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惜牡丹花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1、第二句中,“唯有”与“两枝”,语气肯定,数字确切,表明了什么?2、既然只有“两枝残”,诗人又为什么感到“惆怅”?3,诗人“把火看”花,寄托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慨?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4—5题。早梅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4、读全诗,说一说寒梅早发的原因是什么?5、诗人的“疑”,表明了什么?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6—8题。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  相似文献   

2.
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题。春夕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1.有人认为这首诗超过一般思乡之作,你认为本诗在表达思乡之情上有哪些特点?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2—3题。如梦令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花?3.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三、阅读下面的诗,完成4—5题。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4.《全唐诗》…  相似文献   

3.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春日五首(其一)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1.本诗属于什么抒情方式?写出了春天的什么韵味?2.本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3-4题。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注】:逾:通“愈”,更加。3.此诗表达的主要感情是什么?4.为表达主旨,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5-6题。夏意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注】:别院:正院旁…  相似文献   

4.
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①~③题。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①试指出两首诗的相同之处?②从风格看,两首诗各有什么特③两首诗中蝉的形象与诗人各世有哪些相似之处?其尾联分别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①~②题。沙丘城下寄杜甫李白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天末…  相似文献   

5.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寻陆鸿渐不遇(僧)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靠近外城1、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品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刻画这一形象的?2、请简要分析“欲去问西家”一句中诗人“欲去”的原因是什么。“欲去”还“问”,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3—4题。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3、诗的前两句使用了叠字,试说明“丁丁”、“漫漫”二词在句中的作…  相似文献   

6.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1.诗中紧扣“谪居”二字写的是哪几句?2.颔联和颈联所描绘的画面动静互映、大小结合,请试作分析。3.怎样理解结句“暂时分手莫踌躇”?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4-5题。秋下荆门李白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4.请就“霜落荆门江树空”中的“空”字作点赏析。5.请联系所学过的李白的有关诗句,谈一下自己对…  相似文献   

7.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诗的题目是“征人怨”,即征战将士的怨恨。全诗未着一个“怨”字,但怨恨之情丰富深沉。请简要说明“征人怨”表现在哪些方面?2.请举例赏析本诗运用了哪些写法?有什么妙处?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赠孟浩然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①,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②,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彼此揖清芬③。[注]①弃轩冕:不求官职。②中圣:中音zhong,指喝醉了酒。③清芬:清美芬芳之德。1.这首诗首联以一“爱”字…  相似文献   

8.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相似文献   

9.
读20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新晴宋·刘赦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1.这首宋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找出诗中富有季节特征的所有景物。2.诗中第三、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面对诗中此景,想像一下诗人可能怀有的心情是怎样的?结合诗中的词语试做分析。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赠李儋唐·韦应物丝桐本异质,音响合自然。吾观造化意,二物相因缘。误触龙凤啸,静闻寒夜泉。心神自安宅①,烦虑顿可捐。阿因知久要②,丝白漆亦坚。[注]①安宅:指听琴后心神宁静无虑。②久要:平时的期待约定。…  相似文献   

10.
先请看2010年~2013年四年高考安徽语文卷中四首诗八小题。一、2010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岁暮①【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8.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  相似文献   

11.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夔州歌十绝句之一杜甫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1.第三句中,“客愁”的“愁”指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戈满地”为什么会给“客愁”产生一个“破”的作用?诗人这样写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3—4题。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3.“初”、“惊”二字极其传神,试析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两句写春雪飞花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主要表达了…  相似文献   

12.
一、阅读李白的两首诗完成1-2题。越中怀古越王勾践破吴归,将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惟有鹧鸪飞。苏台览古①旧苑荒台杨柳折,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唯有西江月,②曾照吴王宫里人。[注]①苏台:既姑苏台,吴王夫差与西施行乐之处。故址在今江苏苏州姑苏山。②西江:指长江。1.这两首诗都使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______。2.这两首诗都是怀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表现手法上有相同之处,但具体表现时,侧重点又有很大不同,请作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①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  相似文献   

13.
十四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春日登楼怀归①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②,沉思忽自惊。[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1)请  相似文献   

14.
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3题。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阳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l、说说这首诗是按什么顺序来写景的?颔联在写景角度上有什么特色?2、颈联写竹,写花都突出了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什么性格?3、尾联即景生情,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4-6题。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4、首联伊始,诗人便发议论,你能从这一…  相似文献   

15.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 ,完成 1- 2题。读《山海经》陶渊明精卫衔微木 ,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 ,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 ,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 ,良辰讵可待。1.这首诗被鲁迅先生评为“金刚怒目”式的作品 ,请结合全诗的思想内容诠释鲁迅先生的这一评价。答 :                         。2 .这首诗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答 :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 ,完成 3- 4题。山 中王 勃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3.首句中的“滞”字 ,用…  相似文献   

16.
一.典题展示(2011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题目。琅琊溪[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7.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诗后问题。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注]雉(gòu):野鸡鸣叫。②式微:《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1)从体裁上说,这是一首诗。作者王维是(时代)诗人,字,有文集《》。(2)这首诗首联中的“归”字是关键字,全诗围绕“归”共写了哪几幅图画,这几幅图画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追求?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1)-(2)两道…  相似文献   

18.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 ,完成 1- 3题。野 望王 绩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1.解释下列词语 :欲何依 :秋色 :犊 :2 .谈谈你对颔联的理解。3.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 ,完成 4- 7题。湖口望庐山瀑布张九龄万丈红泉落 ,迢迢半紫气。奔浪下杂树 ,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 ,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 ,空水共氤氲。4 .注音 :霓 (   )氤氲 (   )5 .诗中“红泉”指什么 ?为何是红色 ?6 .本诗使用多种修辞手法。试在下列修辞手法后填上相应的诗句并…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在做物理题时,经常会出错,很多时候都是跟审题有关.审题又叫做破题,即破解题意.审题是通过阅读、思考、分析等方面来完成的.通过审题,要了解几个方面:①题中给出什么?②题中要求什么?③题中隐含什么?④题中考查什么?⑤解题的依据是什么?下面举例谈谈如何正确把握"审题"这一环节,希望给同学们带来帮助.一、关键词语的理解所谓关键词语,指的是题中提出的一些限期性语言,或是  相似文献   

20.
一、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渡湘江杜审言秋下荆门 李白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流放途中写的,通篇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诗的前两句是_与_对比,后两句是与_对比,用“水北流”来反衬。 ②诗的第_句是全诗的中心,起_的作用。 ③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对杜甫有直接的影响。与杜审言“今春花鸟作边愁”这句诗有些近似的有杜甫《春望》中的名联: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妒鱼绘,自爱名山入刻中。 ①这首诗写于诗人第一次出川远游时,第一句是写景,同时点明_和_。 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