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了解、帮助、关爱、转化后进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诚的热爱学生是转化后进生、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在学校教育中对"后进生"的教育,除了讲明道理、矫正习惯、优化心理素质之外,促使其转化的关键就在于把爱给予每一位后进生。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后进生"就像多病的孩子,更需要爱的雨露滋润,这就要求教师克服偏见和困难,给予后进生应有的爱、更多的关怀和进步的阶梯,把更多的爱洒向"后进生"。  相似文献   

3.
聂占兵 《甘肃教育》2014,(16):33-33
正长期以来,后进生的转化问题一直是学校、班主任工作的难点之一,也是让家长们感到棘手的问题。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一、热爱学生,使其消除疑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热爱后进生,才能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由于后进生身上的毛病、缺点多,常常在父母、老师、同学那里遭到冷淡、歧视,很少得到同情和温暖,普遍地背有思想包袱,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后进生对教师抱有疑惧和对立情绪,对班集体疏远,往往怀疑老师和同学是否真诚地爱  相似文献   

4.
后进生,困扰着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教育后进生的问题,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柳斌同志曾多次强调:学校要十分重视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转化一个后进生和培养一个优秀生同样重要。光荣、有价值。多年来,我们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上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效。下面谈几点我们的体会:一、与后进生心理沟通没有真诚的爱,就不会有成功的教育。热爱后进生是对其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爱,是与后进生相互信任并进行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对后进生的爱,要体现高度的责任感,这种爱是对学生尊重…  相似文献   

5.
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学习心态,健壮的体魄,必须热爱教育事业。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体会到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工作能否打开学生的心扉,取得学生的信任,用爱心教育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一、真情关爱是转化后进生的基础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  相似文献   

6.
如果一个班级没有后进生,可以说这个班级就是一个完美的班级,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的情况。无论你承认与否,每个班集体中都有后进生。因为任何有群众的地方,大致都有比较积极的,中间状态和比较落后的三部分人。后进生转化工作是班主任的难点之一,也是班主任最棘手的问题。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必须对学生爱之深,知之备,导之以微,喻之以理,即要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善于诱导,才能教育好学生,改变后进生的面貌。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更好地沟通学校、家长与学生三者之间的联系,操行评语的改革势在必行,特别是对后进生,操行评语的撰写尤为重要。写操行评语必须注意对后进生心灵和人格的尊重,对学生心灵和人格的尊重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基础,是转化后进生的需要,有情才能打动学生的心,情是评语的灵魂,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爱学生,爱后进生,才能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只有尊重后进生,信任后进生,才能使后进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易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因此,撰写评语必须尊重学生人格,不能带有挖苦口吻,珍惜…  相似文献   

8.
徐京俊  李静 《现代教育》2003,(14):36-36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说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研究后进生的心理特点,了解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才能使教育工作更有实效性。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只要教育、教学得法,没有一个学生可以被认为是不可救药的。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善于拨开学生眼前的迷雾,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帮助学生体味到上进及学习取得成功时的欢乐,诱发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具体有以下做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一点:“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是做老师的天职,也是沟通师生之间情感的最好方式。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特别是后进生的转化,尤其需要得到教师真诚的爱。  相似文献   

10.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在多年的班级工作中,我深深感到,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搞好班风建设,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尊重热爱学生,关心后进生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作为班主任,要懂得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好学生就不用说了,每个老师都喜欢好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