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卫东 《中国德育》2004,(12):34-35
不久前,有学校对全校600名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在“最害怕老师说的话”一栏里,“明天开家长会”排在第3位。为什么学生这样怕开家长会?因为在学生眼里,家长会就是老师在家长面前对他们进行的批斗会、揭短会、告状会,往往父母开完家长会后要对他们实行“秋后算帐”,所以他们不敢、甚至不愿家长参加学校的家长会。于是,就出现了学生不通知家长、以种种借口说家长没空来、  相似文献   

2.
家长会是家校沟通的重要途径,如何开一个暖心的家长会,让家长会切实达到教育目的呢?我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探索,总结出开好家长会的三个“锦囊”,效果比较不错。锦囊一:变换召开形式,让会议形式多样暖人心常规家长会流程一般为家长代表、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发言,班主任做班级情况汇报、成绩分析及工作布置。  相似文献   

3.
开家长会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工作容易出现以下问题:部分学生不愿意家长来学校,担心家长会变成老师的告状会,害怕父母埋怨自己的成绩,学生的为难情绪严重;家长开座谈会的次数多了,总认为这种会议形式和内容千篇一律,开会的积极性不高;班主任也往往是前期工作准备充分,但后续工作做得不够,家长会的影响不能深化。  相似文献   

4.
教师如何巧妙利用开家长会的机会,与家长沟通磋商,共同探讨教育学生之策,是非常必要的。但许多时候,开家长会往往是由科任教师或班主任给家长介绍有关学生各科成绩、总评、班级名次及年级名次,或一张“各科成绩一览表”,让家长自己看,然后,像告学生状一样“通告”家长,某同学不按时交作业,某某上课讲话搞小动作等。这种家长会的内容总是把学生的成绩名次摆在第一位。其实家长只能粗略了解自己子女在学校班级中的成绩名次及一般情况,不能真正了解自己子女在学校中的学习、纪律、思想品德、心理动态诸多方面的实际表现,如何教育子…  相似文献   

5.
召开家长会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种方法,它为家长教育好子女提供了难得的交流切磋的机会。但是对传统的家长会(领导讲话,任课老师发言,最后是班主任通报成绩),家长、学生、老师心态各异。家长有极为普遍的“家长会心态”。现在每个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虽然有望子成龙之心,但往往缺乏较好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工作繁忙的家长,迫切希望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了解别人对自己孩子的评价,更重要的是了解教子成龙成凤的方法,无疑在他们的眼里教师就是这方面的“专家”。因此盼着开家长会,好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  相似文献   

6.
学校开家长会本应该一起开,可是长春市某中学小学部六年级开家长会却分了两批,一批是排名30名之前的学生的家长,一批是排名30名之后的学生的家长。此举一出,便引起了众多家长的议论。(据《新文化报》)"学校的做法是在歧视学习不好的学生,学校这么做伤害了学生  相似文献   

7.
家长会的新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邻居家的孩子所在班级要开家长会,孩子的爸妈再次用“抓阄”的方式决定谁去学校为孩子开“家长会”。“家长会”,为何沦落至此?会议模式太老调,家长们一听就腻在校方和教师们看来,“家长会”无非是让孩子的家长了解学生的成绩,于是,形成了固定不变的“家长会”模式:先由学校领导讲话,剩下的事情便是由各班的班主任按成绩给学生排排名次,划划等级,分分类别,以此引起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最后强调家长要与学校、老师配合等等。这种老调重弹、模式不变的“家长会”,家长们都听腻了,谁还想来开第二次呢?会议内容太盲目,家长们一听就烦有些…  相似文献   

8.
学校开家长会本应该一起开,可是长春市某中学小学部六年级开家长会却分了两批,一批是排名30名之前的学生的家长,一批是排名30名之后的学生的家长。此举一出,便引起了众多家长的议论。(据《新文化报》)  相似文献   

9.
凡学校每学期必开家长会,凡家长都很重视家长会。可是,每逢家长会.却总会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家长会究竟应怎样开?我认为,要开好家长会,贵在弹好"心经",即学会一切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出发,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努力营造一个平等、尊重、和谐的活动氛围,让学生放心,给家长信心。  相似文献   

