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前“中国网民”已经形成了一个特定的“网民阶层”,因此,网络语言也自然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网络词语是汉语在网络环境下进一步延伸和发展的结果。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指的是网络时代与“网络”、“电子”技术有关的一切语言。可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登陆、再现、鼠标、软件、硬件、病毒、防火墙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或是伴随网络的发展产生的新词新语,如:网友、网民、网吧、虚拟空间、黑客、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民低龄化和学生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校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给日常生活和学习既带来了创新的元素,也在语言交流与应用中出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网络语言的构成主要有四类,即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专业名词;与网络有关的用语;网民在网络上的常用语及一些网民生造出来的新词。他们体现了创新化、形象化、诙谐化和简洁化等特点。在网络语言的运用上我们应尊重语言的发展规律;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其使用的规范化;同时积极慎重地接受新生词语。使学生在网络语言的使用上朝着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网络语言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病毒、局域网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下载、登录等。三是网民在网络上聊天时使用的语言,如美眉、菜鸟等。”(刘海燕《网络语言》)由于目前第三类词语大量出现,且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类词语进行集中讨论:以大量网络词语为例,试着分析网络词语的产生方式,阐明其产生的理据。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新鲜的是那些有如江河滔滔的网络词语。 “PP”是漂亮,“大虾”是大侠,“酱紫”是这样子,“偶”是我,“荡”是下载,如此等等。有专家统计,在网上聊天室里较常用的网络语言已达3000多条。而且随着网民队伍的壮大,这个数字还将滚雪球似地往上翻。该如何看待这些新生的语言呢?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刚刚上网的“幼虫”,熟悉网络语言,是在网络上顺利成长壮大的必要条件。不懂网络语言,哪怕文采再出众,你发表在网上的帖子也不会有多少人留意;不懂网络语言,哪怕你口齿再伶俐,在网上辨论中也始终会处于被动地位。   研究语言,自然要从字、词、句的基本功开始:   一、网络常用字母   BT——变态。常用于网络笔战。   cu—— See you,再见。   GGMM——即哥哥妹妹。   IC—— I see.我明白了。   P——“臀部”的文雅表达方式。常见于网络笔战。   Q——一种意思是 ICQ的简称;一种为“ Cute”一…  相似文献   

6.
谈谈网络语言中的非汉字词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语言是人们在互联网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是一种新的媒体语言,主要是指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语言,它是网友之间为了方便交流、加强沟通而创造并在网上使用的,有独特风格的习惯用语.它的生成速度很快,传播效率很高,而且不稳定,但应用面越来越广,已经对网络交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所谈的是非汉字词语,专指网民所使用的字母词、数字词以及图形符号,不包括网络语言中的美眉、小东东、偶稀饭、虾米、瘟酒吧、瘟酒舞、斑竹等汉字词语,也不包括汉英夹杂的字母词语,如B超、B股、卡拉OK等.  相似文献   

7.
简谈网络语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语言是一种适合网络群体在Inter网上进行交流的新兴语言,具体表现为拟音词语,字母构成的缩写词语、代用词语和象形符号等四种情况。社会上对网络语言有两种看法,一种持担心和疑虑的态度,另一种持支持态度。作为语言工作者,对待语言现象要有高瞻性、预见性,并能作出相应有益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网络语言--语言的新变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大力发展网络研究和应用后,以青少年学生为基础的网民群落,凭借他们自身的开放、包容、创新的特点,在否断的网络交流中逐渐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区别于传统的汉语,网络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表现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具有活力。本文分析了网络语言的含义,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类型及特点,最后提出了我们对待网络语言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交流中使用的一种媒体语言。广义的网络语言包括编辑网页和编程所使用的计算机语言、与网络技术有关的专业术语、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和人们在聊天室、论坛、微博等信息平台上常用的词语和符号。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广泛普及,网民对于网络语言的热情也持续高涨。近几年,以"累觉不爱"、"不明觉厉"为代表的多音节词语被相当一部分网民所青睐。这种以简化方式为主的造词方法是对传统词语的突破。本文立足于语用学相关理论,对因简化而产生的网络新成语进行分析,进而探索网络语言的产生并流行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火星文"是在90后群体中流行的一种新兴的网络表达符号。"火星文"是一种依附于语言的符号,它更多体现的是作为群体标志的符号文化功能,而不是语言的表意功能。  相似文献   

12.
网络游戏语言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脑逐渐走进每个家庭,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语言随之产生,网络语言的产生又推动了网络的流行。网络游戏语言产生的渊源、功能、特点、极其发展方向是网络语言研究的要义。  相似文献   

13.
网络的迅猛发展,催生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存在变异现象,包括形式、语义与功能三个方面.变异的动因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网络文化,网民心理,视觉追求,技术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以虚拟交往中使用的网络语言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具体的网络语言的内容、形式、特点进行简要分析,进而探讨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化的关系。我们认为,网络语言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网络语言受网络及网络文化影响;另一方面,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网络文化。因此,理解网络语言需要将其置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中。  相似文献   

15.
网络热词"屌丝"爆红网络,极受80后、90后年轻人的追捧。"屌丝"不仅是一个新兴的网络词汇,更代表着一种文化现象。"屌丝"一词强势模因形成的原因是其具有经济性、时尚性、合理性等特征。语言模因是网络热词得以复制和传播的潜在动力,利用语言模因论,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发展和变迁。  相似文献   

16.
吴学敏 《海外英语》2012,(14):243-245
Cyber language is a third language,which lies between spoken language and written language.Cyber language consists of three elements:1) technical terms that are related to computer science and network technology;2) new words and phrases that are related to cyber culture;and 3) cyber slang that is used mainly in CMC(Qin Xiubai,2003).Cyber language has its own linguistic features at four levels,namely,phonology,graphology,lexicon,syntax,and discourse.  相似文献   

17.
18.
出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新新人类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标志,伊妹儿、小猫、老鼠早已被踢出年轻一代的网络词典,越来越多的新词汇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蔓延。他们是一些创造力和模仿力都很强的年轻人,善于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因此,网络语言才会不断推陈出新,但这也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和文学带来了不大不小的冲击。我们应看到网络语言的时代性,辨证地看待它,积极地迎接它。  相似文献   

19.
网络语言语码转换的功能和心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网络语言语码转换涉及方面甚广, 其在功能和心理方面存在诸多特点。通过观察和分析网络会话中(主要是BBS 会话) 的汉英双语现象, 从功能和心理角度对其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论网络空间中的语言暴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的发展带来了舆论空间的革命性拓展,但随之也产生了语言暴力等消极言论现象。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突出反映在网络语言暴力主体及客体的特定性、网络发言语境的群居性、社会怨恨心理的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