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艾滋病的传统理论之一是,艾滋病病毒(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T细胞(白细胞的一种)并使其消耗殆尽。由此可以知道,艾滋病病毒对人体免疫系统有强大的攻击力。但是,艾滋病病毒是如何把这种攻击力发挥到极致的,却有不同的研究并得出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治愈艾滋病一直是人类的一种理想,这种理想在今天正在成为现实。2013年9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发布的一份报告称,艾滋病死亡数已经从2005年的230万降低到2012年的160万,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从2001年到2013年上半年已经下降了33%,降低到了230万。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毒性传播与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85%艾滋病毒感染者是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的。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毒的性传播,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预防为主。现有预防艾滋病毒性传播的技术手段主要有:由男性主动使用的安全套,适时有效的治疗以及男性包皮切除术。正在研究的新技术包括疫苗和由妇女主动使用的杀微生物剂,两者都是当前最重要的研究热点。鉴于艾滋病防治的艰巨性,目前还没有哪一种技术手段能够100%的预防艾滋病毒的性传播,所以必须多管齐下,在大力宣传教育和普及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实施适当的行为干预的同时,要使用多种技术来预防,才能把艾滋病的危害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4.
2007年,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发生显著变化,艾滋病疫情上升速度有所减缓,但性传播已经逐渐成为主要传播途径。这是新发布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年)》透露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用艾滋病毒制造抗癌药物 艾滋病病毒(HIV)能否被改造成一个对人类健康有益的生物技术工具?根据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RNA结构和反应”实验室的一个研究小组的研究,答案是肯定的。利用HIV的复制机制,研究人员成功地筛选出了一种特定的变异蛋白。他们将这种蛋白和抗癌药物一同添加到癌细胞的培养基中,结果只用了正常用药剂量的1/300就达到了抗癌效果,极大地提升了药效。  相似文献   

6.
王晓冰 《百科知识》2010,(10):13-15
艾滋病首先于1981年6月5日在美国洛杉矶5名男一男同性恋者身上发现。此后研究人员又发现,男一男同性恋者之间艾滋病传染的几率高于艾滋病的其他几种传播方式,即异性性行为、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也因此,长期以来,艾滋病防治的一个共识是,同性恋者更容易染上艾滋病。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作为一种传染病,具有危害性大的特点.有研究数据表明,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以上为15~24岁的青少年.目前还尚未研发出艾滋病的预防疫苗和有效治愈药物.目前全球卫生的重要问题,其中就包括艾滋病防治问题.大学生是艾滋病易感传播人群之一,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以及对艾滋病的重视态度对于整个社会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造者,必须对社会负责;有必要,也一定要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况且大学生相对一般人群来说,具有较高的整体综合素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对于整个社会防治艾滋病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因此,在高校开展艾滋病科普教育对国家及整个社会的防治艾滋病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学生活》2011,(7):10-11
2011年初的阴性艾滋病(以下简称为阴性艾滋病)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种被称为阴性艾滋病的神秘病毒,患者自述可通过唾液与血液传播,其感染途径与艾滋病相似。该现象已引起国家卫生部的高度关注并且在广东等6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测。  相似文献   

9.
《金秋科苑》2010,(19):13-13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9月20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拉特格斯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变异的艾滋病病毒HIV-1能够抵抗AZT(叠氮胸苷或齐多夫定,一种广泛用于治疗艾滋病的防护药物),并在原子水平揭示了变异病毒的抗药机理。  相似文献   

10.
2011年的艾滋病防治正在朝向"三个零"(零艾滋病新发感染、零歧视艾滋病、零艾滋病相关死亡)的方向发展,但是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前执行主任彼得?皮奥特认为,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乐观,祝贺科学取得的进步,但也不能高兴过头,要谨防第二天一觉醒来,又出现令人瞠目结舌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根据《独立报》进行的一项史无前例的调查,大多数参与艾滋病研究的科学家认为,现在研制艾滋病病毒(HIV)疫苗的前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悲观,一些科学家甚至承认,也许永远不可能研制出有效的艾滋病疫苗。去年年底,有望成功的一种艾滋病疫苗试验失败,此后深深的悲观情绪便在世界各地的艾滋病科研人员中蔓延开来。25年来,研发艾滋病病毒疫苗的努力不断遭受挫折,这次是最近发生的一次挫败。  相似文献   

12.
简岩 《百科知识》2011,(23):1-1
自从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现5名患者以来,30年过去了。然而,相较于十分古老的疾病如癌症(在2000多年前的木乃伊中就发现有癌细胞),艾滋病对于人类还是一种新疾病。尽管艾滋病的历史短暂,但其危害剧烈,让人“谈艾色变”。这种新疾病造成的死亡率较高,而且人类对其知之太少。  相似文献   

13.
正1"云南省防治艾滋病规模化现场流行病学和干预研究"取得成效"云南省防治艾滋病规模化现场流行病学和干预研究"课题是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中综合示范区项目课题之一。项目旨在显著提升艾滋病社区管理和防治能力,降低示范区艾滋病新发感染率和病死率,建立国家级艾滋病综合  相似文献   

14.
政府主导是防治艾滋病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党校系统在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发挥基层党校在干部教育中的组织、阵地和理论优势,加强基层党校艾滋病防治宣教的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和完善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拓展多部门合作研究等措施和途径,为提高广大基层党政领导干部艾滋病防治的能力和组织管理水平,助力全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就有了男性包皮环切手术。在埃及第六王朝(公元前2345—2181年)墓葬艺术品中就有关于男性包皮环切手术的生动画面的描述,由此可见,男性包皮环切是人类最古老最普通的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6.
北京时间1月21日消息,一种简便、精确而且廉价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修剪技术将革命性地改变遗传医学的面貌。在目前的遗传疾病治疗中,替换缺陷基因的方法极少,而且都十分昂贵和复杂。新的技术能够将修剪的DNA导入人体细胞,为遗传疾病甚至是艾滋病的治愈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可能是目前最让人类头疼的疾病了,虽然医学工作者研究出了各种疗法,比如各种药物混合的“鸡尾酒疗法”,但是依然不能有效地攻克艾滋病。现在,科学家开始考虑用酸奶对付艾滋病了。酸奶中有一种叫做乳酸球菌的细菌,它能够制造乳酸,而且对人体无害,因此经常被人们用来制造奶酪和酸奶。利用基因技术,美国的研究者对乳酸球菌进行了基因改造,使它能够产生一种药物。当这种药物的分子与艾滋病病毒相遇的时候,会与艾滋病病毒上的糖类成分结合在一起,使艾滋病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丧失,艾滋病病毒传染的过程就被阻断了。研究人员正在研制含有这种…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这种疾病不仅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艾滋病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高的特点,机会性感染是艾滋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复方新诺明治疗和预防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中国人》2009,(4):128-128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一种常用于食品和化妆品中的廉价化合物,可以帮助猴子阻断猴免疫缺陷病毒(即猴子版本的艾滋病病毒)的传播。这一发现有望为人类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提供新方法。明尼苏达大学研究小组在3月5日出版的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以雌猴为对象进行的实验中发现,月桂酸单甘油酯(简称GML)可以有效帮助雌猴避免感染猴免疫缺陷病毒(SIV)。  相似文献   

20.
腾讯科技讯(悠悠/编译)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源自太空领域的最新科学技术正在帮助健身爱好者逐渐喜爱上这种新型“反重力”健身跑步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