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语中的多音字人们往往容易读错,贻笑大方。为了帮助大家避免误读,现将有关成语中的多音字对照如下。数(shu)典忘祖恒河沙数(shu) 数(shuo)见不鲜参差(ci)不齐差(cha)强人意一念之差(cha)  相似文献   

2.
阅读史上因误读而流传久远的事很多。“朝三暮四”和“一人得道,鸡犬飞升”可能属汉语圈误读率最高的一类成语。  相似文献   

3.
一、弄清迷彩型成语的多义性   所谓迷彩型成语,是指与今义字面意义容易混淆的成语 (如 1993年题“不刊之论”中“刊”,若单从字面上难以看出成语的褒贬义及整个成语的含义 )。这类成语具有较大的迷惑性,往往容易误写和误用,因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逐一剖析这些成语的多义性 (本义、引申义及比喻义 ),才能正确使用。   弄清本义,不致误写。近 5年来侧重成语字形考查的是:   1996——插科打浑 (诨 )委屈求全 (曲 )鸠占雀巢 (鹊 )   1997——针贬时弊 (砭 )纷至踏来 (沓 )不径而走 (胫 )   1998——人情事故 (世 )   1…  相似文献   

4.
不少资料(包括报刊上的文章)都把“察颜观色“当作“察言观色”的误写,甚至教材也如此,高中语文第四册附录《容易用错的成语一览表》就把“察言观色”与“察颜观色”处理为同一成语一“正”一“误”的两种书写形式(238页)。这里我要为“察颜观色”鸣不平——“察颜观色”本也是有书证可考的,并且已经注入成语“词籍”,为何总不能“享受”一般成语所拥有的基本“权利”呢?请看《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有关“察颜观色”的解说:  相似文献   

5.
李老师: 关于您的语文教学工作和同学们学习语文的一些问题,我早就想跟您谈谈。今日,特借这个机会,说说我的意见。您在教学中传授误读的汉字不少。象今天上课讲的成语“脍炙人口”,你把“脍”读成了“会”(应是Kuài。当学生再问时,您还答是“会”),“炙”则念成了“jiàng”音(应是zhì);把“玉树琼枝”的“琼”念成了“凉”(正确的是qióng)。还有,您在讲课时偶然讲到了岳飞抗金的故事,误读的字更多。“桧”、  相似文献   

6.
[复习指导] 综观几年来全国高考语文对语音的考查,命题趋向基本上已经明朗化了,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形声字误读。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人们往往根据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来判断字的读音,结果只读“半边字”,令人啼笑皆非。如畸(ji)形、感喟(kui)、堆砌(qi)、抨(peng)击、歼(jian)灭等词语中加点的字,考生很容易误读成“奇”、“胃”、“切”、“平”、“千”等  相似文献   

7.
成语数量庞大,不少同学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仍觉得收效甚微。下面介绍几种正确理解成语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添加成分法 成语最大的特点是言简意赅,因此,有些成语的意思不易让人明白甚至容易使人误解、误用。在理解这类成语时,我们不妨在它上面添上某些成分。如: 不可理喻—— —“理”和“喻”易误解为“理解”和“明白”,以致把它当作“不可思议”来使用。如果在它上面 添 上 词 语 ,变 为 “不 可(以)理 喻(之)”,那么它的正确含义“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态度蛮横,不讲道理”就能很好地记住了。 巧夺天工…  相似文献   

8.
一、研究高考,了解误读类型1.形声字误读。如2003年全国卷第1题,C项的“诣”(yì)、“隘”(ài),D项中的“霰”(xiàn)、“谄”(chǎn)都是形声字,它们的声旁现在都不能正确表示读音了。但稍有不慎,就很容易误读为“zhǐ”、“yì”、“sǎn”、“xiàn”。2.形似字误读。如2002年全国卷第1题,加点的字全是形似字。A项中“碱”和“减”同音,B项中“弹”和“惮”同音;D项中加点的字分别读作:滇(diān),嗔(chēn),缜(zhěn),填(tián),慎(shèn),它们的读音全不相同。3.多音字误读。如2001年全国卷第1题,B项中“泌”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在…  相似文献   

