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酉山房是明代著名学者胡应麟的藏书之所,其位置位于今浙江兰溪的胡家巷,西起和平路中段,东至人民北路一带。据清光绪《兰溪县志》卷八古迹记载:“此房旁有古树六,高接云汉,俯蔽池塘,夏日浓阴绿缛,暑气不侵”,可见当时确是藏书治学的理想之处。但二酉山房在胡应麟去世后,因三子幼小,学业无成,丰富的藏书也散落殆尽,  相似文献   

2.
吕斌 《图书馆杂志》2008,27(3):77-79
"二酉山房"是明代著名学者、藏书家胡应麟的藏书楼和读书治学之处.就其藏书数量而言,一直以来,学者们都疏于考证.学术界普遍接受的胡应麟藏书"四万二千三百八十四卷"之说,仅反映了胡氏三十六岁之前的藏书情况,而"二酉山房六万卷"则更接近胡氏最终藏书之数.由此也暴露出学术界在文献史料使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二酉山房"与胡应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浙江藏书家胡应麟是一位值得后人景仰的学者。他毕一生心力 ,倾尽家产建起了著名的藏书楼“二酉山房” ,他以其执拗的兢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在古代文化史上留下了重要的篇章。本文拟重点探讨胡应麟之求书成就以求教于方家。1 生平简介胡应麟字元瑞 ,后改字明瑞 ,号石单生 ,又号少室山人 ,浙江兰溪人。生于明嘉靖三十年 (1551年 ) ,卒于万历三十年 (16 0 2年 )。应麟少时聪慧 ,幼年即能作诗。成年以后更是博览群书 ,并以诗文见长。万历三年中举 ,可惜此后因时运不济 ,科举之路再也没什么成就。从此更专心于求书、读书、著述之中 …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1983,(2)
二酉藏书洞在沅陵县西三十里的二酉山上。二西山,并非古人说的大酉、小酉二山,二酉山是一座山。因发源于四川酉阳县的酉江和湖南古丈县的酉溪在此山脚下汇合,故名二酉山。站在二酉山对面的沅凤公路上远看,巍峨雄峻的二酉山,临河的一面仿佛被刀砍下了一半,形成数千丈的悬崖峭壁,二酉藏书洞就在峭壁上,犹如峭壁张开的巨口。沿着历代游人凿下的兽道鸟径,攀爬而上,接近洞口四五米处的长方形台阶上,立有四块1米多高的大石碑,上书  相似文献   

5.
赵晨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141-146
[目的/意义]《玉函山房藏书簿录》是清代文献学家马国翰的私人藏书目,其分类具有独到之处,本文意在探讨其特色与形成这种特色的原因。[方法/过程]将《玉函山房藏书簿录》的四个部类分别与《经义考》、《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以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公私书目进行比较,以明确其特色。[结果/结论]《玉函山房藏书簿录》的设类体现出守旧与创新的结合,经编诸类目既借鉴《经义考》,又吸收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创新之处,史编、子编则相对保守,在分类设置上墨守旧规。通过对《玉函山房藏书簿录》分类设置的探讨,明晰其兼具保守性和创新性的鲜明特点,也因为这种特点,《玉函山房藏书簿录》的类目设置和书籍归类也存在一些不当之处。尽管如此,《玉函山房藏书簿录》作为一部私人藏书目,也是具有独特价值的。  相似文献   

6.
"学富五车,书通二酉"这对成语,同,"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一样,都是人们用于称赞某人读书多,藏书多,博览群书,学识渊博的形容词.档案人喜欢寻根究底,那么,"二酉"是指什么呢?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湘东郡>载:"小酉山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  相似文献   

