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南非教师教育自产生以来就带有浓厚的种族隔离色彩.1994年新政府上台,取消种族隔离制度,自此南非教师教育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后种族隔离时期,新政府对传统教师教育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令,重组教师教育机构,转移教师教育责任,建立健全了一套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机制,并对新时期教师的能力和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新政府的这一系列举措,凸现了后种族隔离时期南非教师教育公平、多元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南非成为美国在南部非洲地区的重要盟国。对于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美国一方面口头上进行谴责,另一方面总是答应南非的武器购买请求,拒绝对其实行经济制裁。随着美苏冷战在南部非洲地区的发展,迫于国内外形势的压力,肯尼迪政府开始转变对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态度,对其实施有限的制裁,并于1963年8月2日宣布对南非实施自愿武器禁售政策,指出美国将在1963年底前停止对南非的武器销售。但是,这一政策本身存在很大的漏洞且没有制定严格的执行方案,其出台没能阻止南非的军火购买及其武器工业的发展,对终止南非的种族隔离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3.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于2013年12月5日逝世,享年95岁。这位“南非斗士”几乎以自己的整个青春为代价,为抗争不公平的种族隔离制度奉献了全部力量。他最终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尊重,成功推动了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  相似文献   

4.
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出于对苏冷战、维护美国在南非的利益、国内对南非种族问题关注不多和南非国内局势的相对稳定等方面的考虑,对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采取了一种既表示不赞成,但又拒绝施压的"中间道路"政策。这反映了美国外交政策中伪善的一面。  相似文献   

5.
《伯格的女儿》是南非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纳丁·戈迪默的重要作品,作品的空间书写别具特色。基于空间理论审视这部作品,可以看出小说构建了种族隔离制度下一系列异托邦空间,主人公罗莎为摆脱父亲的束缚,在不同的异托邦空间寻找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主人公的艰难探索不仅展现了种族隔离制度之下个人压抑的精神状态和社会内部的巨大裂痕,而且实现了从追寻“自我”到融入南非反种族隔离共同体的转变。反种族隔离共同体的形成隐喻了白人权力中心的消解,暗含了作者对构建多种族人民和谐共存的南非家园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南非的社会背景,展示了南非社会黑人与白人的身份地位的重大改变,发现在后种族隔离时期,南非白人被边缘化,而黑人成为社会的主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曼德拉是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他同南非种族隔离制度进行了几十年不屈不挠的斗争.赢得了全世界人的支持和喝彩。  相似文献   

8.
吴结 《成人教育》2005,(8):79-80
由于种族隔离制度的存在及影响,南非终身学习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南非终身学习事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9.
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形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历史问题,它不但是白人在人种、文化和宗教上优越感的产物,更是白人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地位,从而确保他们经济利益的结果。种族隔离制度的实质是白人打着维护种族特征、保护各种族利益的幌子,从事维护白人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享有特权。  相似文献   

10.
南非的民族斗士曼德拉因为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在荒凉的大西洋罗本岛上一关就是27年。专门看守他的3个人很不友好,千万百计地寻找种种理由对这位高龄犯人进行精神上的虐待和肉体上的折磨。  相似文献   

11.
尚宇晨 《历史教学问题》2023,(5):106-114+204
在南非种族隔离时期,城市黑人青年在服饰形象、语言、帮派组织等方面颇具特色,长期参与领地的竞争和犯罪活动,形成了独特的青年亚文化,成为城市黑人生活较为普遍的现象。南非城市黑人青年亚文化的形成,是城市化的社会转型、家庭不稳定、普遍的贫困与不公平、教育失败、就业困难等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其中教育失败和就业困难起到直接作用。城市黑人青年亚文化对城市治安有重要影响,一定程度上黑人青年的暴力是反抗种族隔离制度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2.
牛长松 《中国德育》2012,(10):25-27
1994年以前,南非实行白人至上的种族隔离制度,国民包括白人、黑人、有色人和亚裔四大种族,黑人又可分为几十种不同的部族。在这里,不同种族的人分别居住、分开教育、分开发展,  相似文献   

13.
1994年5月9日,开普敦大主教德斯蒙德·图图引领南非新当选总统曼德拉与群众见面。就在10年前,他因“用和平方式解决南非种族隔离问题”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废除了种族隔离制、曼德拉当选总统之后,图图一生最大的梦想已然实现,似乎到了功成身退、安享晚年的时候了,可图图又开始了他另一项辉煌,甚至可以说是生命中最主要的事业:主持“真相与和解委员会”。  相似文献   

14.
斗士曼德拉     
索维托,在南非种族隔离时代被设定为黑人居住区。其中心地带有一个不高的山坡,半山腰坐落着一个近60平方米的小院。小院的主人曾是反对种族隔离制度的斗士、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如今,这个小院已被改造成博物馆,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游客。大门正中央赫然嵌  相似文献   

15.
一、话题导读纳尔逊·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于1994年至1999年间任南非总统,是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曾因领导反种族隔离运动被南非政府定罪,在牢中服刑27年。曼德拉在40年来获得了超过一百项奖项,其中最显著的便是199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2004年,被选为"最伟大的南非人。"  相似文献   

16.
南非教师教育制度根植于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南非教师教育从萌芽发端、逐渐发展乃至日益完善,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尤其是南非恢复民主制度以来,南非政府就把教师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教育政策的改进与完善上,其间数次变化与革新无不推动着南非教师教育的发展。新政府不仅采取了多种有力的措施为南非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实践保驾护航,而且陆续颁布了各种政策法令。这对现代南非教师教育体系的发展具有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是2003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也是布克奖的两度获得者。《耻》出版于1999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绘了在种族隔离结束的新南非发生在白人和黑人之间的一系列可耻的事情。笔者应用篡越这一小说中出现的词来分析小说中的各种篡越行为。  相似文献   

18.
南非的民族斗士曼德拉,因为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白人统治者把他关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本岛上27年。罗本岛位于距开普敦西北方向7英里的桌湾。岛上布满岩石,到处  相似文献   

19.
1994年以前,南非执行的是种族隔离政策,教育各方面都受这一体系的支配,其明显特征是不平等的受教育机会,黑人儿童的高辍学率和淘汰率,脱离实际的课程设置,以考试为中心,强调死记硬背的僵化的教学方法等等。民选政府上台后,力图清除种族隔离时期教育的遗留,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或法案,《2005课程》将教育改革推向了高潮,1997年3月24日,南非的教育部长Sibusiso Bengu作了题为《2005课程:21世纪的终身教育》(C2005)的报告,  相似文献   

20.
Mandela 《英语沙龙》2014,(1):61-61
正2013年末,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领袖之一,南非传奇斗士曼德拉离开了人世。这位为了反对种族隔离而进行不懈战斗的勇士,即使被拘禁了近三十年,也不改其志,最终被尊称为"南非国父"。他的一生如波澜壮阔的史诗,慧语如黑夜中的熠熠星光,任何时候,都能让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