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的美育目的,由此看来,进行审美教育己成为我们今后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审美”就是领会事物和艺术品的美。在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中,选入了大量的古今中外作家的典范作品,尤其是其中的文学作品,具有审美意识的特质,要“使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以其特殊的鲜明的审美风貌显示出来”(见钱勤来的《文学概论》),就应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文学作品的这一特殊性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只有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2.
李勇 《湖北教育》2006,(4):60-60
传统的语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真”和渗透思想感情的“善”,而对于如何满足学生“美”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做得还不够。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理解美、发展美和创造美。只有在宽松和谐、充满美的教育环境中,才能更好地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则要讲求"美",高中新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应有"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及"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古典诗词无疑都是文学精品,应是我们语文教学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领域。因此,在诗词教学中应注意还原诗词的本来特质,遵循美育规律,注重创设美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境,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中多处提出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要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最好让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通过对作品的鉴赏,特别是对教材中描写忧愁的文学作品的鉴赏来培养和提高。描写忧愁的文学作品也就是“愁”文学,它有着独特的情感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更要注重审美教育。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语文美育作为语文教师的一种教育行为,应该是自觉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就是说,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自觉地把“美”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将其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之中,使“美”真正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运用文学作品具体可感、生动形象、感染力极强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因此,语文教师要积极挖掘语文学科中的语言文字美,自然美,人文美等审美因素,顺是美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规律,把审美教育寓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材是美的世界,语文教育是美的事业。通过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从而美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把美育放在重要位置,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鉴赏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一、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中的选文,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是进行美育教育的好教材。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去感知课文中的美,要善于从语言文字入手,不轻易放过一字一语,从整体去把握,透过语言  相似文献   

9.
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是当前《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教育理念。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的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自然越来越引起老师们的关注。审美教育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因此,普通音乐教育则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养完善的人格,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应从“情”和“美”的视角切入,遵循教学规律和美学原则,创造性地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和美的形象完成教学任务。一、创设情境,感受音乐美创设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  相似文献   

10.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审美教育。具体说来,即:体会形象,让学生认识美;挖掘情感,让学生领悟美;利用手段,让学生创造美。  相似文献   

11.
王守诚 《甘肃教育》2011,(17):87-87
罗丹有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强调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一双“发现”的眼睛,进而使他们发现美、  相似文献   

12.
肖远骑 《江苏教育》2013,(10):15-16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在语言表达形式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自然要通过语言来实现。文学作品的审美教学重点在其审美属性。文学作品更能发挥语文审美教育的作用。文学作品的审美教学要让学生在对比品味中反复吟咏、研读涵泳、含英咀华。  相似文献   

13.
“三算”教学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感到美,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呢?结合近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注重口算、珠算、笔算三者的互相渗透、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对美的领悟力。口算、珠算、笔算...  相似文献   

14.
在美学原理的课堂教学中,应紧紧围绕“以美充人”的根本目的,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要把性知识与感性形象有机结合焉,做到以形感人;二、要把教学内容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做到以情动人;三、要把审美教育与人格塑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做人的综合素质,完成以美充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5.
康素会 《阅读与鉴赏》2009,(8):21-21,23
中学语文教材,文学作品占的比例很大。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古今中外名篇.以其进步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有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其对于学生的教育价值不可估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一千次的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注重美的教育,注重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国家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堂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就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就必须紧紧抓住语文课堂教学这个审美教育的主阵地,让语文课堂教学开出“美”的花朵来,促进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的不断升华,把学生真正塑造成“具有深刻的感觉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马克思语)。这应该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作品通过语言和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载体。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审美的教育也源于对作品的情感体验,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知文学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重树崇高理想,整合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积极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8.
言中蕴藏着丰富的审美教育因素,只要教师认真发掘,言教学同样可以和诗歌教学、现代教学一样对学生实施生动活泼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在言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课所表现的自然美、人格美、情感美、哲理美、意境美和语言美等。  相似文献   

19.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应该因势利导,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诗歌和小说最适合运用朗读教学法,人物形象分析法,诱导学生发现美、品味美,进而创造美,以收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相似文献   

20.
抓住“求美”欲望渗透美的教育山东李燕,郭正洪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优秀文学作品属于语言的艺术,它是渗透美育的好教材。教学这些内容,我抓住学生的“求美”欲望,把美的教育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采用多种方式与手段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