9.
成语误用例析江苏摇王云鹏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形式简洁意思精辟的固定短语,辨析成语运用正误是中考相对稳定的试题,它尤其考查那些使用频率较高但易出错的成语。成语误用主要有曲解词义、褒贬误用、用错对象、前后矛盾、搭配不当等几种形式。一、曲解词义望文生义最易曲解成语,有些成语仅从表面理解往往与本义相差甚远。例1摇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2003年北京海淀卷)句中“深居简出”中“简出”被曲解为“简单出门”,而该词的真正意思是“很少出门”。曲解成语的主…  相似文献   

10.
一、字音误读 1、体育频道中的解说员在解说排球比赛时多次把“触网”的“触(chu)”误读成“zhu”。 2、一些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把“暂时”的“暂(zan)”误读成“zhan”。 3、个别主持人把“结束”的“束(shu)”  相似文献   

11.
望文生义是人们误读成语的表现之一,这其中既有语言自身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我们这里将具体讨论成语的望文生义或者说成语误读的六种形式及其原因,目的是为了提醒学习成语的人勿犯这方面的错误,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同一条成语的异读词在不同汉语成语辞书中标音不一致,这会让辞书的使用者无所适从。辞书标音不一致,因此广大中学生、大学生以及各种有声媒体对成语的误读屡屡出现。造成成语读音误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管什么原因,各类成语辞书对同一条成语的标音都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能模棱两可。  相似文献   

13.
一、看似容易却艰辛蝉是北方极晋通的一种昆虫,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成语中有“蝉联”、“金蝉脱壳”、“噤若寒蝉”等,诗词中有“西陆蝉声唱”(骆宾王)、“临风听暮蝉”(王维)、“初闻征雁已无蝉”(李商隐)、“寒蝉凄切”(柳永)、“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等  相似文献   

14.
在洋洋大观的成语大家族中,有一类成语,适用的范围很小,适用的对象有严格的条件限制,这类成语,我们姑且将它称之为“狭义成语”。狭义成语在使用时,如果不认真推敲,很容易“泛化”,导致使用失误。  相似文献   

15.
音形不离义     
词语中的字音和字形,往往跟词语的意义密切相关。现列举部分容易误读误写的词语加以说明。(一)容易误读的字音  相似文献   

16.
成语串串烧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积累,培育同学们的文化素养,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在每个单元之后的练习中都安排了“读读背背”。其中的“熟记成语”一项,将成语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编为成语歌,让同学们记诵。虽然每一组成语都押韵上口,富有节奏感,但如果死记硬背,不仅难记,且容易遗忘。运用联想,能帮助同学们巧妙地熟记成语。一、联想风景名胜对于描写景物的成语,我们可以联想某处风景名胜来帮助记忆。如:(1)你瞧,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那里湖光山色,明月清风,桂子飘香,水光接天,相得益彰,是个江山如画的鱼米之乡。(第八册练习6)(2)北京有许多高堂广厦,…  相似文献   

17.
成语与积极修辞的关系极为密切。一般地说,运用成语的目的和积极修辞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成语的组合方式往往与辞格的形成不谋而合。如“比喻”(铜墙铁壁)、“借代”(明眸皓齿)、“夸张”(气吞山  相似文献   

18.
成语中字词的几种特殊用法赵金梅,李宝仓,张胜月,狄生荣成语中字词的用法基本上沿用古义。因形成成语的来源是多渠道的,虽有些成语的意思较为隐蔽,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成语明白易懂,特别是一些来自俗语的成语,字义往往很容易理解。如“七上八下”、“一塌糊涂”、“一...  相似文献   

19.
普通话异读词在社会用词中出现误读较多,在成语中误读频率更高。异读词的存在,不利于普通话的推广,更阻碍了汉语的规范化进程,有必要对其进行整理规范。文章对部分异读词在成语中误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不同的误读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为《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今后的修订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容易混淆的同音词瑕不掩瑜和瑕不掩玉“瑕”是玉上的斑点,“瑜”是玉的光彩。这个成语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成语原意并不是说玉上的斑点掩盖不了“王”,所以“瑕不掩玉”的用法也是由于同音相混造成的成语误用.势不可当和势不可挡“当”是抵挡、阻挡的意思。这个成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