7.
结合宋代的出版、藏书状况,分析了苏轼的《李氏山房藏书记》一文,介绍了李常的生平和苏、李二人的交往,重点论述了几个与古代藏书相关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胡应麟是明朝中后期的著名学者。他酷爱藏书,以一介布衣散尽家财,通过多种途径收藏图书,其聚书达4万余册。为妥善保管图书,他还专门建立藏书室。胡应麟认为藏书当以“用”为目的,他本人也身体力行,用功甚勤,为一著述型藏书家,一生笔耕不辍,在文学、史学等领域取得很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私家藏书史上,抗英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藏书事迹后人知之不多,从目前已经发掘出来的资料看,林则徐也是清末福建一位较有影响的藏书家。后人林尊彝说他的“藏书虽未见宏富,然所藏皆有用之书也”有《云左山房书目》可证。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玉函山房藏书簿录》的版本著录形式、马国翰藏书的版本特点以及藏书中的精品,对研究清代刻书与私人藏书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胡应麟致力于从学术源流及书籍制作技术发展的角度考察历代藏书聚散兴废的历史现象,充分认识到了社会政治环境对公私藏书活动的显著影响,他独特而深刻的藏书思想对后世藏书家及藏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著名藏书家敬业精神及学术成就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研究和了解我国历代的藏书家,是我国学术史、文化史以及文明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历史上有名可查的藏书家就有万人之多.由于我国封建文化历史的特殊性,我们一般将藏书事业分为"官藏"和"私藏".考证、探讨了王世贞、胡应麟和朱彝尊三位在我国藏书史上留下过辉煌一页的私家之藏的藏书家.他们嗜书、爱书,为求书而终身奔波,并作出了很大的牺牲,他们充分利用藏书进行精心研读,学术造诣深厚.对于他们,清末学者叶昌炽曾有诗赞誉,其诗刻画了三位藏书家的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13.
庐山北濒长江,南临鄱阳湖,山峦叠嶂,不仅奇峰秀岭,而且,书香浓郁,是我国不可多得的藏书佳地.庐山"李氏山房"面向社会开放,是公共图书馆的先锋.东林寺所藏经书,名噪一时,为佛经收藏重要基地.简寂观中的道藏阁,遍藏天下道书.白鹿洞书院的云章阁、御书阁更是不可一世,盛传天下.  相似文献   

14.
胡应麟对古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胡应麟其人 胡应麟(1551~1602),字元瑞,后更字明瑞,号少室山人,别号石羊生,浙江兰溪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文献学家.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先祖胡瑷是宋代学者和教育家;外祖父宋震亦是饱学之士,有雪溪堂,聚书其中;父亲胡禧也是学者,有著作行世;母亲通晓诸子百家、稗官小说、传奇词曲等.  相似文献   

15.
"才气宏阔"的出版家沈知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知方(1882~1939),原名芝芳,浙江绍兴人.祖上是藏书世家,他曾自述"家本世儒;有声士林:先世鸣野山房所藏,在嘉道间已流誉东南;而霞西公三昆季,藏书之富,尤冠吾越".不过这个殷实的藏书之家到沈知方的父亲那一代早已衰落,仅有薄田数亩,沈父以摆书摊为生,沈知方少年时就被父亲送到绍兴奎照楼书坊当学徒,这应该就是他所说的"余早岁治商,不暇问学".  相似文献   

16.
读书与藏书     
按照古人的划分,藏书与读书是不同的。胡应麟论藏书家有二等:“列架连窗,牙标锦轴,务为观美,触手如新,好事家类也;枧席经史,沉湎箱,却扫闭关,鱼岁月,鉴赏家类也”。但是在实际上,前者说的就是藏书,而后者说的就是读书。后来洪亮吉广其意,将它扩充为考订、收藏、鉴赏、掠贩四种,但是依然不如只说藏书与读书来得明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堪称“世界上最早的民间图书馆”二酉古藏书洞的成因及其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发展所作出的特殊贡献作了比较全面的探析。  相似文献   

18.
清代是我国古代藏书事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全国地涌现了大量的藏书家和藏书楼。本文介绍了醴陵市私人藏书家吴德襄和他的“石筍山房”藏书楼。  相似文献   

19.
熊大庆  夏曙霞 《图书馆》2007,(3):127-127,73
清代是我国古代藏书事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全国地涌现了大量的藏书家和藏书楼。本文介绍了醴陵市私人藏书家吴德襄和他的“石笱山房”藏书楼。  相似文献   

20.
徐雁 《图书馆杂志》2005,24(11):89-90
这是全祖望去世百余年之后,叶昌炽为其双韭山房所咏藏书纪事诗,二十八个字道出了全氏“为书辛苦为书忙”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