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周馨怡 《阅读》2023,(27):48-51
<正>“江北江南低鹞(yào)齐,线长线短回高低。”明代著名书画家徐渭曾在《题风筝画诗二十五首》中这样描述江南地域放风筝的景象。放风筝是我国民间的一种娱乐游戏,人们操纵长线利用风力使风筝飞上天空。那么,风筝是怎样被发明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2.
芸芸 《阅读》2023,(18):44-47
<正>中国的风筝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墨子在山东用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鸟,大概是中国最早的风筝,距今已有两千四百年。至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开始用纸来做风筝,所以把它称为“纸鸢(yuān)”。数千年以来,风筝早已深深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随处可见其吉祥寓意:“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连年有余”……无不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时值三月,就让我们一同走近画家笔下的春日风筝。  相似文献   

3.
民间文学艺术是我们世世代代所流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财富,它是文化的活化石。纵观全球,民间文学艺术在得到了广泛传播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优秀民间文学艺术被盗取和歪曲利用的情况.我国作为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民间文学艺术历史悠久、绚丽多彩,然而立法上的种种不完善却使得我国宝贵的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并屡遭滥用和他国的掠夺。因此,在此种形势下探讨有关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十分重要也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舞龙、龙舟、风筝三种典型的民族传统体育形式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根植于农耕文明的舞龙、龙舟、风筝是龙形象的"三栖"状态,三者以节日为载体,以祭祀或祭祖为出发点,且具备"三民"特性,即民俗、民间、民生。结论:舞龙、龙舟、风筝的发展必须以建立以传承人和生产性保护为重点的动态保护机制,坚持学校化、产业化、国际化道路,才能促使三者"更快、更广、更强"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古代航空体育的变迁进行梳理。研究表明,丰富的飞行神话传说表征了古代中国人遨游太空的浪漫理想,也孕育了航空体育最早的雏形。唐宋之后,脱胎于军事或交通工具的降落伞、风筝、孔明灯和竹蜻蜓等古代航空体育项目演变成为现在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航空体育激发和传承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为现代航空体育的诞生打下了基础,但也因科技创新不足带来发展局限,并艰难地摆脱工具性束缚,逐步回归玩具性本质。  相似文献   

6.
邹中娥 《阅读》2011,(4):32-33
春暖花开,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耐不住寂寞的人们,特别是可爱的孩子们,只要看到天空中飞着风筝,或听到天上传来风筝雄浑的哨声,就会走到户外,感受春天的阳光,体会放风筝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处女作,发表之后,一时间就大受读者的一致好评。在阿富汗,斗风筝是一项全民参与的体育活动,在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的上空,总是飘着色彩斑斓的风筝。在阿富汗的文化里,风筝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它承载着阿富汗的多元的文化和精神内涵。而在《追风筝的人》中,胡塞尼也利于风筝这一意象来进行叙事和表达情感。  相似文献   

8.
一在刘勰之前,用以标示文学艺术创作思维活动的“神思”这一概念,早已产生且为人们所习用。但“神思”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前人则很少论述。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研究的是刘勰。刘勰用来说明“神思”心理机制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古代的形神理论。大家知道,形神之辨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先秦开始,历两汉魏晋直至齐梁,中国思想界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极其复杂而激烈的研讨辩论和斗争。从研讨的范围来看,涉及哲学、宗教、  相似文献   

9.
陶霞 《阅读》2010,(6):18-19
《理想的风筝》一文的作者是著名剧作家苏叔阳,他在回忆自己的刘老师时有这样一段心灵独白:"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这是怎样的一位老师,让作者三十年都难以忘怀呢?这理想的风筝又指的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开封市发展风筝体育旅游的前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风筝体育旅游的特点切入,分析了开封市发展风筝体育旅游的优势,提出了开封市发展风筝体育旅游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文艺学、美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很大程度上遵循着"西方—日本—中国"的运行模式和轨迹。促成日本近现代文艺学、美学对中国现代文艺学、美学学科影响的主要因素:一是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大面积的移植西方文艺理论和美学著作,给正在迷惘和摸索中的中国现代文艺学、美学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二是中国传统文论、美学思想实现现代转型的现实需要;三为中日文化的共同性,使中日近现代文艺学、美学有着会通的线路。  相似文献   

