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2013,(32):F0004-F0004
湖南大学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誉,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设有文化传播二级学科博士点和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新闻传播史论、新闻实务、媒介经营管理、广告传播、影视文化传播、科技新闻与科技传播、文化创意与活动产业等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已建立起从本科到硕士和博士生教育较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本年度首次招收在职新闻与传播硕士(MJC)。  相似文献   

2.
近期,ChatGPT横空出世、火爆出圈,其影响几乎渗透至各行各业,是颠覆还是赋能?一时众说纷纭。2023年2月13日,京师主题沙龙活动“新闻传播学如何认识‘ChatGPT’”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的计算传播学研究中心、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主办,SMP社交机器人专业组提供支持。本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传播学院张洪忠教授主持,邀请了来自新闻传播学、自然语言处理和相关学科领域的9位内地和香港知名专家学者与会。他们围绕ChatGPT的技术逻辑、ChatGPT如何影响新闻传播学与ChatGPT的发展前景等议题进行了精彩而深刻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传播活动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作为传播学研究对象的人类传播活动具有无限丰富的多样性,从面对面的交谈到书信往来,从大会报告到公众演讲,从政治协商到商业谈判,从新闻发布到文艺演出,从影视演播到读书看报,都在传播活动的范畴之列。无疑,成人教育也是传播活动中的一种。就传播的内容而言,成人教育属于专门性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教育传播。因此,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成人教育,也会得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结论。传播学中的核心概念“传播”是从英文单词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其基本含义是“交流”、“沟通…  相似文献   

4.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被称为自媒体的网络新闻传播方式,最为代表性的就是QQ、BBS、RSS、XML、BLOG等技术的应用。在网络新闻的传播过程中,这些新媒体在新闻发布和新闻的搜集上,逐渐形成一种非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形态。从传播学角度讲,这一传播形态则是实现了从“公共新闻”到“草根新闻”的转型。基于此,我们必须对自媒体平台上的新闻传播理论流变作一综合考察,并对下列问题予以特殊的关注: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新闻传播形态;“草根媒体”以及“草根新闻”的价值;“草根新闻”对传统新闻的背离到底能走得多远,以及其最终走向等等。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新闻翻译实践与研究概况和新闻翻译的传播学模式,在拉斯韦尔传播模式基础上,结合新闻翻译工作的实际情况,研究传播学的五种理论分析,即传播者分析、传播内容分析、传播手段分析、传播对象分析及传播效果分析,并从传播学视角对新闻翻译工作的发展进行研究,指出新闻翻译工作要想最终达到理想效果,就需要研究和分析新闻翻译传播过程的特征,使新闻翻译工作在国际传播过程中顺利实现信息转换.  相似文献   

6.
围绕新闻传播的“价值观”问题以及“新闻客观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进行,证实了西方传播学从空间到格局都处于“先天不足”的尴尬困境,并且其一味推崇的新闻自由主义是虚妄不实的。相比之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仅具有科学性,更具有远优于西方传播的哲学智慧和人文关怀。这一结论为增强我国新闻工作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一、概念与特征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有两次选择直接决定传播的效果。第一次选择是由新闻工作者(传播学中称“把关人”)完成的。这次选择在传播链上(按香农——韦弗模式),位于信源与发射器之间。它是“把关人”对信源传出的所有信号进行滤的行为。这次选择由媒体有计划有组织地施行,具有很强的可控性,历来为新闻媒体和新闻理论研究者所重视。新闻传播的第二次选择由读者、观众(传播学中称“受众”)来完成。在传播链上,这次选择位于接收器与信宿之间,在时间的一维序列上,它位于第一次选择之后,被称为后选择。  相似文献   

