的运动之后,进而认识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掌握这些最重  相似文献   

5.
牛顿运动定律描述了物体与力之间的关系,是牛顿提出的三条基本运动定律的总称。其中,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二定律具体地、定量地回答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率——加速度与它所受外力的关系,以及加速度与物体自身的惯性——质量的关系;牛顿第三...  相似文献   

6.
《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运动定律"之一,它揭示并否定了几千年来人们关于运动和力关系的错误观点,它的教学是最适合探究式教学方法,以下主要是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谈谈如何进行《牛顿第一定律》探究式教学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牛顿第一定律,充分阐述了它的基础性、深刻性和完整性.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的基础定律,使牛顿运动定律更完整和科学;指出了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也不应称为惯性定律,澄清了人们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8.
张宁 《理科爱好者》2004,(7):i028-i029
牛顿三个运动定律是动力学基础,本单元考查的重点是牛顿第二定律,而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中得到了综合体现.从近几年高考来看,本单元知识的试题每年均有,单独命题多以选择题为主.多为综合性题目,经常与电场、磁场、热学、原子物理等联系.考查的重点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正交分解应用,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求解动力学问题以及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知识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9.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是初中物理中学生较难理解的内容之一。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搞好这节内容教学的关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在这里,首先学生往往对外力这个概念不甚了解。在他们所学到的力的种类中,虽然已接触到(或听说过)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等,但是还不大了解外力就是这些力中的一种力或者几种力的合力。对于该定律的第二句话,有些学生往往这样认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也可以保持静止状态。  相似文献   

10.
1“探究影响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因素”实验存在问题分析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是高中力学中的核心知识.一般教材是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加速度与质量和所受外力之间的关系.但限于传统教学理念及实验条件的局限,教师往往忽视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掌握科学方法以及观察与分析能力的培养,同时实验方法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科学探究,知道物体不受力作用时怎样运动,并能正确表述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2.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物体运动的简单现象。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初步掌握“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分析论证、评估矫正”等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著名的牛顿三定律中,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即惯性定律占有着重要地位,它是牛顿第二,第三定律得以建立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科学探究,知道物体不受力作用时怎样运动,并能正确表述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热力学三大定律是经典力学和热力学的基础,是高中物理定律体系教学的重头戏.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帮助学生构建对三大定律的整体性清晰认识,使学生明白三大定律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展开,从而加深学生对定律体系的理解,从更高的层面去把握所学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积极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对此,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5.
对“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的一点改进王孟宁(浙江省诸暨市学勉中学,311811)高级中学课本《物理》第一册(必修)第86面,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图如图1所示.图1图1中的右图不妥.现把课本第85面~86面关于该实验的有关叙述摘录于下:取两...  相似文献   

16.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减法之间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2.使学生能正确、比较迅速地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3.培养学生的初步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用加法计算十几减9的加法。教学过程一、基础目标验测(约4分钟)1.看卡片说得数。9+29+79+59+89+69+42.填空。(1)9+()=119+()=149+()=15(2)9+()=179+()=129+()=13第1、2题同步进行。第一题教师出卡片,学生口答得数。第2题分别出示两块小…  相似文献   

17.
<正>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基本规律,是研究经典力学的基础,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共同组成了牛顿运动定律,其定量地说明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和对它作用的力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较多,综合性较强,表达式简单易懂,但想要深度理解并正确应用仍有一定的难度。一、程序法程序法是按时间或空间的顺序对题目中物体运动过程的不同运动状态进行分析,通常适用于求解物体从一种运动状态变化到另  相似文献   

18.
邵晓明 《物理教师》2005,26(9):21-22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与动量定理都是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必修内容,而且该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大纲中属Ⅱ级(即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由于在现行教材中动量定理是从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推导出来的,所以两者之问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笔者在此作一必要的探究。  相似文献   

19.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其既不能直接用实验验证,又没有公式供我们计算,仅仅是一段“字”,所以对初学来说,的确是一个抽象难懂的定律。那么.怎样正确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呢?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应用"力的概念测试"(FCI)对高一学生进行了测试和访谈,发现学生在运动学、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叠加原理和力的种类这六个维度的理解存在不少问题,绝大部分学生未能达到基本掌握牛顿力学概念的水平;对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及教学反思,提出了以探究性教学为主要方式的概念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