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适逢全国"红色旅游"工程的全面推动,纪念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80周年之时,打造革命纪念馆"红色旅游"品牌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是当务之急.结合革命纪念馆实际情况,本文从完善景区建筑,开辟赏心悦目的旅游环境,作好陈列布展,营造独具魅力"艺术氛围",提高人员素质,增强社会服务功能,重视宣传促销,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挖掘红色资源,整合影视传播,实现跨业营销几方面浅谈如何打造革命纪念馆"红色旅游"品牌,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事实上形成了一种革命型现代化模式,内蕴着"以现代化促革命"、"以‘革命’促现代化"和"以‘革命’取代现代化"的建构逻辑,彰显着社会发展与社会现代化或社会主义与社会现代化的这一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文学史写作和研究中所理解的"农民"不是"五四""国民性"代表的"农民",也不是革命文学所期望召唤的革命"大众"意义上的"农民",而是在中西对照中形成的"世界文学"总体视野下的"农民"。这种观念结构背景,导致80年代的"农民"形象成为落后文化的代名词,也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象征物。这种"农民"观影响了80年代人们的文学史意识。  相似文献   

4.
贾猛 《文教资料》2007,(8):116-117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80年,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巨变,社会动荡剧烈,国内外矛盾和斗争复杂尖锐的历史时期。在这80年中,中国社会充满了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改良与反改良、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近代前期80年的历史,既是中华民族的一部苦难史和屈辱史,又是一部斗争史和光荣史。这段历史为后继者继续革命总结了弥足珍贵的经验教训和指明了航向。本文以“六大运动”为载体,做了精要的诠释。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作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拥有着丰富的红色背景。当今社会真正对那段历史有过见证的人们大都已经老去,成为这个社会新生力量的70、80、90甚至00后们,甚至有人根本不清楚"红色回忆"代表的是哪个时期。  相似文献   

6.
革命文化是良好的教育资源,探索建立革命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包括以"三会一课"为主渠道,传承革命精神;以"党员社会实践"为延伸拓展,了解革命遗存;以"新媒体阵地"为有益补充,铭记革命历史;以"学术探讨"为前沿方向,领悟革命文本."四位一体"育人模式可以促进革命文化传承,提升高校学生...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月15日是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的纪念日。为深入研究、宣传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传承伟大的遵义会议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遵义师范学院联合举办了"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座谈会"。2014年12月13日,座谈会在遵义召开,来自国内相关领域的97名专家参加了会议。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  相似文献   

8.
苏维埃革命时期,妇女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在经济上,通过广泛参与生产劳动,获得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由革命前的依附体转变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在婚姻上,获得婚姻自主选择权,取得了妇女自身的解放;政治上,逐步拥有选举权,涌现出大量妇女代表,成为政治的参与者;苏维埃革命中,积极参战,自觉扮演"革命战士"的角色.苏维埃革命时期,妇女逐步摆脱封建枷锁的束缚,从"家庭主妇"演变成为独立的社会主体,在政治、经济、革命、婚姻上发挥了自身的主体地位,取得了自身的全面解放.  相似文献   

9.
南京国民政府主政后,将"修约外交"包装成"革命外交"并予以宣传、推动。九一八事变后,要求政府进行"革命外交"的舆论诉求迅速高涨,但南京国民政府的"革命外交"举措是将日本侵略行径诉诸国联并寄望于国际社会的干预。随着日本步步紧逼,舆论对政府"革命外交"的态度不断变化,由满怀希望到不满、怀疑,在"锦州中立化"方案后,更对"革命外交"话语本身产生质疑。为了缓解舆论压力,并为自己的软弱外交辩护,南京国民政府对"革命外交"进行新的诠释与构建。南京国民政府这一举措,让民众进一步看清政府"革命外交"的本质,放弃"革命外交"的诉求,"革命外交"淡出舆论视野。  相似文献   

10.
马尔库塞一直致力于解决革命主体问题。在解决"发达工业社会能够遏制质变"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能够打破这种遏制并推翻这一社会的力量和趋势"的矛盾中,他试图用艺术的"审美之维"来解放"单向度的人",从而重新创造出革命主体。因而,革命主体在马尔库塞的美学理论中扮演了艺术的"接受者"角色。然而,在这一过程中,马尔库塞却陷入了理论困境,只能在对资产阶级高雅艺术的"寻梦"中获得虚假的精神抚慰,用浪漫主义的(同时也是唯心主义的)乌托邦式的思想自由代替行动的自由,将美学变成了单向度社会的精神避难所。  相似文献   