8.
在传播学视野下,“二级传播”理论使得中国民族声乐被更多人所接受;“议程设置”理论为中国民族声乐奠定更为牢固的群众基础;传播学理念的“传承特性”,为弘扬与创新民族声乐艺术,提供了根本性保障。运用传播学理论促进中国民族声乐科学发展,应注重借助新闻发布会的组织传播功效积极造势;注重发挥大众传媒强大的传播功能;要努力做好中国民族声乐文化继承与发展这篇大文章;要敢于破除陈旧观念,摒弃单一化,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林嵩 《林区教学》2023,(9):27-30
传统的大学新闻传播学科教育注重新闻学和传播学的本体理论学习,以及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新闻采写实务,因此国学通识教育在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中往往处于次要地位。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和思想观念的混杂碰撞,新闻生产需要插上中华文化的“翅膀”,从社会历史维度看待新形势,方能从容不迫地应对新挑战、回答新问题,新闻作品才不失深度、高度和温度。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辽宁科技学院广告学专业依托学校地域红色文化特色开展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建设,突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红色文化新闻传播办学优势,深挖广告学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育人功能,将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学紧密结合。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传播学概论”以“什么是中国故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主线构建课程思政体系,传播学知识与思政内容高度契合。课程基于“辽宁省跨校修读学分”平台、“超星一平三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思政内容入脑入心入行,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广告传播人才。  相似文献   

11.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前身为湖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创办于1992年,新闻系创办于1996年。学院现设有新闻、编辑出版、广播电视、广告四系,拥有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告学五个专业。2000年拥有湖南省首家新闻学硕士点,2003年拥有传播学硕士点,2005年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997年,湖南省委宣传部确定湖南师范大学新闻系为“湖南省新闻人才培训中心”。2003年,学院与湖南出版集团共建“湖南省出版人才培训基地”。2002年9月,成立了“文化与传播研究所”;2006年6月,成立了“出版科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2.
新闻传播正在逐渐走向现代化、市场化,在新闻传播学界,对于受众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不断有意识强化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不再只是从传播学角度去研究受众,而是力求从相关学科中借鉴有益的东西,以便于受众研究能达到新的高度。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的接受美学与新闻传播学中的受众观有契合之处,为新闻传播学受众研究提供了许多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根据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学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影响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从毕业生教育、高校人才培养、课程目标等方面,改善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学类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从国际上看,新闻与传播的教育思想既强调新闻传播学是一门社会科学,重视学科的理论教学,同时也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国内,通识与技能并重的教育理念正在形成。“前台后院”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有可能成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一种全新的、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新闻传播学是研究人类新闻传播现象、新闻传播事业极其规律的一门科学.[1]正确看待新闻传播对于当今社会大有裨益,本文针对新闻报道的着眼点、新闻中表达个人观点和当代大学生记者的新闻传播给予阐述.  相似文献   

16.
新闻传播学学科持续10余年的高温高热,使其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和景观。本文用传播学中的“熵”概念来扫描其教育生态系统发展态势.呈现其系统“熵”情并提出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7.
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美国政治学家和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提出了著名的“5W”模式: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在“拉斯韦尔公式”中,“谁”(传播主体)、“说了什么”(传播客体)和“渠道”(传播媒介)三者共同形成了新闻生产的三要素。客体之所以被主体传播,除了客体自身的价值因素外,传播主体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人类的第一种传播媒介,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普遍的传播媒介,它是传播者想要把信息传达给受众的基本障碍。语言运用得如何,在实现新闻的有效传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著名传播学者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理论,提出了关于如何运用新闻语言表达新闻事实的几点见解,探讨如何使“言语的有效性”达到最大化,从而真正实现新闻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传播学的“双主体”理论是一个热点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属于传播学的理论范畴,因此也必然存在“双主体”现象。用传播学“双主体”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分析,可以开创一条新的工作思路,探索出符合传播规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
以往对虚假新闻成因的探讨,局限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法制不健全”、“有偿新闻”等的范围,而本文从网络虚假新闻的生成基础出发,对现有关于虚假新闻研究加以整合,运用信息管理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方法来研究这一命题。针对网络虚假新闻的特性、传播条件、接受效应进行的这一探讨,包括了对虚假新闻的写作特点、传播过程和价值、接受心理和氛围,以及它的合理存在的环境等问题。文章认为:如果不去探求虚假新闻的生成要素和高效的传递链,不去探求它的巨大受众市场,对这一“特殊新闻产品”的禁止与抵制,是很难收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