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汉语和英语概念化形容词的方式不同,所以汉语形容词的主观性强于英语形容词的主观性。汉语和英语在表述形容词的数量特征时,采用的显量手段既存在共性,又存在差异,而汉英形容词的主观性差异对其显量手段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英汉语篇的语法衔接存在很大的不同,这一差异是英汉形合和意合的辩证体现。本文对英语的形合与汉语的意合两种不同类型的结合方式进行了分析,对英汉存在的深层次思维方式及哲学根源的差异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对中西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内容的的对比分析,总结中西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中所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以此来分析目前国际汉语教学中所存在的优点不足之处,以资对提高国际汉语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梁双新  全克林 《海外英语》2014,(17):25-27,29
该文通过对中西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内容的的对比分析,总结中西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中所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以此来分析目前国际汉语教学中所存在的优点不足之处,以资对提高国际汉语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认知视角下的语法研究发现汉语存在句有“目的物一参照物”和“参照物一目的物”两种反映人们感知世界图景的组合方式。西班牙语用“Estar”和“Hay”充任述语的句法结构来表示汉语存在句所表示的语义。像汉语存在句一样,表示存在范畴的西语句法结构的句法成分也有两种排列方式,但汉西两种语言在存在句小类上略有差别。通过用“self-pacedreading”实验设计测试以西班牙语为母语背景的墨西哥汉语习得者识别“是”、“有”等6个汉语句法结构来考察墨西哥汉语习得者的母语迁移、汉语存在句的认知模型以及正误汉语存在句识别模型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墨西哥初级汉语习得者在识别汉语的存在句时:一、西语的负迁移影响到被试对“是”字存在句宾语和述语的识别;二、被试理解汉语存在句的“目的物一参照物”,“参照物一目的物”排列序列未显示出显著差异;三、被试在理解正确的存在句和错误的存在句时.理解策略有别。  相似文献   

6.
谢茵 《文教资料》2014,(23):45-47
由于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性的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语言,它们千姿百态,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存在多方面的差异,也常常被当做是对比研究的对象。英语和汉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英语民族和汉语民族在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这就导致两者在语言结构上的不同。这些差异正是语言教学和翻译中容易犯错误的地方。本文将通过对比英汉修饰语的类型异同及英汉句子中修饰语和中心词位置的差异,探讨英汉修饰语的异同;此外,还将讨论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处理位置的差异,如何形成通顺且合乎目标语语法规则的翻译。掌握英汉修饰语的异同对于译者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英汉语篇存在人称照应依赖性以及方式、方法上的差异.在英汉翻译过程可采用省略或补充,并根据英汉语在人称照应上的差异进行灵活转换.  相似文献   

8.
赵启君 《课外阅读》2011,(7):112-112
英语族人和汉语族人在思维方式上存在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英语语篇模式和汉语语篇模式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对英语语篇模式进行理论讲解,有利于帮助学生高效的进行“顶向下”式的阅读。  相似文献   

9.
英语的书面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与汉语有很大差异,然而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忽视了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死套汉语写作模式,造成其英语作文不地道、生硬,存在着许多“汉语式英语”的现象。本文主要从英文写作时受汉语书面表达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的影响着手,分析其根源,找出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10.
英语的书面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与汉语有很大差异,然而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忽视了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死套汉语写作模式,造成其英语作文不地道、生硬,存在着许多“汉语式英语”的现象。本文主要从英文写作时受汉语书面表达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的影响着手,分析其根源,找出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英汉思维方式存在明显差异,而这种差异必然在英汉语篇上有所反映。时比分析英汉语篇之间的差异,对英语写作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向学生输入英汉语篇差异的有关知识,帮助学生用英语语篇思维模式来安排自己的文章,从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存在差异,英语多用形合,汉语多用意合。在英汉/汉英互译时,必须进行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徐牧 《考试周刊》2012,(32):25-26
由于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英汉语在语篇衔接手段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一定的差异。本文从英汉语篇衔接的基本理论出发,以指称照应、替代、省略三个英汉语篇衔接的差异为切入点对英汉语篇衔接进行了对比,认为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语言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英语和汉语存在着语义层、语用层、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语法结构、形态表现诸方面的明显差异,认真分析和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中国学生学好英语。  相似文献   

15.
孙艳 《双语学习》2007,(5M):67-67,70
英语的书面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与汉语有很大差异,然而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忽视了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死套汉语写作模式,造成其英语作文不地道、生硬,存在着许多“汉语式英语”的现象。本文主要从英文写作时受汉语书面表达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的影响着手,分析其根源,找出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16.
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各有自己的特征和习惯性表达方式。通过对英语和汉语的比较,不难发现从词组结构到句子结构都存在一定差异。笔者在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种用逆向思维方式看英汉之间差别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第一,英语和汉语的词序有差异,这主要是因为英语的表达习惯和汉语的表达习惯不同。 1.英语中并列词的词序比较讲究前后词在词义上的逻辑关系、存在先后、重要程度、作用的定义、内涵和实指与虚指等,与汉语的  相似文献   

17.
英语的物称倾向和汉语的人称倾向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本文从中西方不同的认知思维方式入手来探讨汉语人称倾向和英语物称倾向的不同表现形式,并以《儒林外史》第17回为例,进一步指出在汉译英时,译者应适当转换,以符合英语重物称和汉语重人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毛作弦 《双语学习》2007,(6M):149-150
英语的书面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与汉语有很大差异,然而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忽视了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死套汉语写作模式,造成其英语作文不地道、生硬,存在着许多“汉语式英语”的现象。本文主要从英文写作时受汉语书面表达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的影响着手,分析其根源,找出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19.
强调可以突出地表达说话者的意旨、情感、态度,可以使语言更加富有感染力,使听者或读者能更快捷、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交流的信息。汉语和韩语中都存在“语音强调”、“词语强调”与“句法强调”三种主要强调方式,但二者有同有异:其一,汉语中有而韩语中没有。汉语可以采用语气副词、范围副词进行强调,还可以使用一些固定格式进行强调,而韩语中没有这些强调方式;其二,韩语中有而汉语中没有。韩语可以通过在体词之后接助词进行强调,这是韩语中一种重要的强调方式,但汉语中没有这种强调方式;其三,汉韩语均有但二者不同。汉韩两种语言都存在语音强调、词语强调与句法强调,但是,二者在两种语言的强调方式中的地位、词语的选择以及具体使用上均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20.
汉语和英语在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样的意思,说法不尽相同。因此,在将英语翻译成汉语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正确的翻译方式,英语的正反译和反正译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