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抑制血小板凝聚、抑制血栓形成、抗纤维化作用、促进纤溶、降低血糖、降低血脂、抑制冠脉粥样硬化形成、增加冠脉流量、能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改善心肌缺血、缩短红细胞及血色素的恢复期、改善梗塞和心脏功能、调节心律、抗肿瘤作用、促进肝细胞再生、能促进组织的修复、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对结核杆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等作用。本文对丹参的化学成分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丹酚酸(salianolic acids)是中药丹参Salia miliiorrhiza Bge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肌细胞、防心脑缺血损伤、抗血小板凝聚、抗肝纤维化、改善记忆、抗肿瘤等作用.丹参药材中水溶性成分提取,多以丹参素或原儿茶醛为指标,但两者在药材中的含量均较低.只有丹酚酸B为丹酚酸中最主要的有效成分.以提取丹酚酸B含量为指标,探讨了丹酚酸提取工艺,以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探索适合工业化提取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丹参颗粒中丹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冰醋酸(8:91: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1nm。结果:丹参素在0.3132~3.13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O.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99.87%,(RSD=0.24%,n=6)。结论:本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精密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丹参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生脉注射液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支架植入术后患者ST段回落及出血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急诊PCI后的STEMI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7天,观察术后24h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及7天内出血情况,同时对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生脉注射液能够明显提高ST段回落幅度及ST段回落发生率(P0.05),且并未增加出血事件发生率(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胸闷、胸痛、气短、心悸症状,且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生脉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能够更有效改善PCI术后STEMI患者心肌再灌注以及临床症状,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与丹参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9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使用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30d为一疗程;对照组45例使用丹参片每日3次,每次4粒,30d为一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阿司匹林组的疗效较好,与丹参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司匹林防治TIA的疗效优于丹参。  相似文献   

6.
丹参多酚酸盐及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是由中药丹参经提取精制的多酚酸盐类化合物制备而成.经大量临床前药理学研究及多中心临床试验,证明是一个安全、高效、质量稳定、可控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2005年5月25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丹参多酚酸盐及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新药注册申请获得了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相关技术获中国专利和美国专利的授权,是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化中药新药.本文主要介绍丹参多酚酸盐及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研制背景、意义和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丹参素钠为益心舒片主要成分之一。丹参素钠具有抗菌消炎、增强机体免疫、降血脂、抗血栓、扩张冠状动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脑缺血损伤作用、抗肿瘤、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凝的作用。固定相为:安捷伦C18色谱柱(220 mm×4.6mm,5μm),乙腈-水-冰醋酸(8:92:0.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本法简便、重现性好、回收率高,可用于益心舒片中丹参素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了香丹注射液中有效成分丹参酚酸B和丹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色谱柱Diamonsil5um C18(250×4.6mm);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0.01%磷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8m L·min-1;柱温:30℃;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为283nm。结果:丹参酚酸B在0.09854mg·mL~(-1)~0.9854mg·mL~(-1)浓度范围内的峰面积和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76%,RSD=0.92%。丹参素在0.01226mg·mL~(-1)~0.1226mg·mL~(-1)浓度范围内的峰面积和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77%,RSD=0.61%。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适用于香丹注射液的含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丹参野生栽培品种均较多,以根入药,适宜性强.目前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品种,河南栽培常见的品种有裕丹参等,管理得当,亩产湿丹参1200公斤至2000公斤左右,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10.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片中丹参素钠的含量。方法:采用奥泰公司C18色谱枉(218mm×4.6mm,5μm),甲醇-0.1%磷酸溶液(9:91),检测波长为218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丹参素钠在16.8~84.O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6)。丹参素钠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0%。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复方丹参片中丹参素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是以丹参药材为原料,以丹参中水溶性酚酸类成分为有效成分,采用现代工艺提取、分离、提纯的新一代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用于治疗中风病中经络(轻中度脑梗死)恢复期淤血阻络证。本文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加以综述,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研究线索。  相似文献   

12.
丹参与基因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丹参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并完成丹参基因组框架图的组装。目前测序结果已覆盖92%的丹参全基因组和96%的基因编码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丹参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丹参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主要产于四川、山西、河北、江苏、安徽等省。作为中药,其始载于《神龙本草经》,被列为上品。中医理论认为,丹参性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具有祛淤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效。丹参及其制剂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癌症、中风、肝炎等疾病及抗衰老均有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一次测定注射用丹参制剂中丹参有效成分丹参素的含量。方法:以乙腈、0.5%的甲酸水溶液作为梯度洗脱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结果:回收率为95.62%~104.22%,RSD为1.42%~3.52%。结论:此法可作为注射用丹参制剂的质量控制的标准,该法简便可行、准确可靠,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6.
方法:本实验采用跳台法测定了丹参水煎剂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中等强度运动的同时补充丹参可以延长大鼠跳台实验的潜伏期SDL,缩短潜伏期EL,减少跳台的错误次数n。结论:丹参对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众科技》2009,(5):5-5
近期,河南省方城县丹参研究所所长曹金斌和杨青华、毕跃峰共同获得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这项名为“无公害仿野生丹参中药材生产方法”是该省在中药材仿野生种植领域获得的第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仿野生丹参的有效成分,比野生丹参还要高出将近1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闪式提取结合微乳技术后,是否适用于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方法:丹参指溶性成分的指标以丹参酮IIA成分的提取率为主,然后对不同的溶剂以及提取方式进行对比,观察其对丹参酮IIA成分的提取率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考察一些因素,是否对微乳闪式提取工艺有影响。结果:闪式提取在微乳为溶剂的条件下,只需数分钟,即可将丹参中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丹参酮IIA提取出来。在该工艺中,微乳所稀释的倍数以及提取的次数对酮IIA成分的提取率影响相当大。结论:闪式提取结合微乳技术,一旦用于对丹参中药材中的酮IIA成分的提取中,将会得到更显著的效果,并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保健食品丹参银杏茶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银杏茶中主要成分丹参含有的丹参酮ⅡA含量,采用ThrmoODS-2C18,柱(5um,4.6×250mm),流动相为乙腈:水(40:60),检测波长为270nm,流速为1.0ml/min。结果:丹参酮ⅡA在21μg/g~100μg/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方法的回收率为92.5%-104.7%,RSD为1.7%(n=6)。结论:该HPLC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均能满足保健食品丹参银杏茶中功效成分丹参酮ⅡA的测定要求,能准确可靠地进行定量检测,能够有效地控制该制保健食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丹参舒心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C18柱(250×4.6mm,5μm)色谱柱;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流速1.0m 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70nm。结果:该方法在4.0118μg·m L-1~80.2368μg·m L-1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97%,RSD(%)=0.11%。结论:该方法准确、可行,适用于丹参舒心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