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保证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理论渊源的分析,论证了只有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才能真正确立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个方面来看,“以人为本”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3.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类社会是男女共同构成的,构建和谐社会我们不能忽视占人口半教的女性的贡献。可是,我国当前的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相对薄弱,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实现社会性别平等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是依靠人民群众与为了人民群众的有机统一。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保证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本文通过对传统“实体化”的社会观、马克思“以人为中心”的社会观和我国“以人为本”的社会观中人的主体地位的分析,论证了只有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才能真正确立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5.
周庆 《文教资料》2009,(6):99-100
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哲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对我国社会发展目标的准确定位,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在人文关怀中孕育,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社会理想,又是一种社会实践,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不断促进社会成员成为自由的人、自主的人、自觉的人的发展过程,是人得以全面发展的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使一切发展以人为出发点,必须依托人的主体性.必须以人为目的,必须遵循以人为本规律、全面提升人的现代素质。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高校是实现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赋予高校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水平的伟大使命,是高校广大师生员工长期的的共同愿望和工作任务。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要求为根据,构建和谐高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高校是实现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赋予高校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水平的伟大使命,是高校广大师生员工长期的的共同愿望和工作任务。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要求为根据,构建和谐高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和谐校园建设,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做到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健全制度,坚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12.
从逻辑联系的角度 ,一个有效率的教师教育 ,必须解决教师基本素质目标定位的合理性、教师基本素质形成的影响“因子”及当前教师基本素质形成过程中的主要“障碍”、教师培养基本模式的科学性与政策性等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保护的责任"是现代国际法发展的产物,旨在为一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提供充分的保障,建立协调"主权"与"人权"关系的新规则。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逐渐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同时,"保护的责任"也存在着诸如行使主体、事中监督制约、事后问责等关键性机制缺陷,西方国家以"保护的责任"为名处理某些地区热点问题的实践也加深了国际社会对"保护的责任"滥用的担忧。而滥用"保护的责任"为某些国家有选择地打击别国政权,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提供了可乘之机,势必将"保护的责任"的发展引入歧途。而"负责任的保护"则从对象、主体、手段、目标、监督和重建六个方面对"保护的责任"加以修正与发展。这对于建立和完善相关国际法机制,巩固联合国安理会的作用,明确"保护的责任"的性质,完善授权与监督机制,严格限制军事干预行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西游记》对佛教持抨击的态度是十分明显的。从《西游记》产生的时代和环境看,作品对佛教是贬抑的;从《西游记》的人物性格塑造,可以窥见作品对佛教的否定;从《西游记》所叙述的故事情节可以看出作者对佛教的厌恶;从《西游记》对神佛的形象刻画,可以看出作品对佛教是讨厌的。  相似文献   

16.
在语言运用过程中,语境对语义有很大的影响,语境能使语义由能指变为特指;也能使语义转化,从而获得临时的新的语义。它还能使言语中的一些超常现象得到充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地方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书刊、先进的电子技术设备和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等优势条件,并提出了地方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对策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中国共产党科学宗教观的具体体现,是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在管理宗教事务中一以贯之的思想,它既符合宗教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于在新阶段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好宗教事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法分则中分别有条文将以营利为目的和牟利为目的规定为犯罪的构成要件,文章认为两者的刑法含义上并无本质不同,立法上宜统一规定为以牟利为目的,并对以牟利为目的的司法认定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语贵显浅”是李渔对文学语言的主张,也是其文学作品表情达意的底色。但在艺术实践中,李渔作为文学大家,对小说文本重案头阅读的特质是熟谙其中三昧的。故李渔的小说创作,也非常重视“文人之笔”,因此其小说语言形成了浅易见俗、俗不脱雅、语重机趣的鲜明风格,显示了李渔对小说语言“于浅处见才”的艺术追求和独有的匠心,也展现了李渔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特有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