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篮球训练中罚球心理训练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罚球的命中率通常都略低于平时的训练水平。影响罚球命中率因素有多种,但主要因素是运动员自身的心理作用。尤其在比赛临近结束时.双方比分相近,胜负分数相差较小.罚球能够决定比赛胜负时,心理紧张程度会更大。  相似文献   

2.
紧张水平是影响摔跤运动员竞技表现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有关紧张水平如何影响运动员比赛发挥这一问题的讨论已有很多。本研究通过分析摔跤运动员过度紧张的成因、探讨过度紧张对摔跤运动员比赛发挥的影响,从而寻找摔跤运动员应对过度紧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学会放松     
连续的训练和比赛给运动员、教练员的精神带来了不少的压力,尤其是比赛成绩像一块大石头压在运动员的心上,精神经常处于紧张之中。所以,教练员和运动员要学会放松,积极的放松。  相似文献   

4.
现代体育与心理训练的联系密不可分,射击项目的特殊性决定心理素质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具有重要作用。比赛时异常紧张的气氛和巨大的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机体感觉、注意指向、行为动机、比赛信心以及技术状态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射击比赛就是比心理”已成为射击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5.
一、重大比赛中的心理障碍重大比赛常常无形中给运动员创造好成绩设置了许多心理障碍。这不仅是因为旁人和参赛者本人对比赛成绩要求较高,而且大赛的紧张气氛以及正常的生活和训练秩序被打乱往往也会引起参赛者不同程  相似文献   

6.
范宁 《钓鱼》2007,(3X):10-11
有点体育竞赛常识的人都会明白,平时的训练和正式比赛肯定不同,虽然可以在态度上把“练”当作“赛”来对待,培养运动员严格的竞赛精神:也可以在心态上,将”赛”看作”练”,尽量舒缓运动员在大赛中的紧张压力,发挥出更高的运动水平。但有一点则是比赛和训练必须明确区别:那就是在正式的比赛中对运动装备的使用,必须要确保运动员在争的紧张气氛,高手问的比拼往往就在毫厘之间,一尾鱼,一个鱼讯……判断准确与否,都直接关系到每个回合的胜负。在这种白热化的竞争时刻,如果您还在摸索新漂规律,不能熟练识别每一个漂讯的话,那么结果必定是——失败!  相似文献   

7.
更正     
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因素很多,不仅需要运动员有出色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动作技术,更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比赛模式,对手的水平、运动员所承担的任务对其心理的压力,以及运动员心理的承受能力。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运动员往往渴望与强手竞争,在比赛中敢于拼博,他们能在激烈的比赛中出色地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而心理素质较差的运动员则对比赛、尤其是与强手同场比赛表现恐惧心理。这些运动员往往由于紧张的心理状态而发挥失常,技术变形。因此、优秀运动员的选材中充分考虑其心理特性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不仅是比技术、战术和体能,更重要的是比心理素质。高水平的运动竞赛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运动员争取比赛获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运动员往往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在比赛中发挥不了平时的水平,甚至有的还低于正常水平。 1 影响田径运动员比赛水平发挥的主要心理因素 1.1 主观因素 1.1.1 比赛动机过强 田径运动主要是个人单项运动的比赛项目(除接力外),须要经过个人努力才能实现目标。运动员往往因个人方面的利益,把比赛成绩看得过重,有种成败在些一举的想法。或对领导、教练的期望,或对亲朋好友的嘱托,处理不好,也会使运动员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压力。比赛过分保守或  相似文献   

9.
运动员比赛前适度的紧张是正常的心理状态,但是对高校业余的田径运动员来讲,由于参加比赛的经验不足,往往在比赛前几天就高度紧张,影响比赛时水平的发挥。从如何运用森林浴训练和积极的心理暗示进行赛前状态调控以提高运动员自信等方法进行论述,旨在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提高运动竞技水平,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10.
心理训练就是使运动员掌握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以获得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训练和比賽,从而创造出优异的成绩。乒乓球运动项目的特点,在技术战术上表现为速度快、技巧性强、变化快而复杂。比赛方式又是以一对一的比赛为主,比赛气氛的紧张程度,比赛对手和打法的不同,比赛中的领先与落后,比赛后的胜利与失败等,这些条件的变化都很容易使运动员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障碍,使运动员情绪的稳定性受到很大的影响。大量的事实已经说明,在体力、技术战术水平相当的比赛中,其胜负往往取决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取决于能否最大限度地去动员人体各种积极的心理因素,使运动员精神饱满、情绪稳定、斗志旺盛地投入比赛。因此,大力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迅速提高心理素质水平,已成为训练  相似文献   

