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懿瑾  简浩然 《现代传播》2015,37(2):117-122
本文以内容分析法对网友评论进行分析,探索营销性微电影中品牌植入的显著性对品牌态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品牌植入的显著性越高,品牌认知越高,对品牌的购买意向也越高。微电影对受众的情绪唤起会让其有更积极的品牌态度,产生较强的购买意向。这种效应在植入显著性高的情况下更加明显。此外,品牌高显著性植入并不会带来受众的反广告化,反而是在低显著性植入,且又被受众发现其营销目的的情况下,会更容易引发受众对广告的反对。最后,研究发现,明星、名导演等因素并不会影响受众的品牌态度,但是会影响受众对微电影的关注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李丽娜 《东南传播》2016,(10):120-123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测量了"广告特性"和"个体因素"对互联网用户Banner广告态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可能导致积极态度"的4个广告特性(精准性、信息性、可信性、欣赏性)对互联网用户Banner广告态度的正向影响显著,"可能导致消极广告态度"的3个广告特性(干扰性、强迫性、刺激性),仅"干扰性"对互联网用户Banner广告态度的负向影响显著;在"个体因素"中,互联网用户的"网络广告先前观念"、"品牌先前观念"、"广告兴趣"、"购买动机"、"网站态度"、"上网介入度"对其Banner广告态度的正向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方式,植入式广告因其隐秘性、主动性备受业界关注。本文以电影《疯狂的石头》中的植入式广告为实验对象,从记忆、情感、意动三个层面,对电影植入式广告的效果进行研究。同时,本文还分析了不同性别的受众对植入信息的回忆度、好感度、购买意向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受众对植入式广告的记忆度与接受度较好,广告的植入方式、植入表现形式、受众的个人差异都在不同层次上影响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4,(19):9-16
本研究参照叙事程度测量、情感共鸣、广告态度、品牌态度的测量模型与指标体系设计实验与问卷调查并获得数据,将叙事广告效果模型作为分析框架,检验叙事广告的情感共鸣效果。基于协方差结构分析方法,本研究验证了广告叙事程度、感情认知、感情移入、广告态度、品牌态度这一影响链条的关系路径。其中,广告叙事程度对感情认知呈现高度影响,广告态度对品牌态度呈现中度影响。情感共鸣是影响受众广告评价的因素之一,受众对广告的叙事程度进行判断后,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对广告中涉及的产品和服务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杨梓 《新闻世界》2011,(9):160-161
SNS社区具有真实性、私密性与工具性等特征,企业利用SNS社区进行品牌传播,具有传播效率较高、表现形式丰富、广告目标受众精准等优势。然而,在这些优越性的背后,同样存在盲目模仿成功企业的模式以及合作伙伴变动频繁等局限性。为使企业更好地利用SNS社区进行品牌传播,本文提出企业要使品牌人格化;将产品宣传和SNS社区的趣味游戏相结合;建立互动项目完善品牌宣传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广告信息处理、广告态度、品牌态度、产品评价、购买意愿几个层面分析了双面广告信息的说服效果;从传播者特征、受众特征、负面信息特征、产品及品牌特征等角度梳理了影响双面信息说服效果的诸多因素;从抗拒理论、归因理论、最佳唤醒理论、同化对比理论归纳了双面信息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了一个整合的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7.
广告文案撰稿人利用修辞技巧,可使广告文案变得精彩夺目,锁住受众对于广告宣传的产品及品牌注意力,产生对广告产品的兴趣,从而激发购买欲望,最终出现购买行为。在20世纪广告发展史上,许多经典英文广告文案在创作上通过采取修辞技巧,提升了文案的品位,增强了广告的记忆度和消费者喜爱度,产生了良好的市场效果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8.
全贞花  刘婵 《东南传播》2020,(1):137-141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度普及应用,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以大数据为依托的信息流广告随之应运而生。因此,选择TAM模型作为理论基础,实证分析受众对信息流广告的认知和使用动机,进一步分析信息流广告的认知和使用动机对广告效果的影响,最后构建信息流广告用户使用意愿模型。研究发现,信息流广告的认知因素包括信息性、趣味性、厌烦,其中,信息性和趣味性对广告态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厌烦对广告态度产生了负向影响;使用动机中"便利互动性"和"娱乐性"对广告态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用户使用意愿模型建构,其中4个因素对广告态度产生正向影响,按其影响力大小排序为:娱乐性>便利互动性>趣味性>厌烦。  相似文献   