12.
延安文艺的形成及其演进是百年中国文学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它既是中国现代文学历史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又全面规范了当代文学的建构与走向。延安文艺不仅对20世纪中国文化、文学和政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而且也产生了深远的世界性影响,它是中国作家和文艺理论家对世界文学做出的特殊贡献。但多年来由于受意识形态和当代文艺思潮的双重制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领域,对延安文艺的研究和重视程度恰恰显得非常薄弱,延安文艺的历史成就及其巨大影响始终没有得到科学、公正、系统的研究和评估。在中国文化软实力亟待提升的背景下,对延安文艺所提供的强大的动力资源和精神系统的研究必然成为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课题。延安文艺的再研究,需要研究者以建构的而非解构的、理性的而非漠然的姿态进入,同时还需要形成新的研究思路,既不忽视延安文艺的本体性研究,又能将研究的重点置于考察延安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复杂关系上面去。  相似文献   

13.
培田古民居是客家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汇集了明清两代的大量雕刻作品。在科学和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培田民居装饰雕刻艺术的表现形式、艺术特色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40年代编辑出版的多种延安文艺丛书,不仅宣示并完成了延安文艺及其艺术传统的建构与历史叙述,同时又通过与政治权力及意识形态目的的结合,"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的方向"及其国家美学规范与文类秩序。其中,1949年前后由周而复和周扬等分别主编的"北方文丛"与"中国人民文艺丛书",集中体现出了当时的延安文艺丛书编辑理念、选题准则和意识形态目的等历史特征,以及有意识通过丛书汇集及其"经典化"的文学史叙述,建构延安文艺及其"新的人民的文艺"资源与规范等文化实践功能,并在延安文艺文献史料辑佚、版本考证、文字校勘及"副文本"研究等方面,成为延安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学术基础及资源。  相似文献   

15.
冯雪峰是现代中国颇为卓然自立的文艺理论家,他的文艺理论思想深受其独立人格精神的影响。这可以从几个角度去考察:知人论世地评价同时代文艺界人物、主观能动的文艺实践观及文艺独立自由观等。同时,冯雪峰在文艺理论界的贡献,特别是在鲁迅研究方面的成就,也可从中管窥一斑。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弹弓术的当代价值:即历史性与弹弓术的文化传承、人文性与弹弓术的文化认同、民族性与弹弓术的世界推广、传统性与弹弓术的生命力、体育性与弹弓术的健身、竞技、表演、娱乐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中国弹弓术应远瞻部署,变革中国弹弓术的发展方式;转变观念,提高对中国弹弓术价值的认识;继承与创新,增强中国弹弓术的生命力;搭建高平台,立足中国弹弓术发展的高起点;强化自身,彰显中国弹弓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中国艺术元素体现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和体现。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在体育学视野下的中国太极拳似乎到了穷途末路的困境。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文化学和艺术学的角度对中国太极拳和中国艺术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太极拳的圆美、中和、妙悟、气韵、心境以及艺道六个特性与中国艺术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并认为中国太极拳是一种典型的中国艺术。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两大流派之间,存在着激烈的思想纷争。在诸如“民族形式”问题、“知识分子”与“人民”的关系问题、“写光明为主”的问题等方面,以周扬为代表的一派和以胡风、冯雪峰为代表的一派,始终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前者从政治的角度出发,谋求对文艺问题的政治化解决。后者却强调文艺用它特有的方式为现实服务,两个流派的纷争一方面彰显了各自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各自的局限与不足。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国防生体育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依托国民教育资源培养新型的高素质军事人才的规模化发展,体育教育问题日益重要。为促进我国依托国民教育力量培养新型的高素质军事人才体系的建立,立足高等教育规律,从国防生的培养目标出发,在阐述国防生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国防生体育教育的内容体系和整体框架,从宏观上对我国高校国防生的体育教育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