10.
校园扫描     
前不久,宜丰县澄塘故村小学召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家长会。会上,家长们畅所欲言,肯定了学校在培养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做出的成绩,对学校今后工作还提出了积极建议。他们纷纷称赞这个家长会开得好。家长们说,看到孩子们做的那些泥塑模型,感触很深。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能凭想象做出各种不同形象的泥塑模型着实不容易。这要感谢老师的辛勤指导,如此既培养了孩子勤于动脑,勤于动手的好习惯,又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另外,家长还建议学校与家长建立学习联系卡,希望老师经常家访和开家长会,以便家长能够充分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龚振 《师道》2003,(3):20-21
据调查,大部分家长害怕学校开家长会,学生更是以“今夜有暴风雨”来形容开家长会时的感受。究其原因,传统家长会一成不变的形式、报忧不报喜的内容、不被尊重的感受,是造成家长会如此尴尬境地的主要因素。要想使家长会真正成为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桥梁,我想,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形式,给家长会变变脸。一、变只有家长参加为学生与家长一起参加过去,我们的家长会往往只请家长参加,成为老师的告密会、家长的挨批会。家长来时心怀忐忑,特别是后进生的家长,总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走时常常是满腔怒火,急于回家收拾孩子。学生在家更是不安…  相似文献   

12.
“要开家长会了!”当孩子告诉家长这个消息的时候,家长们会是什么反应呢?是烦躁,害怕,还是期望?每一位家长都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这既是他们的权利,也是班主任的责任。开家长会是学校和家庭双方相互交流教育思想、共同寻找教育方法的重要途径。那么家长会该如何开呢?  相似文献   

13.
杨丙涛 《班主任》2011,(10):45-47
一般的家长会多是老一套:家长先听领导讲话,然后班主任介绍班里的工作、成绩和问题;各科老师介绍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测验成绩;表扬一些学生,评判一些事实(有的老师也会点出学生的名字),等等。往往是开家长会前,学生战战兢兢;开家长会时,师长"斗志昂扬";而会后,家长多是当晚把学生教育或责备一番,之后就"偃旗息鼓"、不了了之,很难达到教师期望的家校合力的效果。究竟如何开好家长会呢?  相似文献   

14.
目前的家长会普遍存在着五多的现象。1.领导发言多。一些学校凡开家长会,大大小小的领导必接二连三登台,从最高领导直讲到最基层的班主任才收尾。讲得家长晕头转向,不胜其烦。究其原因:①开会次数少。许多学校一学期只开一次会,而学校各位领导又都有千言万语需要诉说,因而发言人次多,自然就不可避免,况且许多内容也着实非说不可。②旧思想作祟。有些班主任缺乏必要的自信,总认为领导不到场怕是压不住阵脚;有些家长也片面迷信权威,认为开大会非得有领导到场才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5.
家长会     
家长会只在学校里开,每年有那么几次,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样是雷打不动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倍受全国人民热烈拥护,不同的是家长会则为绝大多数学生所“痛恨”。 家长会前最忙的是学生。班主任礼拜一宣布礼拜五班上要开一次家长  相似文献   

16.
<正>你肯定知道,每个学期都要开一次家长会。家长会虽然没有我这个学生的位置,但我也想说说自己的看法。家长会,顾名思义,也就是老师和学生家长沟通、交流的会议,说的大都是有关我们学生的事情。对老师而言,开家长会是一件好事,可以让家长们配合学校管理学生,例如家庭作业应该如何完成、应该培养哪些习惯等等。对家长们而言,在家长会上可以了解到自家孩子在校学习的情况,可以询问老师如何帮助孩子提高成绩。而我们学生是最不喜欢开家长会了。每逢听说要开家长会了,大家会在这一段时间里特别卖力,以换取老师们在家长会上的表扬。  相似文献   

17.
傲雪 《家长》2013,(6):26-27
自从女儿上了小学,我每学期都要参加两次家长会。这不,女儿下午放学后告诉我,周六又要开家长会。 想想上一次家长会,我可风光了。因为女儿考了第一名,班主任杜老师让我作为家长代表发言,介绍自己指导女儿学习的经验。我读了写好的洋洋洒洒的三页演讲稿,还时不时自我发挥一下,把我对女儿的教育起到的作用无限放大,显示出女儿能有今天的成绩全是我的功劳。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北京市育英学校对328名不同年级的学生做的问卷调查显示:36.3%的学生在开家长会之前会心情紧张;家长会后,11.3%的学生与教师关系变得紧张,20.1%的学生与家长关系变得紧张,30.5%的学生受到严厉批评并被限制活动。不少学生表示希望家长会“尽量少开”、“最好永远不开”。那么,家长会作为连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纽带,到底有没有必要开?应该怎么开?  相似文献   

19.
本学期即将结束,一些学校正筹备开家长会。对家长会,老师头疼,不知道该怎样开;孩子头疼,怕家长回来骂自己;家长头疼,怕孩子成绩不好,在熟人面前丢面子; 也有一些家长无所谓。家长会到底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家长会都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教育者都十分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家长会是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沟通心灵的"桥梁",也是学校向家长展示人才培养成绩的"窗口",更是学生让家长了解自己成长足迹的"舞台"。因社会形态、教育体制等方面的不同,美国的家长会与国内也有很大差别。一、全面的准备工作早在家长会召开半个月前,华盛顿小学的教师就通过邮件与每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