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古代皇帝大都有个庙号,唐代贞观皇帝李世民也不例外,他的庙号叫“太宗”。明代吴承恩编撰的《西游记》以唐代贞观时代为背景,第二部分,包括第8回至第12回,述写唐僧身世、魏征斩龙、唐太宗入冥故事,交代取经缘由。这里称呼唐代贞观皇帝李世民时,多次用他的庙号,但值得商榷的是人物对话的五次,笔者以为不妥,兹录如下: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中:(龙王)至次日,点札风伯、雷公、云童、电母,直至长安城九霄空上。他挨到那巳时方布云,午时发雷,未时落雨,申时雨止,却只得三尺零四十点,改了他一个时辰,克了他三寸八点,雨后…  相似文献   

2.
悟空寻亲     
话说唐贞观二十七年,为庆祝唐僧师徒取经归来,太宗李世民于东阁大宴群臣。 饮酒正酣,当驾官忽报:"太后病重!"众人皆惊,天子卷袍直奔后宫。 酒兴被扫的孙悟空小声探问唐僧:"师父,徒弟与您一道西天取经,虽历经磨难,但而今已成正果,理应到双亲跟  相似文献   

3.
唐王游冥府的故事一如鲁迅先生所言:“太宗之梦,唐人已言,张鷟《朝野佥载》云:‘太宗至夜半奄然入定,见一人云:“陛下暂合来,还即去也。”帝问:“君是何人?”对曰:“臣是生人判冥事。”太宗入见判官,问六月四日事,即令还,向见者又送迎引导出。’又有俗文,亦记斯事,有残卷从敦煌千佛洞得之。”(《鲁迅全集》第九卷,157页)所谓残卷,即变文《唐太宗入冥记》。据鲁迅先生考证,亦出自唐人手。  相似文献   

4.
唐僧师徒西行取经,路过万寿山五庄观,镇元大仙用人参果招待师徒四人。面对这人参仙果,唐僧不禁想起了太宗皇帝:“当年太宗皇帝封我为‘御弟圣僧’,今遇仙果,岂可不知恩图报,进贡皇兄?”于是,骑上白龙马,亲送仙果。白龙马日夜兼程,向着长安城飞奔……与此同时,孙悟空想起了花果山的众孩儿,猪八戒想起了高老庄的浑家……当唐僧从长安赶回来后,他俩又先后跨上了白龙马,争分夺秒地向花果山和高老庄传递人参果。白龙马一路上登山越水,马不停蹄,总算勉强完成了任务,但已筋疲力尽,气喘吁吁,四蹄像灌了铅似的,再也抬不起来了。告别了镇元大仙,唐僧师…  相似文献   

5.
(上接1999年本刊第1期)四、有关结构《西游记》一百回的大致结构正如读者们周知的那样,分为以下四部分:A、孙悟空“大闹天空”故事(第—~七回)B、观音寻找取经者的旅程(第八回)C、太宗人冥谭与玄类登场(第九~十二回)D、“西天取经”故事(第十三~九十八回)与大团圆(第九十九~一百回)其中如果以孙悟空为中心来思考,则A与D的孙悟空的作用要颠倒。即:在A他不仅是天界而且是权力体制的叛逆者,而D则成为体制的追随者。这看上去似乎是矛盾的,实际上在理论上可以圆满地解释、对于从石头里生出来的孙悟空来说,净是石头的岩…  相似文献   

6.
在《西游记》的四个主要人物中,遭到批评最多的是唐僧,有的文学史甚至把他贬斥得一无是处,这是很不公平的。他是一个既有缺点又有优点性格矛盾复杂的形象。他本人虽然庸弱无能,缺乏战胜千难万险的实际本领,但是取经大业能否成功,归根到底还是决定在他的身上。因为在前往西天取经的师徒四人中,他是师傅,是取经队伍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核心人物。他的决心,他的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取经队伍的灵魂。当日,为到西天求取“大乘佛法”,太宗皇帝在化生寺亲自招标,玄奘法师自报  相似文献   

7.
查新、旧版《辞源》、《辞海》二书,对“观音”二字的解释基本一致,都是说:佛教菩萨名“观世音”,因为唐代人避太宗李世民的讳,才略去“世”字,改称为“观音”的。这是一个很使人迷惑的问题。因为唐代确实有避讳的现象,一般是在太宗李世民死后,“民字”须缺末笔,或用“人”代替;“世”字,也要缺笔,用“代”、“蕖、系”等字代替。但是实际上也有不少的部分是不避讳的,依然写作正规的“世”字(不缺笔),这一点在《八琼室金石补正》的唐代部分中,著者陸氏不止一次地加以指出。  相似文献   

8.
《谏太宗十思疏》选自《魏郑公文集》。作者魏征,字玄成。唐初著名的政治家。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魏征拜为谏议大夫,检校侍中,后进左光禄大夫,封为郑国公。魏征深谋远虑,富有胆略,敢于直谏。他前后进谏“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薄赋敛,轻租税”、“任贤受谏”等二百余事,多被太宗采纳。他的治国良言有助于“贞观之治”,所以深得太宗的褒美。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太宗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相似文献   

9.
<正>【导读】魏征,你曾对太宗说:君主“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君好比舟,民好比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太宗评价你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  相似文献   