11.
一、心理紧张的克服方法 运动员在赛前心理过度紧张,使大脑皮层对植物神经系统和皮层下中枢的调节活动减弱,呼吸短促,心跳加快,更有甚者四肢颤抖,尿频,这必然使运动员心理活动失常,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到比赛上去;对动作知觉和表象模糊不清;对教练员的布置与嘱咐听不进去;失去控制自己行动的能力等,必然会影响到比赛的结果。造成运动员心理过分紧张的原因很多,如训练过度恢复不好,睡眠不足,压力过大,害怕对手,对成绩期望过高,过去失败表象的重现等等。  相似文献   

12.
长期处于相对紧张、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中,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和身体都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和强度刺激的挑战。心理卫生问题对运动员,尤其是激烈竞赛期间的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及运动水平具有较大影响。运动员在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成绩目标实现过程中,需要管理者、教练员及心理工作者等齐心协力,共同关注和预防运动员可能发生的心理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排球比赛中,运动员既要承受比赛名次的压力,又要承受比赛激烈对抗的压力,身体和心理都处于紧张的状态中,同时排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运动员情绪体验的强烈,鲜明和迅速多变,而教练员由于受到竞赛规则的限制,不可能随时向场上运动员发出指令性信息来帮助运动员调整心理状态,运动员只有进行自我调控,才能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进而充分发挥集体应有的实战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喊叫"在赛场中屡见不鲜,集体项目运动员赛前的加油呐喊,举重运动员做动作前的大声吼叫,网球运动员挥拍击球的喊叫,篮球运动员绝杀球后的振臂嘶吼等等,这都成为比赛的一部分。在教学比赛中有意的喊叫,能起到了自我暗示、凝神聚力、威慑对手、缓解压力、调节气氛、改变节奏的效果;随着比赛的层层深入,双方渐入佳境时自主无意识地喊叫,却是一种情怀的释放和压抑的宣泄。无论什么样  相似文献   

15.
竞赛是对运动员长期艰苦训练的检阅,所以教练员,运动员对竞赛都是十分重视的。由于竞赛有特定的形式和环境,所以给于运动员的感觉是不同于平常训练的,特别是重大的比赛,其紧张的气氛会使运动员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是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一个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6.
比赛是对运动员训练效果的检验.随着比赛的临近,运动员会感到很大的精神压力,这种压力若得不到有效缓解,会导致运动员免疫机能和运动能力下降,内分泌紊乱,血压升高,心率显著上升.心率变异性(HRV)可以定量测量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张力间的均衡性,从而反映机体的应激状况,在训练监控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过度紧张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一种心理失态状态,它会导致身体机能与运动能力的暂时下降,影响正常技战术的发挥导致失败,现对乒乓球运动员比赛中过度紧张的情况及预防和克服的办法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通过观察世界性的速滑比赛和赛前的运动员训练,可以感觉到运动员的专致和紧张,即使他们休息时依然处于压力当中.对缺少经验的教练员,可以在赛场上发现和学习到很多东西.  相似文献   

19.
如何消除运动员赛前的紧张情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参加比赛,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比赛的规模愈大,给运动员带来的心理压力也会愈重,甚至产生紧张情绪。情绪的过度紧张,可使运动员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反应,诸如:心率过速、呼吸困难、尿频、血压升高、思维受阻、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灵活等。在这种紧张情绪的影响下,运动员比赛时动作僵硬、不协调、多余动作多,不能发挥正常的训练水平,有时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伤病事故。特别是田径项目  相似文献   

20.
过度紧张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一种心理失态状态,它会导制身体机能与运动能力的暂时下降,影响正常技术和战术的发挥,导致失败。通过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走访调查,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对乒乓球运动员比赛中过度紧张的情况及预防和克服的办法,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