9.
隐性广告从本质上看利用的是人的潜意识,它以非广告的形式在受众无意识的状态下将商品信息展露给受众。它利用的是人们的阈下知觉,广告的刺激强度在意识阈限以下,不易被消费者察觉,不像广告,但无形中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购买意向或购买行为。本文以全球第一中文博客网站点击率较高的博客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博客中的隐性广告。  相似文献   

10.
刘婷  罗茜 《新闻传播》2009,(6):60-60
受众对网络广告的态度正逐渐趋于理性。而商家也更加倾向于同时使用传统媒体和网络来进行广告活动.本文研究的就是在这种趋势下的广告活动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是为了检验关于东西方文化造成的性诉求中美丽和性感建构的两种方式的假设。本实验是对166名在校大学生对分别对两种诉求方式和两种商品的共六种广告进行态度测量,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面孔进行性诉求的广告在引致消费者的广告态度,品牌态度和购买意向均显著优于非性诉求和通过身体进行性诉求的广告。本研究意义在于对广告制作方式的选择提供说服效果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SNS用户采纳的现有研究成果予以系统分析,发现被用于SNS用户采纳研究的主要理论有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社会影响理论等;影响用户采纳SNS的因素可分为用户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类,其中,用户自身因素主要包括动机、认知、情感(态度)和人格等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社会规范、社会认同和信任等因素.  相似文献   

13.
OPPO手机自2008年进入中国市场后,至今已经成为中国手机市场的领军品牌。OPPO手机的快速发展和OPPO手机广告密切相关,但是,纵观OPPO手机广告,也存在着影响其稳定发展的诸多问题,从根本意义上而言,OPPO手机品牌传播所面临的机遇与压力均是来自对广告受众的分析,因此,深刻理解当前经济形势下受众对于手机广告的认知、态度与偏好,对于OPPO手机品牌以及其他手机品牌广告策略的选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蔚 《青年记者》2009,(18):85-86
近来,开心网、校内网等社交网站(SNS)在白领、学生群体中悄然流行,用户对SNS网站中的游戏更是青睐有加。商家与网站联手,利用互动游戏技术,将品牌(产品)讯息嵌入游戏环境当中,开发出了网络广告的新形式——SNS游戏体验式广告。  相似文献   

15.
孙莹 《新闻世界》2014,(7):211-212
本文简述网络广告在品牌形象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企业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利用网络广告为消费者营造"品牌拟态环境",建立品牌与受众的情感联系,进而影响受众对产品的购买行为,提出网络广告在品牌形象培养上应采用的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目的电视广告有优秀和低劣之分。如何确定一条广告是优秀的,还是低劣的?一条优秀广告具有哪些特点?对于这些问题,国外已有大量的研究。早期衡量一条广告的好坏主要看产品销售量提高的大小。但是由于销售量的测量无法排除或控制市场因素的影响,难以确定销售量的提高到底是广告的作用还是其他因素的作用,因此广告研究者们采用了一些比较间接、比较确定的测量方法,对广告进行预测和评价。如测量受众对广告的态度、产品牌号的记忆效果等,并在这些测量的基础上,对广告创意和表现技术上的特征加以分析和比较,为广告制作者提供反馈信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来,开心网、校内网等社交网站(SNS)在白领,学生群体中悄然流行,用户对SNS网站中的游戏更是青睐有加.商家与网站联手,利用互动游戏技术,将品牌(产品)讯息嵌入游戏环境当中,开发出了网络广告的新形式--SNS游戏体验式广告.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3,(23):17-20
植入式广告作为一种嵌入广告策略越来越融入到各类载体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受众对植入产品的回忆和品牌的偏好。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植入式广告的相关研究发现,由于受众的主观必然性,植入式广告效果可能会因人而异,但是有关个性特征认知和产品植入感知之间的联系还很少得到研究。本文在对场认知方式构建中的认知性心理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场认知方式对受众植入广告的识别和回忆的影响机理,并结合曝光效应分析了场认知对受众品牌偏好的影响。研究结果将为广告主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制定不同的植入广告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广告受众在广告传播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对广告娱乐化的受众接受过程的分析和思考,解析受众对娱乐化广告的表层接受、深层接受、意义建构驱动品牌印象及购买行动产生等方面所具有的接受心理特征,试图在受众知性、情性的娱乐选择和广告诉求引导之间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理解通道,达到广告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微信朋友圈广告已声势浩大地进入每个用户朋友圈的私密空间。对此广大用户有赞誉也有诟病,而社会各界对于朋友圈广告的传播效果、用户体验、隐私保护等问题也看法不一。本文对朋友圈广告的优劣势做出分析,必然要综合朋友圈的媒介形态和受众的接受态度等因素,在此研究基础上,思考如何优化微信朋友圈广告的投放和提升其广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