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待每个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既是老师也是父母,诚心关爱学生是教师的职责,用爱心开展教育教学,培养每一名学生,是小学教师最大的责任.可如何关爱每一名学生,让他们健康成长,值得我们每一名教师去思考、去探讨.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把爱的阳光洒向教室的每个角落,用百倍的耐心、爱心去关爱、呵护每个学生,才能使学生充满自信,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爱,面对他们,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要有耐心、有信心转化他们,变"后进"为"先进"。实质上,教育本身就是修身养性的过程。无论是主动地参与教育,还是被动接受教育,在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改变自己,只有那些拥有成长的自觉的改变,才能更深地体会"真实且富有力量的教育之爱"。要相信即使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相信真诚的爱、热情的鼓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3.
高尔基说:"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用爱散播希望,用真诚对待学生"便成了我无言的承诺。  相似文献   

4.
<正>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只要真心实意地爱学生,才能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心灵。"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班主任老师如果拥有真心、爱心、耐心,他将拥有所有学生的信任和爱戴;班主任如果用"心"耕耘,就能收获喜悦。一、用"爱心"抚慰孩子的心灵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以爱为根基的情感激励,是  相似文献   

5.
作为教师来说,用力是尽职,用智是敬业,用心是境界。用真诚的爱心去感染孩子,让孩子因被爱而学会爱。教师的伟大不在于爱那些人见人爱的孩子,而在于爱那些“不可爱”但需要爱的孩子。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爱的阳光照耀每个学生,即教师要有一颗博爱之心。真爱就是无私的爱,真爱就是真诚的爱,真爱就是博爱。教师只有真爱学生,才能开启学生心灵。  相似文献   

6.
"爱心"教育是要给学生一份爱、一份尊重和理解。孩子是可爱的、淳朴的,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点,特别是有着明显个性的孩子,他们更需要教师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对于班里所谓的差生,要用宽容的胸怀去包容,用真诚的爱心去感化,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  相似文献   

7.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他们芬芳、灿烂;教师是花朵下的绿叶,平凡而谦逊。在对待孩子时,我们需要的是耐心和方法。他们需要激励,他们渴望成为老师眼里的明星,他们离不开老师的"阳光"和"雨露",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也许改变的就是孩子的一生,让我们用爱去绽放幸福之花。  相似文献   

8.
教师要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尤其要平等公正地对待"差生",要相信每"差生"都是能够教育好的.只要我们教育者多给他们一份肯定,多一份爱,让"差生"向积极方向转化是完全做得到的.  相似文献   

9.
<正>班主任的人格素养、道德修养、行事方式、工作能力等决定了班级的文化品位、发展态势。在具体管理行为中,要倾注爱与热情,调动智慧,既允许多元文化的"兼容并包",丰富班级文化内涵;又要"培本正元",实现思想的"哺育"和精神的"生成",引领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一、用真爱滋润孩子的心田我们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有爱,孩子才有蓬勃的朝气、闪光的智慧。我们要如无声的春雨般滋润孩子的心田,对待每个学生都一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而对于班主任来说,班级工作中最大的挑战则是如何处理好与"后进生"的关系.我们班主任老师要做到真心地对待自己的学生,用自己的言行去叩响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做足工作,因材施教,把握住"后进生"的心理特点.这样的话,就一定会让那些学生爱你、敬你、听你、懂你并围绕着你.真心地爱他们,会使他们在生活中,不断地体验人与人之间那种友爱、善良、公正、信任、尊重等美好的情感.从而,在他们人生成长的道路上,逐步形成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也只有做好这部分同学的工作,才能够保障整个班级健康的发展,才能使整个班级充满生机活力,才会让人感叹这样的教育是值得欣赏的,才会让我拥有无限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11.
陈光倩 《教育艺术》2007,(10):46-47
"十个手指不等长,手背手心都是肉".爱是教育的前提,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满腔热情地爱护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公正平等,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更需要获得理解和关心,更渴望得到帮助与支持.作为班主任,应以人为本,赋予爱心、诚心、耐心、恒心;以辛勤去探讨、以真诚去教导,用心灵去沟通,用道德去感召,用人格去感化,激发他们的开拓进取精神,坚定他们奋发向上的自信心,积极向先进靠拢.笔者在十多年班主任的教学实践中,对转化后进生的教育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问题学生”现状的分析.然后指出对待“问题学生”,应该要有耐心,通过不断的教育和鼓励,使学生认识到错误,并树立改正的信心和决心.然后用真诚、真爱、严格、实在来对待他们.  相似文献   

13.
关心热爱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真诚对待学生,尊重和信任他们,经常了解他们的政、甜、苦、辣,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做事、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发展,是做好"后进生"思想工作的关键.具体操作过程中,主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去关心学生.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实际行动去感化他们,增强其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14.
在班级管理中,我主要遵循“爱、夸、导、管”的四字教育原则,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爱、夸、导、管”的四字原则在班级管理中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爱自己的学生,才会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而只有这样,你才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有了爱心,学生犯错误时,你才会像对待生病的孩子一样帮他们找出“病因”,苦口婆心地劝其“吃药”,引导他们走上正途。  相似文献   

15.
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才能教育好孩子。教育根植于爱,尤其是对待智障学生,更要倾注大量的爱。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待智障学生,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大到生病住院,小到嘘寒问暖,老师都要时刻把学生装在心里,用慈母般的爱去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呵护他们的自尊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智障学生的朋友。  相似文献   

16.
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坚持"从真爱每一个孩子做起",用自己的"真爱付出"换取孩子们的"真心对待",真心对待老师、同学,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乐意"为老师"读书,真心对待数学学习. 一、表扬是最直白的爱 如今的孩子见多识广,大多数爱表现、有个性,更喜欢听到他人的夸奖.  相似文献   

17.
爱学生.对老师来说是一种要求,也是一种职业道德.爱反感自己的学生,耐心等待.真诚交流,用真诚和智慧,最终让学生化反感为好感,真心地接受老师,从而在各方面不断进步,健康成长,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令人感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真诚的力量,更看到了一个教育者的耐心和胸怀.  相似文献   

18.
李小康 《考试周刊》2011,(11):230-231
班务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只有用一颗爱心去帮助、去感染、去关爱学生,才能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也只有用耐心和爱心去对待学生,才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才能走进学生的心中。  相似文献   

19.
每一位生理、心理有缺陷的孩子,都是一位天使,他们可能某方面能力比正常孩子稍逊了一些,但有可能在其他方面他们是天才。我们绝不能歧视,态度上像对待平常孩子一样对待他们,同时还要比对待其他孩子更要有真心,有耐心,有细心,有责任心。关爱特别学生,让他们的心田多一缕阳光。为师者从不会舍弃任何一个学生。让我们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用博爱正直的胸怀灌输给学生信心和力量。这是对他们的人生负责,是对他们的家庭负责,是对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负责,更是对我们的社会、对我们的国家尽责。  相似文献   

20.
"爱是教育的总根",用爱去温暖孩子,用情去打动孩子,我们的教育才能直达孩子的心田,引导他们快乐成长.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明白了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