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周刊C版》2017,(17):117-118
初中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意识、普及计算机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熟练掌握和运用计算机成为了一项必备的技能。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进行计算机教学意义重大。然而,由于农村地区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2.
周琴 《文教资料》2005,(5):126-127
计算机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素质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外,最主要的还要担负着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任务,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教育在其中担负着什么作用呢?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学生素质,使计算机知识和信息处理能力成为广大学生知识、能力及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学科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观察能力:能正确认知计算机设备的各部分及其结构特点的能力。(2)记忆能力:准确记住并再现计算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等的…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教学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它独特的风格,承担着文化塑造的任务。首先,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次,计算机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的工具,计算机教学可以说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第三,计算机教学在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学习计算机文化的同时,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教师在教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应将培养学生优良品德,塑造优质的学科文化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素质教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对中职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计算机教学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要根据学生差异性的表现实施层次化的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分层教学方法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5.
中职学校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阵地,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新一代的重任。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集知识性、技能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于一体,在中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入手,鼓励学生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表现自我,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协作能力,从而提高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效果,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6.
作为地方普通高等院校,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实用人才的任务,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存在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不强,在求职、工作过程中出现不能满足社会所需和不能适应工作的状况。文章探讨了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应如何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为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高职计算机教学是高职教学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在人才市场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必须要进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当今的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着了教学内容和理念的落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格局观没有打开的问题,而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地位的转变、考核方式的转变和教学氛围的转变这样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其中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教育在其间担负着什么作用呢?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青少年素质,使计算机知识和信息处理能力成为广大青少年知识、能力及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三大部分:  相似文献   

9.
<正>在技师学院中,计算机课程作为教育内容的重要构成,对传授计算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与科学的发展,使用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必备的一项重要基本技能,尤其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课程比较特殊,其发展速度非常快,这就要求我们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多运用启发式的创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职高计算机课程担负着"使学生在建立对计算机及计算机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正确认识和理解与计算机相关的文化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计算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及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等重要责任。在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这门新兴学科,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得到培养,是所有教授此门课程的教师要努力研究的。  相似文献   

11.
金茂 《黑河教育》2011,(6):57-57
当今社会,计算机应用已经深入到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劳动者硌备的基本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职业技校各专业的文化基础课程,因而,在职业技校中,应当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积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本文通过教学实例,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项目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职院校是目前国内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更应该秉承这一教学原则,切实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而目前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吴颖 《学周刊C版》2011,(11):89-89
德育教育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直接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发展状况。计算机学科的实践性比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注重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及德育素质的渗透和培养.失去德育将会阻碍学生的信心素养发展.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是现代科技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面对计算机产业的兴起和网络进程的突飞猛进,社会需要不同层次的全方位计算机方面的人才,不仅要有足够的文化知识,更要具备独特的创新能力。目前,计算机教学既面临着迅速成长的机遇,也面临着多层次的挑战。文章分析了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任教者教学的重点,任教者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采用科学的授课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并迅速普及,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工作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计算机教学,是大学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对于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及技术,推动学生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学计算机教学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培养出了较多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然而我国的大学计算机教学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大学计算机教学质量及水平,为此,进行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我国经济制度不断的改革,经济发展迅速,产生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同时也带动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的科技水平。计算机作为一种载体,在我国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计算机能力也成为选择专业人才的重要依据。目前计算机教学已经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对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教学时,要从学生的位置出发,为学生着想,注视学生个人能力。计算机教学也是新时期科技的产物,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是分析计算机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展开分析,制定科学的策略,以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为主。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的中职计算机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不应仅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还应切实针对学生自身自身条件、专业性质等因素的不同,对学生进行有针对的培养,以有效引导学生向健康型、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中职教育担任着为社会培养应用性人才的责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根据市场需求,创建新型市场导向下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以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市场导向下中职计算机的教学创新模式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由于计算机更新换代速度的日益加快,计算机教学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当前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设计不尽合理、实践教学时间严重不足、考核方式重理论轻实践、硬件设施落后等问题。为此,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知识设置;采用科学的授课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学生实践教学环境;改革考试方式,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  相似文献   

19.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除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还担负着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的重任。信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计算机使用方面,已不仅仅只是要求会使用、会操作,而是要向"技能型、全能型"方向发展,这使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面临着新的问题,因此对这一课程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医药院校中一直担负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综合素质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医药专业本科生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医药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外计算机教育的新进展,阐述了以计算思维培养为核心,对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