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列宁晚年新社会主义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从马、恩的理论到实践,在实践中又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大体上,可以把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划分为五个阶段。“我们不得不承认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的观点,是在其晚年形成的许多新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列宁经过长期深入思考、仔细斟酌后所作的具有长远历史意义的重要论断。我们应当从总体上全面地来研究列宁晚年的新思想。  相似文献   

2.
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新经济政策,是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探索。邓小平晚年继承了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思想精髓,并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上又有许多创新。比较研究列宁邓小平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对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列宁晚年对商品经济的认识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产品经济、产品交换和国家调节商业和货币流通,进而,列宁提出了商品经济是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中心环节的重要论断。这一论断的核心思想是,国家必须以市场,商业为基础来间接组织经济,即国家的任务在于“调节商业和货币流通”,同时,经济建设必须以个人物质利益为其动力基础,因此,把列宁晚年关于商品经济的理论称为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萌芽当并不为过。  相似文献   

4.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指的是1921年3月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的社会主义思想,对十月革命道路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总结,对社会主义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在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充分展示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深远而巨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恩在揭示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趋势中,提出了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有可能和西方国家共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列宁深入分析了帝国主义时代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认为这一规律决定了经济文化不发达的一国或数国可以首先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列宁根据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而富有独创性的论断,即东方各国也可能走上一条更加特殊的发展道路。这一思想体现在列宁晚年《论我国革命》一文中,从列宁晚年思想看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列宁晚年面对执政和发展新主题的凸显,对国家治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他晚年国家理论一次新的飞跃。列宁晚年对国家治理的探索涵盖了对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多种经济形态的治理、以权力监督为核心的政治治理、以提高教育水平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的文化治理以及以中央委员会的建设为核心的执政党治理等各个方面。列宁晚年对国家治理的探索体现出了第一个夺取国家政权的共产党的执政思维的增长以及对这种执政思维增长的制度性适应,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历史源头。  相似文献   

7.
列宁晚年构想是对江珀国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求解,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方面,对列定晚年构想中的新思路加以发展,创新,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本通过列定晚年构想与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思想观点献的对照,来揭示邓小平理论对列宁晚年构想的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8.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文化建设,他在晚年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更为坚定和深刻。列宁晚年围绕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系列思想,体现了列宁对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初步总结与深入思考。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从列宁晚年的构想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苏联开始社会主义建设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不仅社会实践有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也有了质的飞跃,这种飞跃主要表现在:(1)列宁在新经济政策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看法的根本改变;(2)社会主义国家艰难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表明了列宁晚年构想的正确性;(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实质上是列宁晚年构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胡乔木晚年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的课题倾注全力,认真研究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观点和新见解。他主张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要随着历史的前进不断探索,不断更新;要正确处理现实的社会主义与马列经典著作中有关社会主义的论述的关系;要建设好社会主义,必须使全党把工作中心彻底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必须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必须坚持一切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必须善于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等。这些思想大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1.
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地理环境等社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对严复晚年思想从现代回归到传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严复晚年认识到西方现代道路在中国举步维艰,思想回归到传统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12.
确立一个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是她在一定时期制定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和出发点。20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初,张闻天针对党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上的理论偏差,依据中国国情,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论述。其集中表现为:正本清源,科学阐述马列“过渡阶段”理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长期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本身也有自己的若干小阶段。这些思想无疑是马列“过渡阶段”理论的继承和创造性的运用,表现出一个共产党人深邃的理论智慧。  相似文献   

13.
晚年毛泽东对当代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勇敢的探索与研究。既提出了许多正确的、积极的思想观点,也形成了不少错误的认识。诸如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执政党建设等问题上,往往是正确思想与错误认识交织并存,需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剥离,以对其中正确和错误的部分作出符合实际的区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晚年十分强调时代发生的变化,十分注意纠正对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绝对化”理解的倾向;恩格斯晚年坚持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批判,并不是为了维护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权威性,而是为了保卫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科学性。面对当时欧洲经济学的不同流派和不同经济学家的理论观点,恩格斯主张要作细致的研究和深入的探讨,反对采取简单的否定了事的方法;恩格斯认为,边际主义最根本的就是抛弃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很多科学的和合理的成分,从而动摇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产生了边际主义对传统的经济学的反动,导致经济学“庸俗化”的滋蔓。  相似文献   

15.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 3 0年代 ,陈独秀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代人 ,在学术与思想的关系上 ,大致经历了一个由分裂到相对统一的过程。从陈独秀发表的《孔子与中国》一文看 ,其晚年思想发展的大趋势是向“五四”新文化基本理念回归 ,并有所提升与发展变化。他在学术与思想的内在关系上 ,虽不像“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那样对立、分裂 ,却仍未达到事实上的一致  相似文献   

16.
金克木晚年创作的散文不仅数量多。质最高,而且思维方式独特。他的文章力克中国人传统的线性思维模式,习惯把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进行纵横比附、予以贯通。笔者将这种思维方式称之为“会通”。本文从打破时空界限这一角度切人,对金克木的会通思维模式进行梳理,从而使读者认识到金克木散文中的广阔的世界视野。  相似文献   

17.
李之仪是北宋后期苏门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他以手简擅名,无论是思想内容、语言风格还是行文方法,都有着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细细品味李之仪的手简作品,读者不仅能够从中窥见其复杂多变的人生轨迹与心路历程,还能够领略到其简洁隽永的语言风格以及婉转多姿的行文方式,非常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泽厚后期实践美学的基本理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批判哲学的批判》是李泽厚后期实践美学的理论起点,《美学四讲》则是其集中体现。“自然的人化”这一人类学主题分别展开为“美是自然的形式”、“新感性”和艺术积淀;审美本体论是主体性实践哲学的总结形态。李泽厚的后期实践美学是20世纪中国哲学美学的重要收获,其内部存在诸种矛盾,对人类审美活动的个性与具体性并未展开深入讨论,也没能实现中国当代美学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生前虽然总体肯定“文革”,但在“文革”进行过程中,也逐渐认识到“文革”是他闯了“大祸”:最大的错误就在于“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继而实施了系列纠正“文革”错误的政治措施,这些措施为党和全国人民揭露、批判、粉碎林彪、江青两个反党集团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也为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奠定了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