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摆脱农村小学生作文的困境,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从生活中摄取作文素材。开放日记形式,促进学生观察习惯的养成,启动观察的连接链条,用学习目标指导行为训练,是一种习作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指导小学生写好日记,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训练形式之一.然而在实践中,部分老师们把日记练习等同于作文训练,使日记训练走进死胡同,学生厌写日记的情绪逐渐升温,严重影响了作文教学质量.因此,还日记以本来面目,为日记训练正本清源也就成为应时之举.  相似文献   

3.
写作文是对知识特别是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考查学生人文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对此有明确的要求,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能达到此要求,现实中学生怕作文、作文难的现象屡见不鲜,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基础.为作文的源泉,学会观察、用心去感悟,通过每一天的日记来练笔,积累素材,达到作文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不改学生作文,但他的学生作文却写得很好,据说其中的奥秘之一是他鼓励学生多写日记。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鼓励和指导学生写好心情日记、生活日记、观察日记和感想日记四种日记,以此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我把日记作为作文教学的载体,引入教学,让学生在日记的天空中自由写作和自由评改,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了习作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个性。这是对作文教学的大胆改革,也是一次具有非凡意义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我体会到作文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从指导学生写好日记中逐步提高,而写好日记的关键是学会观察,善于观察,把观察到的转化为书面文字。这是作文能力训练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因此在指导时应坚持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日记写作训练常被教师忽略或是过高估计它的作用,而日记应该是作文教学中有意且必要的补充,是课堂写作教学的课外延续,因为日记写作有利于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材料的积累;有利于学生表达真实的内容,真挚的情感;有利于学生训练表达和激发写作兴趣;有利于学生彰显个性和作文创新。但日记作文时,还得对生活表象进行艺术的加工提炼,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日记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语文老师和学生都深感头痛的事,学生作文时无话可写,内容空洞,毫无感情可言,写作水平一直提不高。日记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培养他们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的能力,教给学生写日记的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写作水平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作出了总要求,要让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的确,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但一直以来,作文教学也是让师生倍感头疼的问题.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指导好学生写日记,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中专的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两怕:一是学生怕写作文,二是老师怕改作文,学生一提作文便愁眉苦脸,老师改作文犹如"移山",费时费力.  相似文献   

11.
黄惠敏 《广西教育》2011,(25):57-57
叶圣陶先生说:"日记是衡量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此,指导学生写好日记,对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积累作文素材,激发写作兴趣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军 《广西教育》2014,(13):44-44
所谓微日记,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微博写日记,培养其写作能力的作文教学方式。长期以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板化形式严重,学生写出的作文往往具有拼凑、抄袭等特点。而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城镇小学的学生普遍拥有优越的网络条件,他们平时也经常使用微博记事,因此,笔者尝试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使用微博写日记,将微日记应用于作文教学中。本文就此总结微日记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有效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设计理念 观察能解决作文“源”的问题,是教会学生去读好“大自然”这一本书的主要手段,正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中并不缺少素材,缺少的是发现素材的眼睛。三年级的学生作文,正从观察日记向命题作文过渡。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作文在语文学科中是"重头戏",可不少学生觉得是件苦差事.许多文章都是泛泛而谈,没有实在的内容.这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留心生活,缺乏生活素材的积累.大多数学生过着从学校到家庭两点一线式的生活,没有机会深入社会实践.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写日记.准备一个"生活积累"本,写一写每天的心情,记录下获得的新知识,或收集各种书刊上的佳句妙语.持之以恒的写日记可以为作文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一提起作文,教师头疼,学生愁眉苦脸,提不起兴趣。新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大多数学生在作文时,所表现出来的共性问题是"眼看着事物的形象,却形容不出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给予学生  相似文献   

16.
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作文不仅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际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衡量一个文化人的价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衡量一个文化人价值的重要标准。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7.
只有留心观察社会生活,才能获取写作的素材。小学作文教学中,广大教师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丰富学生的感情。  相似文献   

18.
张记保 《河北教育》2005,(19):39-39
作文类似居家度日,“手里无粮,心里发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和积累生活素材,一遇作文便惶惶然,茫茫然。学生作文材料主要来源于生活实践和对事物的观察。但他们活动的范围有限,经历少,见闻少,脑子里的印象多是零碎、散乱、肤浅、朦胧的。教师要“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观察,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9.
当前,初中生普遍存在缺少写作的素材的现象,同时在写作的态度和理念等方面出现令人担忧的偏差。本文在初中作文中推行"练笔·日记·作文"三维写作教学,鼓励学生观照真实生活累积素材,激发学生内驱力,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和个性化作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要想使作文教学有成效,首要的问题就是增强学生作文的欲望,体验习作的乐趣.一旦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便会进发出来,不可遏制.让学生坚持写日记,有利于积累生活素材、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还要让学生做好平时的积累,体验习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