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歧义研究在国内的主要局限是,学者对歧义产生的根源论述不一,大多数学者忽视了认知和语用视角下的隐喻歧义和话语歧义.事实上,歧义产生的根源在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和语言的横组合特征,认知和语用是两个剖析歧义、深化歧义认识的重要角度.  相似文献   

2.
王强 《现代语文》2006,(2):57-59
本文从语用的角度指出:"这鱼不能吃了"这个著名的例子中包含多个容易引起歧义的因素.除了动词双向性,名词多义以外,"这"的语法多功能性、名词的多功用性、动词"能"的多功能性都可能造成歧义.本文重点分析"这"引起歧义的原因以及N中和能愿动词结合产生歧义的现象,并得出S:N中 V能 V2很容易产生歧义,S2:N2 V能 V2本身就是歧义句.  相似文献   

3.
歧义是人类语言中一个普遍现象,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歧义使语义含混、模棱两可,妨碍人们准确地互通信息、交流思想。造成歧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转换生成语法角度来说,歧义的产生是由于同一表层结构有不同的深层结构转换而来,也就是说不同的深层结构可以有形式相同的表层结构。由于形式相同,所以容易产生歧义。常见的有词汇歧义、结构歧义以及语调歧义等。结构歧义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一些语法不严谨的句子结构造成的。本文就结构方面的歧义举例加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4.
歧义是指一种语言形式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因而造成的不同的理解。歧义的产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语言因素、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就语言因素而言,歧义主要存在于三个层面:语义层面、语法层面和语用层面。无论哪种语言歧义都是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这可以说是歧义问题的客观性。另外,语言接受者的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也会成为产生或者消除歧义的潜在根源。文章将分析了歧义产生的三个因素,并探讨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歧义现象普遍存在于文学作品及日常生活当中,歧义的产生有多种因素,本文主要说语境中的歧义。同时歧义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本文就从歧义的消极作用出发,描写文体的采用与语境不相符合造成歧义、产生于语言的特征,以及听者对语言的理解与说话方的意图达不成共鸣造成的歧义,等等,另外,从英语结构分析也会产生歧义。歧义是文学文本及日常生活中一种必然的现实存在。  相似文献   

6.
歧义是任何一种自然语言都无法避免的普遍现象,也是语言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对歧义的研究越来越呈现出跨学科、多角度、多层面的特点。本文从心理与认知的角度探讨歧义触发的非语言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歧义的诱发因素大致可分为语言和非语言两种。传统的歧义研究多是对引起歧义的语言因素的探讨。近年来的歧义研究日益凸显出非语言因素是歧义的重要诱因。然而对非语言因素的研究还很薄弱,虽偶有学者提及,但论述零散而不系统。在此背景下,本文尝试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心理词汇理论和图形——背景理论来分析词汇歧义和句法歧义的成因;从语境理论中的非语言因素视角来探讨动态交际中歧义的产生,以便能更好地认识和对待歧义。  相似文献   

8.
歧义是语言多义的属性,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歧义的现象,汉语自然也不例外。汉语歧义句有其消极一面,但也不乏积极一面,而且后才是其主要特征。本从新的角度对汉语歧义句进行分类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歧义的研究对汉语语用学有相当大的价值.本文从语型和语用两个角度入手,从语境和心理两个方面探求歧义现象的产生,并试图对歧义的理解因素作一些解释。  相似文献   

10.
从语义角度考察“连……也/都”框式结构的歧义现象,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造成这一结构产生歧义的根本原因是动名结构语义关系的复杂性,并对可能产生歧义的条件及其特点作一解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英语结构歧义的认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认知的角度利用图形-背景理论对介词短语引起的结构歧义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歧义产生的认知原因,弥补了单从形式和功能进行分析的不足,从而为歧义的解释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生成语法认为,语言研究应该将人类语言的共性以形式化的方式表达出来。然而自然语言的语义在许多情况下都是模糊的,具有歧义性,难以做到准确的说明。已有的文献中真正涉及消除歧义的研究并不多。根据歧义的来源将歧义句分为"的"字结构歧义、移位造成的歧义和逻辑歧义三类,并提出采取不同的手段消除歧义。它们不仅有助于消除书面语的歧义,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翻译的研究和开发,而且能更好地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提高人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When satellite navigation receivers are equipped with multiple antennas, they can deliver attitude information. In previous researches, carrier phase differencing measurement equations were built in the earth-centered, earth-fixed (ECEF) coordinate, and attitude angles could be obtained through the rotation matrix between the body frame (BF) and the local level frame (LLF). Different from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a hybrid algorithm is presented to resolve attitude parameters utilizing the single differencing (SD) carrier phase equations established in LLF. Assuming that the cycle integer ambiguity is known, the measurement equations have attitude analytical resolutions by using simultaneous single difference equations for two in-view satellites. In addition, the algorithm is capable of reducing the search integer space into countable 2D discrete points and the ambiguity function method (AFM) resolves the ambiguity function within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space. In the case of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MA) for the Russian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LONASS), a receiver clock bias estimation is employed to evaluate its carrier phase. An evaluating variable and a weighted factor are introduced to assess the integer ambiguity initialization. By static and dynamic ground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effective, with enough accuracy and low computation. It can satisfy attitude determination in cases of GPS alone and combined with GLONASS.  相似文献   

14.
国内关于语义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教学、写作教学、翻译、语义场与语义模糊性等几个方面,而对语义场理论关照下的修辞研究却为数不多。因此在本文中,我们以《论语》研究为例,跳出往常人们从译本对比和修辞手法的研究角度,选择在语义场理论下考察《论语》中的修辞现象的研究角度,或许可以为《论语》的解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而词义模糊性则是语言模糊性中最突出的方面。论文分别从语言中的模糊词和使词义产生模糊或使词义的模糊程度发生改变的手段这两个方面来进行汉维语词义模糊性的对比,指出汉维词义模糊性是不完全对应的,其手段表现形式也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精确性的语言在法律语体中的使用普遍得到人们的认知和注重,但模糊性的语言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却相当谨慎。法律语言存在着模糊性,但它不应与“含混”、“歧义”混淆,模糊性法律语言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对于法律的完善和司法的可操作性有着重要作用。应加强对这方面理论的研究,并在法律实践中得到重视和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17.
歧义现象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在日常交际中,一句话如果存在歧义,就会影响到人们对话语的正确理解。因此,从话语表达的要求来说,应做到表意明确,避免歧义。本文就从歧义的出现、歧义的原因、歧义的分化这三方面来分析歧义句式。  相似文献   

18.
张素敏 《培训与研究》2007,24(7):68-69,112
以量表的形式研究了外语学习歧义容忍度和焦虑感的性别和城乡差异。结果发现外语学习歧义容忍度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却存在着显著的城乡差异:来自城市的学生的歧义容忍度偏低;而焦虑感在城乡、性别方面,都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还发现高外语学习焦虑感和低歧义客忍度的学生英语学习成绩显著低于高歧义容忍度和低焦虑感的学生。  相似文献   

19.
歧义格式是能生成歧义实例的抽象句法格式,歧义实例即通常所说的歧义结构,指含有多个认知意义的具体句法结构。歧义格式按其结构项可分为含常项歧义格式和不含常项歧义格式,按变项的类别可以分为词类变项歧义格式和句法成分类变项歧义格式,按歧义源的类别可分为成分源歧义格式和关系源歧义格式,按照单义式之间句法语义关系的异同可分为内部歧义格式和外部歧义格式,按照生产歧义实例的能力可分为强势歧义格式、弱势歧义格式和临界歧义格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