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言的连贯衔接,指的是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是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前后紧承,一气呵成。纵观近八年的高考语文试题,考查语言的连贯衔接能力的题目频繁出现,这类题目难度较大,考生的得分率一般都较低。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仅供参加高考的莘莘学子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森 《中国考试》2007,(2):10-13
一、“考纲”要求 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表达应用”能力(D级)考查的范围内专门列出了“辨析并修改病句”一项.指出涉及病句的类型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6种。辨析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客观性试题,修改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主观性试题。本文要谈的是语病辨识问题。考试大纲在“表达应用”能力考查的范围内还列出了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考查,其中语言表达“连贯”指的是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这一项考查在高考题中体现为语句衔接类客观性试题。  相似文献   

3.
〔考点说明〕语言的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是近年来语文高考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 ,我们在复习时必须加以高度重视。所谓“简明” ,有两点要求 :一是简要明白 ,不罗嗦 ;二是表达意思清楚 ,不含混难懂 ,用语合乎语法和语言习惯 ,合乎逻辑。高考对这方面的考查 ,一般是通过修改不通顺的语句来进行的。所谓“连贯” ,是指语言表达中句子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 ,它要求一个复句的各分句之间 ,或一个语段的各句子之间互相衔接 ,有条有理 ,前呼后应 ,做到文气流畅 ,和谐上口。高考对语言连贯性的考查形式一般有填写关联词、选…  相似文献   

4.
语言连贯题近几年连续出现在各省市高考语文试卷中,属高考考查的热点。因为这类试题既可考查考生对语法、修辞、逻辑等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也能考查考生对语意、语脉、语境等语言要素的理解能力和辨别能力。语言连贯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5.
连贯衔接题是高考语文的一个重要考点,是高考语文全国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从考点上讲,这种题型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段落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形式上看,连贯衔接题题目形式多数情况下以主观题语句补写的形式出现.从分值上看,语句补写一般为三句,分值是6分,较为固定.从要求上看,连...  相似文献   

6.
语句衔接题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热点,此类试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文段整体的感悟能力和前后文句衔接的能力。做好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要对文段进行“四看”。现结合高考试题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高考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查要求】语言表达的简明指删除冗余信息、消除歧义;连贯指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做到前后衔接和照应;得体指恰当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主要考查推敲、锤炼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句衔接题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热点,此类试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整体感悟能力和前后文句衔接的能力。做好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对文段进行“四看”。现在结合2010年高考试题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9.
1 试题的特点 今年是我省使用新教材后的第一次高考也是高考自主命题的第一年,我省的高考数学试题承袭了近几年全国高考已经形成的试卷格局分文史、理工农医类两份试卷,全卷150 分的试题中,文、理科相同部分的试题有67 分,占 44.67%;不同部分的试题有 18 分,占12%;姐妹试题有 65 分,占 43.33%.今年的试题从文字、内容上看新颖别致、独巨匠心、堪称经典的试题不多,但看似基础、“平凡”的试题却题题有关,以知识为载体,立足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综合考查了学生的理性考查能力”、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从这个意义看基本上符合两个“有利…  相似文献   

10.
“语言连贯”就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自然、顺畅 ,合乎人们的思维规律。下面我就以高考试卷上的语言连贯题为例 ,讲讲解题规律 ,供大家参考。一、考试题型语言连贯题主要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 ,能力层级为D级。题型为语句复位和排列句序两种。语句复位能较好地测试考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1987、1990、1991、1992、1995、1998、1999年均为此题型 ;1996年为排列句序题。解题时 ,要保持语言连贯 ,需要兼顾话题、句序及语言的衔接和呼应三个方面。二、解题思路 :1 陈述对象要一致。例 1…  相似文献   

11.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是近十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特别是连贯.考得更多。所谓”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使语言连贯.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语言表达连贯”多年来一直是高考的考点之一。所谓的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这类考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2006年高考,全  相似文献   

13.
描述性语段描述性语段是语言表达连贯题中最常见的考查类型。考生在解答描述性语段连贯题时,一般从描写对象、描写内容、描写角度、描写顺序、事物特点、段落结构、音节和谐等方面入手。解答这类试题一般要考虑记叙对象、记叙内容、记叙顺序、记叙结构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化学实验的设计是高考命题中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它不仅考查学生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技能的掌握,还考查了考生根据试题情景,能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从试题内容上看,有实验操作顺序的  相似文献   

15.
语言的连贯是表达中句间排列组合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的方法,它包括句与句之间的语言的衔接(照应、替代、省略、词汇重复与变化等)和语义的衔接(句与句之间内容上的逻辑关系)。语言的连贯是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句子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的一种语言形式,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近几年来,它一  相似文献   

16.
就199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而言,出现了6道考查语言连贯能力的试题。分布在第一卷中的4、8、9题,第二卷中的32、33、34题,分值是总分的22%。6道考查语言连贯能力的题,考查角度各自不同,下面我们依次分析并解答(注:试题略)。第4题考查关联词语填...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语言衔接”型试题被各地中考列为考查的重点。它之所以备受出题者的青睐,主要是因为这种考题涉及的内容广,考查的知识点多。所谓“语言衔接”是指前后句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正确的连接,使得上下文语句排列有序、文气贯通。要解答此类试题,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语言的连贯是一项很重要的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这种能力的考核属高考常规内容 ,每年都有。下面谈谈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语言连贯能力训练。1.语义的衔接与照应。这里有两方面要求 :一是前后语义能够衔接 ,二是前后意义照应恰当。2.叙述的角度要统一。作者应是依据某一叙述角度或扣住某一话题来组织句子的 ,前后叙述的角度或话题应保持一致。3.语序要有条理。同一个思维层次中的句子 ,必须按照一个合理的顺序排列 ,形成一条有序的语链 ,这样的语言才连贯。组织句子的顺序主要有三种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事理顺序)。语言…  相似文献   

19.
“措施”类试题是近几年高考政治中最常见的题型。从设问角度看,一般是指向明确的显性设问,即用“怎样做到……?”、“应该如何做”等进行设问;从命题内容看,此类试题的命题背景材料均来自于社会现实、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从考查能力看,体现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方面能力要求。对于考生来说,此类试题是能力要求极高的试题,也是高考主观题解答中失分较多的一类题。那么,如何解答政治“措施”类试题呢?笔者在近几年高三教学实践中总结的定位法,对…  相似文献   

20.
衔接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否做到规范、清晰、连贯。这种题型因高考题目中屡次出现“衔接”二字而得名,在题干中直接出现“衔接”字眼的选择题,属显性衔接题,有高考中有6次之多(87—88、90、91—92、95);在题干中未出现“衔接”字眼的隐性衔接题也很普遍,从85年到96年的11年高考中几乎每年都有(如85年高考中的画横线调整语句题,96年高考第8题)。本文拟从以下五个方面深入探讨这一高考热点的命题意图与解答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