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中世纪以来,犹太人流落欧洲数百年,长期饱受欺凌,希特勒上台并征服欧洲后,纳粹德国在全欧洲对犹太人实行疯狂的种族灭绝政策,使得犹太人几近灭亡。1948年,犹太人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支持下,成立了以色列国。这个饱受了多年迫害和欺凌的民族,终于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但这片土地既荒凉又贫瘠,一眼望去到处是漫漫黄沙,耕地几乎没有,水也少  相似文献   

2.
李莉 《百科知识》2005,(7X):58-58
全球有2600多万犹太人,虽然不是个个富有,但至少你不会见到有流落街头、靠乞讨为生的犹太人。只要你是犹太人,哪怕是身无分文来到异国他乡,你很快就会找到一个愿意帮助落难者的犹太商人。假如这是一个鞋商,他就对落难的同胞说,我这鞋店目前只在西边发展,这座城市的东面还没有一家分店。  相似文献   

3.
姚明 《知识窗》2010,(5):57-57
有一阵子,在国内每六周就有一本关于我的新书出版。这些书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也看了一本,它把我写成一个从不犯错误的人,好像我是一个神而不是一个人。事实呢?我失败过许多次。人人都喜欢谈论成功,但我认为从失败中获取的经验更为宝贵。  相似文献   

4.
黄陵渝 《百科知识》2000,(10):56-57
犹太人一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民族,他们从生到死的几次重大事件:出生、成年、结婚、死亡,都与本民族的习俗礼仪密切相联。这些习俗礼仪充实了犹太人的生活,加强了他们的信仰和民族归属,表达了他们对上帝的忠诚,起到了维护民族团结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我是一名初二学生,我最近十分苦恼:爸爸妈妈不给我手机,说会影响学习,但我的同学都有手机,看他们用手机,我十分羡慕!为此我还与父母吵了一架。我认为,手机可以让我更好地学习、与同学联系等,可父母却说,我有了手机  相似文献   

6.
易资庆 《今日科苑》2011,(15):134-135
<正> 我家祖辈都是种田穷苦出身,父母是个睁眼瞎子,全家没有一个上中学的读书人。是共产党打下江山使我们家翻了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家一切。土改时,我家分到土地和房屋,生活大有改善。父母这一生把希望都寄托在我的身上,可谓望子成龙。一是希望我能多读书,考上大学;二是希望我入党,做个党和政府  相似文献   

7.
前沿絮语     
我是一个经常能让别人热血沸腾的人,但是今天我让在坐的为把我沸腾了一次。我觉得我不需要挑战什么,我觉得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如果我们这些精英坐在这儿还不说真话的话,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不管我  相似文献   

8.
林清玄 《知识窗》2014,(13):6-6
我在高中时便决定要成为一名作家,有两个原因:一是希望自己能替一些没有机会出声的人发声;二是希望使人与人之间可以沟通。我想,要成为一名作家,第一个条件就是读很多书,第二个就是要思考。所以,高二时,我几乎成为学校里的一个怪物,因为我每天都会到海边去散步、去思考,思考人类的前途。  相似文献   

9.
当我很年轻的时候.我想改变世界。后来我发现.世界很难改变.我便试图改变我的国家。后来我又发现.我不能改变一个民族.  相似文献   

10.
黄燕华 《科教文汇》2009,(24):221-221
犹太人作为世界上人口极少的民族,在商业界却占据着霸主地位,到底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一地位的形成?本文从家庭、历史和宗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说明犹太人在商业领域取得如此成功的原因,旨在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我们应该学习犹太人,改善智商、情商、德商,使企业获得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从2011年12月26日至今,我很幸运也很荣耀的成为了实验小学大家庭的一员。我们学校既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又有一群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我们每日都在家和学校之间奔跑,虽然苦但是甜,虽然累但是快乐。工作中的我,始终坚信用爱心面对学生,用行动关爱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欣赏每一个学生,将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一位教育家说过:"没有对孩子的爱,就没有教育。可以说,老  相似文献   

12.
谢志宏 《知识窗》2011,(10):31-31
“凭什么要我写日记?”上周,女儿在电话里吼:“别人家的孩子都不要写日记。”周末,与女儿谈心:“爸爸有没有让你上补习班?…‘没有。”“有没有逼你上兴趣班?”“没有。…‘有没有叫你上夏令营?”“没有。”接着,我讲起了一段亲身经历:  相似文献   

13.
我想当明星     
小米老师: 你好!我是一个生活在“梦”中的女孩,一些事我连想都不敢去想,因为“自卑”在我心中成了一堵墙。我长得比较胖,这也许是我自卑的根源吧。人可以醉,心可以碎,但梦想不可以没有。在我心里有一个梦想从未动摇过,那就是长大以后当明星! 每当我看见电视上的那些主持人、演员在台上的靓样,我都会想等我长大后我会更加努力,比他们好一千  相似文献   

14.
我是幕僚     
《科技创业月刊》2013,(10):46-46
1978年,我出生在黑龙江省明水县一个偏远的乡村,3岁随父母搬迁至省城哈尔滨的郊区做菜农。14岁因没有学费而辍学务农,没有念初中。19岁时因娶不上媳妇而进城打工,因为在我们村子里的人眼里,能够出去打工赚钱并能领回一个媳妇的人是有能耐的人,村子里有几个先例。  相似文献   

15.
1881—1924年间总共约有240万东欧犹太移民涌人美国,其中绝大部分聚居于纽约下东区。同早期来到美国的两批犹太人(西班牙裔犹太人和德裔犹太人)不同,他们大多数十分贫穷,不懂英语。但由于历史上长期遭受歧视和反犹迫害,他们具有强烈的犹太传统宗教意识和强烈的民族自觉意识。为了传承本族裔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16.
当我很年轻的时候,我想改变世界。后来我发现,世界很难改变,我便试图改变我的国家。后来我又发现,我不能改变一个民族,我开始把重点放在改变我的城市。我发现我无法改变我的城市,这时作为一个老年人,我试图改变家里人。现在我知道,唯一可以改变的是自己。突然我明白,如果很早以  相似文献   

17.
今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仰望星空》一诗:"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有关诗中的深意,他此前在同济大学的一次即席演讲中,做了言简意赅的说明:"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有没有科技精神?中国的科技精神在哪里?要探讨一个民族的科技创作能否构成一种精神,就需要将衡量的尺度标架在解答生命的、人生的全部意义这一历史主题之上来,由此才能寻出科技的真正精神在哪里。在古老的中国,科技正是生命武器,意图解决生命难题以维系生存之道,但它从来不会把这一武器指向别人,而是指向自己。这就是中国的科技精神。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中学生,平时爱看一些科普书籍,喜欢幻想。我相信外星人,只有一个奇怪的理由:如果没有外星人,地球上很多事情都是无解的。我对宏观(宇宙)微观(粒子)两个极端充满兴趣。  相似文献   

20.
我爱好创新     
我从小就在一个创新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父亲是一个很聪明的砌匠,并且他的木工、电工等手艺也很不错,因此,我家里有许多各式各样的工具。60年代,商店是没有什么玩具卖的,都是父亲教我自己动手做玩具,木头枪、铁丝枪、水枪、弹弓、弹子盘车、风筝等玩具都是我儿童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