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倩 《上海教育》2015,(7):10-11
2015年,上海市将启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全面试行本市户籍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少年居住地登记入学;民办中小学报名将更加规范和严格,每名适龄学生只能报考2所民办小学或者3所民办初中……2月4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2015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在上海率先整体通过国家对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新背景下,2015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  相似文献   

2.
《学苑教育》2019,(12):6-6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今后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不得提前,不得考试。江苏提出,今后所有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择学生。公办学校的报名入学办法和民办学校的招生方案要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其中,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要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选择生源。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要引导学校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招生。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教委近日公布《2011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根据《意见》,从今年秋季入学开始,非沪籍少年儿童享受义务教育也要办理居住证,由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简单地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上  相似文献   

4.
《上海教育》2014,(3):6-7
本刊讯 12月31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2014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对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明确要求: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根据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增长的趋势,做好教育资源配置工作;坚持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合理调整中小学校对口招生范围,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享有义务教育的权益:公办初中可采取小学划片对口、居住地段对口或“电脑派位”等方式招收学生。  相似文献   

5.
地方     
《教育》2014,(1)
正陕西: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陕西省教育厅日前就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出台意见,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均衡编班,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不得将外语、奥数等各种竞赛、等级考试成绩作为入学条件。陕西省教育厅要求严格规范办学行为。普通高中应严格执行招生计划和择校生"三限"政策,严禁提前私自组织招生考试、随意扩大招生计划、擅自提高择校生比例、转让交换招生指标、强挖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等行为。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小学不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高中不超过8小时。严禁学校以各种名义占用节假日、双休日、  相似文献   

6.
省外动态     
正·北京小升初取消"共建招生"北京市教委日前公布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明确将取消"共建招生"方式。据介绍,从2014年起,北京将建立全市统一的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并对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实行计划管理。幼升小和小升初学生均须在系统进行信  相似文献   

7.
“小升初”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虽然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不断得到规范,“小升初”招生入学工作基本遵循了“免试、就近”原则.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地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义务教育择校问题,这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引发了公众对教育公平的质疑。1月26日,教育部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从合理划定招生范围、有序确定入学对象、规范办理入学手续、全面实行阳光招生、逐步减少特长招生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强调要通过大力推进均衡发展、试行学区化办学、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引导,从而为“小升初”工作提供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8.
据《光明日报》2019年04月03日第02版报道:近期,北京市教委正式公布2019年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政策明确,今年将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释放的优质学位全部用于派位入学。纵观各地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取消特长生招生已成为这两年的热点。各地相继关闭“特长生通道”,来自于教育主管部门的制度安排。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强调招生规范。教育部要求,继续压缩义务教育学校特长生招生规模,至2020年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  相似文献   

9.
10月11日,长春市教育局召开会议,发布2013年中小学招生基本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不得与各种等级考试挂钩2013年我市中小学招生时间为5月1日至6月30日,各中小学的招生工作必须按照市教育局统一规定的时间进行。招生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科学合理划分学区,确保区域内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有明确的公办义务教育学位。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学校不得采取任何形式的考试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全国、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山西省教育厅就做好2020年全省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下发通知。  相似文献   

11.
教育月览     
《生活教育》2010,(12):87-88
10招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 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等7部门近日下发《关于2010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为着力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提出10大措施:规范招生入学秩序;完善招生入学政策;加快薄弱学校建设,合理配置师资力量;  相似文献   

12.
近日,广东省政府公布了《关于推进广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禁止公办小学、初中学校"择校"行为和进行小学升初中选拔性招生,也不得擅自设立  相似文献   

13.
近日,省教育厅下发2004年全省中小学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各教育阶段招生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全省中小学招生工作。通知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继续执行“划片、就近、免试入学”的规定。初中招生按照“划片、就近、小学毕业即免试入学”的原则进行。具体工作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一些地方由于学校布局和人口分布等特殊原因,需要全市统筹的,可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指导。初中学校(包括社会力量办学和改制学校)不得提前单独招生,不得擅自扩大招生范围,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选拔性的书面考试。国家和省备案的外国语学校,确需提前单独招生的,必须经…  相似文献   

14.
教育资讯     
我省“十项铁律”规范中小学办学本刊讯(记者董志伟)2006年中小学招生之际,省教育厅要求各地严格遵守“十项铁律”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严格规范中小学招生秩序。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要严格按照“划片、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招收新生,不得招收“择校生”;除外国语学校经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初中招生时可以进行必要的外语口语测试外,其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包括公办、民办和公办中小学举办的按民办机制运行的改制学校)一律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测试或变相考试(含分班、插班考试),…  相似文献   

15.
赵博 《湖南教育》2022,(1):38-39
<正>早在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强调各地要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管理,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对教育行业而言,也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里,《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等多项政策相继出台,  相似文献   

16.
近日,广东省政府公布了《关于推进广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禁止公办小学、初中学校“择校”行为和进行小学升初中选拔性招生,也不得擅设重点班、实验班。  相似文献   

17.
瞿方业 《甘肃教育》2012,(19):14-15
教育部网站公布的秋季开学"监管令"共有30条:治理"小学化"倾向;针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通知要求不得采取任何形式的考试、考核、测试选拔学生,禁止举办与入学挂钩的培训班。严禁地方政府、有关单位和学校以任何名义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据新华社)开学时节发"监管令",已是  相似文献   

18.
田雅婷 《教育》2012,(11):36-37
8月21日,北京市教委决定采取措施坚决治理奥数成绩与升学挂钩的现象。市教委将会加大源头治理力度,要求任何学校不得在日常教学过程和考试评价中涉及与奥赛相关的内容,把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不得超出中小学教学内容范围,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入学办法,坚持不懈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同时会同工商等部门依法对以举办各种奥数竞赛和培训为名进行虚假宣传、误导家长、扰乱学校正常招生入学秩序的行为进行治理和查处。  相似文献   

19.
信息快递     
《教育科学论坛》2012,(1):79-80
数字●西安推中小学减负举措28条竞赛成绩不作入学条件西安市教育局近日公布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28条要求,力争用3—5年取得明显效果。这些要求除了重申此前的"减负"政策,还提出了一些新规定。其中要求竞赛成绩不作入学条件,学校要听取学生和家长对教师落实"减负"的意见和建议等。  相似文献   

20.
涂皓 《教育》2012,(31):36-37
8月21日,北京市教委决定采取措施坚决治理奥数成绩与升学挂钩的现象。市教委将会加大源头治理力度,要求任何学校不得在日常教学过程和考试评价中涉及与奥赛相关的内容,把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不得超出中小学教学内容范围,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入学办法,坚持不懈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同时会同工商等部门依法对以举办各种奥数竞赛和培训为名进行虚假宣传、误导家长、扰乱学校正常招生入学秩序的行为进行治理和查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