10.
1987年,一项在当时并不为人所知的教育实验在上海闸北区的一所薄弱学校——闸北八中启动了。 3年后,这项定名为“成功教育”的改革实验惊动了国家教委。1990年6月,柳斌副主任亲赴八中考察,予以充分肯定:“成功教育”经过总结和完善后,很可能会帮助我们摸索出一条把基础教育由升学教育模式转变为素质教育模式的新道路。 1994年夏,李岚清副总理在部分省市教委主任座谈会上号召,全国要推广“成功教育”,学习八中经验。当历史的时针指向1996年时,“成功教育”不但已被我国基础教育界广泛接受,而且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秘鲁、奥地利等国派出了专家,前来闸北八中登门取经,“成功教育”随着这些洋人的来来往往,正成为地球村的共同财富。  相似文献   

11.
《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在我国妇孺皆知。但中国最早上西天取经的不是唐僧,而是汉朝的蔡愔。 相传东汉明帝在永平八年(公元65年)的一天夜晚,梦见一个身高丈许,项背放光,能飞檐越壁的奇人。醒后召见文武百官,问这是怎么一回事。博士傅毅告诉明帝:“西方有神,其名叫佛,正如陛下所梦见的。”  相似文献   

12.
课本第 3 4页 :“贞观年间 ,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玄奘“取经”怎么会是“使者”呢 ?玄奘是“使者”$河南省郑州市育德中学@张福华  相似文献   

13.
太宗踣碑     
唐太宗和魏征是历史上君臣和洽的一个范例。魏征直谏和太宗纳谏是贞观之治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魏征死后,太宗登楼“望哭尽哀”,又亲撰碑文,书写刻石,并说:“魏征没,朕亡一镜矣!”然而,事隔半年,太宗就下令推倒亲书的魏征碑。表面看来,踣碑似与太子承乾谋反事有关。由于魏征生前曾荐誉的侯君集团参与了谋反事件,引起了太宗之怒,延祸魏征之“魂”。但事实上是太宗随着地位的巩固及威望的提高,纳谏的气量逐渐减少。推倒魏征碑是给那些效尤直谏之人的一个警告。但唐太宗毕竟是位开明之君,在遭受亲征高丽失败后,  相似文献   

14.
马来西亚教育部长纳吉先生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引导巴勒斯坦向我国取经,是对马来西亚实行多年的教育制度的认可。马来西亚已崛起成为他国的榜样及模范。”  相似文献   

15.
姚家祥先生在《语文高考复习点睛》(见本刊2002年第3期)“必须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段中,强调“字字句句有着落,不可有遗漏”的原则,这自然是不错的。但他所拟的第二道阅读翻译题目的“参考答案”似有一些疏误,现商榷如下。 1.太宗指示(王圭)曰:“庐江不道,贼杀其夫而纳其室。” “参考答案”是这样的:“太宗把美人指给王(王圭)看,并说:‘庐江王不守为王之道,我如同杀贼似的杀了他,并取用了他的妻室。’” 按,上述答案有误,其误有三:(1)“把美人指给王(王圭)看”,现代汉语无“把……人指给……看”的表达方式。应译作:太宗指了指美人对王(王圭)说;(2)姚先生把“贼杀其夫而纳其室”的主语搞错了。其主语不应是“我”(太宗),而应是承上省的主语“庐江王”,下文“暴虐之甚,何有不亡者乎?”都是对庐江王的指斥。(3)把“贼杀其夫”译作“如同杀贼似的杀了他”,大误。古汉语中的“贼”和现代汉语中的“贼”有很大的不同。“贼”有五个义项:①  相似文献   

16.
放学回家的音乐响起,我匆匆布置完作业,正想离开教室,有个学生拿着一张小纸条跑上讲台:“莫老师,黄秋怡写纸条!”哦?上学期班上写纸条成风,“三令五申”之后方天下太平,怎么,这小丫头今天吃了豹子胆不成?一看条上的内容,我更来气了。只见纸条上写着:“你瞧着好了,莫老师这节课肯定要说其他的事,刚才的话她还没讲完呢。她这人就是这样,总认为副课不重要。——黄秋怡”我顿时提高嗓音喊道:“黄秋怡,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相似文献   

17.
唐初的“贞观之治”,历来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太平盛世”。这个盛世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当时的上层统治阶级能从历代王朝的覆亡中,吸取有益的教训。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就是一份对这一历史教训所作的可贵总结,所言多被太宗采纳,有助于“贞观之治”。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须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种说法似乎“极高明而道中庸”,不偏不倚,四平八稳。至于工具到底指什么,人文到底指什么,是本质属性,还是功能体现,二者为什么要统一,怎样统一,则语焉不详,含含糊糊。似乎一旦“统一”便分歧消除,共识达成,天下太平,万事大吉。这种动辄“统一”或“结合”的说辞,源自对立思维——事物无不内含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青 《湖南教育》2004,(24):44-44
唐僧师徒一路西行,不知不觉到了“文凭国”。“文凭国”里的所有道路都设有重重关卡,过关必须检验文凭。唐僧向一个关员施礼说:“我们是从东土大唐来的僧人,要去西天取经,途经贵国,请您开关放行。”关员说:“文凭呢?”唐僧问什么文凭,关员说:“你们去西天取经,最少要有外语专业  相似文献   

20.
6/76太宗《荆王元景等子孙代袭刺史诏》云,“相州都督魏王泰、齐州都督齐王裕、益州都督蜀王愔”。按《旧书》卷76,濮王泰,太宗第四子,贞观十年封魏王,遥领相州都督。“庶人祐”,太宗第五子,贞观十年封齐王,授齐州都督。蜀王愔,太宗第六子,贞观十年封蜀王,转益州都督(《新书》卷80略同)。则《诏》中之“齐王裕”,当为“齐王祐”之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