11.
"革命 恋爱"作为革命文学中出现的一种小说模式,它的出现首先是继承并改造了20年代初期欲望与理性悖论调适的理路--"个人的即社会的".继承主要是对革命与恋爱一致性的认同,改造主要是革命( 阶级革命)获得了包容、决定恋爱的优先性.革命与恋爱的关系经历了从"为恋爱而革命" 到"为了革命牺牲恋爱"的变化,最终在艰难的调适中走向了革命禁欲主义.丁玲的转变, 颇为典型地代表了当时左翼作家自我改造与自觉选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月15日,《新周刊》第315期封面以大字标题《微革命——从推特到新浪微博》推出了"微革命"的概念。Twitter、新浪微博等微博客的出现,引发了传播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革命,凭借一个账号、一张照片、一段视频,140个字,无数双小手的彼此关注、评论和转发,链接起了整个社会的神经末梢。无数个体的热烈反应促发了信息的核聚变,推动了国家新语境、国民新思维和社会生态的变革,由此产生的"微传播"、"微信息"、"微交流"等共同构成和推动信息传播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微革命"。伴随"微革命",当代大学生中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由此产生的高校学生利益诉求问题越发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文章基于信息变革环境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当前高校学生利益诉求问题提出几点工作想法。  相似文献   

13.
围绕苏区革命勃兴的经济原因,社会经济的衰败与民众生活的贫困已为人所识,但对赣南的历史分析显示,苏区革命与经济的关系除了"贫困-革命"的模式之外,经济的商品化转型与革命的发生与扩展有着相应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4.
"托克维尔定律"涉及改革与革命之间的关系问题,它指的是改革引发革命、改革是革命的催化剂的一种理论,而且人们以此定律来解释历史上发生的社会动乱和革命事件,并由此质疑改革的价值、意义及其合理性。然而,改革与革命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需要作出具体和详细的分析。因此,正确看待和辨析"托克维尔定律"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5.
扎伊奇涅夫斯基撰写的《青年俄罗斯》是俄国革命运动中雅各宾派的最早政治宣言,也是革命激进主义从思想活动发展为社会政治运动的路标。其思想来源首先是西欧空想社会主义和雅各宾主义,其次是俄国农民社会主义和激进革命思想。《青年俄罗斯》及其作者深刻影响了60-80年代的革命民粹派运动,并成为布尔什维主义的精神先驱之一。  相似文献   

16.
《韦护》是丁玲于192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她首次将革命者形象纳入作品中,是丁玲从个人主义文学向革命文学开始转型的标志性作品。作品以五四运动前的社会为故事背景,以瞿秋白和王剑虹的爱情悲剧为原型,借作品中韦护与丽嘉爱情的不幸,来表现当时的社会中恋爱与革命、文学与政治之间是有着无法调和的矛盾的。在20年代"革命加恋爱"创作模式兴盛的时代背景下,《韦护》一直以来被赋予"革命加恋爱"模式小说的内涵,曾一度被定义为"革命加恋爱"小说模式中的不成功之作。然而,《韦护》这部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学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是一般"革命加恋爱"作品中所不具备的,不能够将其简单地纳入"革命加恋爱"范畴中。本文将从《韦护》的文学独特性入手,进一步阐释和解读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现代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阶级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在中国现代史教学中,学习以毛主席的有关指示为指导,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教育.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的.(一)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使学生明确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加强学生对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认识.毛主席指出:"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由此可见,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向学生进行阶级教育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我在讲到"中国共产党制定革命纲领"的时候,就着重讲述认清社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是必然和偶然因素交相作用的结果。清末社会各种矛盾的纠集和社会不满情绪的日益滋长,注定了这场革命必然会到来;湖北宝善里的爆炸声终于引发了这场酝酿已久的革命。湖南作为武昌起义的首应之区,合奏了革命党人与立宪派绅士共同倒清的雄壮乐曲,推动了全国革命高潮的来临,为推翻封建帝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湖南"光复"不到10天的时间,革命政权却由革命党人焦达峰和陈作新的手中转入了立宪派首领、参议院院长谭延闿的手中。焦、陈被杀,立宪派难辞其咎,谭延闿政权较之焦、陈政权虽有妥协倒退的一面,但仍不失为一个以反清为主旨的革命政权。这个政权在"文明革命"的幌子下,带有较为浓厚的改造的革命与革命的改造的历史痕迹。  相似文献   

19.
左翼作家革命情结的生成源于现代化的焦虑与渴望,在苏联革命的启示下,他们选择了由革命而走向"现代"的道路.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是左翼作家革命情结的生成过程.这种革命情结在政治的肯定、诱导下逐渐定型、僵化.从革命视角出发,左翼文学中出现了贬低知识分子、美化工农的倾向,造成了启蒙者与启蒙对象的错位.在建国后,这种战时的心理没有进行适当的调节,反而进一步发展,终于酿成了文学的、社会的灾难.  相似文献   

20.
朱光潜在中国面临社会和文化的双重现代性转型的背景下构建其心理美学思想,因此,其思想中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革命"因素,而朱光潜美学思想中的这种"革命精神"又具体落实为其对乱世中生命价值实现问题的回应。对"生命"的重视,对"革命"的强调是蕴藏在朱光潜心理美学思想中的核心思想,也是其思想的现代性标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