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乡土中国土壤上产生的现代都市,缘于自身文化的"积习",似乎总是蒙有农本主义的东西。由是规约了以都市现象与都市情感作为中心表现的海派散文的"都市性"总留有乡村文化的面影,但终究又不再属于传统乡土文学的范畴。多元的文化土壤与混合的文化心理决定了海派散文语义空间的丰富与繁杂。作为特定时代工商文化的产物以及偏重感性呈现都会文化的海派散文,可以较为明晰的考辨近现代中国乡土文化向都市文化转变的轨迹与现代都市人精神的历史。在一定的意义上,海派散文正象征了近现代中国都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鸳蝴和海派的界定历来不能达成共识,考察上海小报文化形态的衍变过程,对这类问题研究具有推进作用。鸳蝴文化和海派文化构成了近现代上海市民文化,这二者的发生发展勾勒出了上海市民文化的轨迹。鸳蝴文化起源于士大夫和市民文化的结合,经历了“由雅到俗”的过程;海派文化接续的是西方现代主义的血脉,在中国市民社会的境遇下,逐渐向“俗”定位。  相似文献   

3.
海派小品散文是二三十年代上海多元并立的文化形态中的一种 ,她的生成带有浓厚的地域因素 ,折射出了那个时代中国现代都市的社会风貌与文化特色。海派散文还因具备不同于闲适派与左翼派散文的个性 ,在现代散文领域独树一帜 ,她的兴起标志着现代市民文学的发达与文学意义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海派文化的本质是市民文化,体现出娱乐对城市高强度竞争的救赎功能。海派市民文化进入电视时代以后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而恢复海派市民文化正脉则得力于世博时代到来后上海所获得的诸多有关世博的优惠政策以及对上海城市身份的正面确认。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以及《舞林大会》,体现出了海派市民文化复兴的动向。《中国达人秀》是海派娱乐业的纪念性形态,《舞林大会》激活了世人对上海舞厅文化的记忆,周立波的海派清口系列则显示了海派市民文化的刚性力量。2002年上海获得世博会举办权,使得世界性的元素第一次以正面、积极、合乎法理的姿态再度移植到上海。新海派市民文化将在合理、健康、理性、自觉地消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融入大量本土文化的元素。世界性的美学均衡性法则已为上海城市及其市民文化带来了生机。  相似文献   

5.
周炼霞的丰富性在于,她是生活在上海的古典绘画女性,同时从事文学创作。在20世纪40年代耀眼的女作家群体中,不及张爱玲、苏青以及施济美、潘柳黛等为今人关注,但她在当时市民刊物上很受重视,反映了市民的文化需求,从中可以看到20世纪40年代海派文化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6.
上海是现代小说中最为常见的空间场域,“上海书写”则是构成现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书写上海的众多作家中,张爱玲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张爱玲出生、成长于上海,对海派文化有着高度的认同,并用文学创作丰富和发展了海派文化。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张爱玲小说中的上海意象有着不同的呈现,包括作为现代都市的上海意象、作为殖民地的上海意象、作为传统城市的上海意象。张爱玲小说中的海派文化既有多元融合的文化格局、细腻精致的生活态度,也有苍凉颓废的精神世界,而海派小说、生平经历以及沦陷区政治环境则是张爱玲小说上海意象与海派文化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自2008年底开始,周立波凭借自己独创的"海派清口"<笑侃三十年>、<笑侃大上海>和<我为财狂>在上海迅速蹿红,成为2009年上海演出市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事件,他本人也成了2009年中国娱乐休闲文化的热点人物.从海派文化的消费传统看,周立波是在用"海派清口"这种既有传统风格又融入创新意识的表演形式,通过怀旧的言说方式勾起观众的大上海主义情结,赢得观众的认同,然后再用一种娱乐的方式与社会热点、当前时政进行对接,迎合了大众的消费口味,从而扩大了其在娱乐文化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海派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分支,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海派文化在上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丰富其内容、凸显其特色、拓宽其渠道、增强其实效的价值。上海高校要把海派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搭建大学生海派文化实践和网络平台,提升高校教师海派文化素质等途径,发挥其育人功能和社会责任,进一步引领社会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学界对与上海有关的现代文学现象的研究,采取的主要文化视角是都市文化和海派文化。都市文化和海派文化视角照亮了一些文学现象,也留下了一些盲点。鉴于此,根据现代时期上海的租界语境,提出“租界文化”概念。租界文化和海派文化、都市文化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明显区别。“租界文化”概念的提出,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开创了新的维度、新的尺度、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1 契机与动因“海派”一词始于晚清同治光绪年间绘画中的“海上画派” ,因此画派风格有趋时媚俗之风 ,因而被同行中以书画陶冶性情的传统画派称之为“海派” ,此时的“海派”一词除了有点门户之见外 ,并无多大贬损之意。但发展到“海派京剧” ,其贬损意味就较明显了。盖叫天、周信芳们把烟火、大炮甚至真马真狗搬上舞台 ,文唱武打尽量追求刺激 ,以迎合上海市民的审美情趣 ,这在衷情传统戏曲的中国人眼中无疑是“野狐禅” ,“海派京剧”由此得名 ,其贬抑之意十分明显。1934年 1月 10日 ,沈从文先生在大公报上发表《论“海派”》 ,在中国文坛…  相似文献   

11.
海派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分支,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海派文化在上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丰富内容、凸显特色、拓宽渠道、增强实效的价值。上海高校要把海派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搭建大学生海派文化实践和网络平台,提升高校教师海派文化素质等途径,发挥其育人功能,进一步引领社会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2.
"海派绘画"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中的重要现象,它是在上海独特的地域环境中,在多元的移民文化与快速发展的商业经济以及西方文化的侵袭等条件下所形成的.海派绘画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并对传统文人画有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绘画题材的大众化、世俗化以及设色上的雅俗共赏.海派绘画对后世的中国画影响很大,它在中国画的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成为现代中国画的起点.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人们对海派文学存在着种种认识误区,或批评其商业化写作的泛滥,或指斥其性爱叙事的不伦。韩冷以女性的敏锐触觉,运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和方法重新审视中国现代海派小说性爱叙事,阐发了海派小说性爱叙事背后所隐藏的现代性内涵。在《现代性内涵的冲突:海派小说性爱叙事》一书中,作者站在文学、美学、社会学、性别学、人类学、历史学、心理学、医学、性科学等现代学科的肩膀上进行宏观研究,力图还原久被遮蔽的现代文化语境,重新描绘中国现代文学历史地图中的海派格局。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上海都市文化市场体制的形成使海派作家的社会角色、文学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并使其小说具有明显的商业化写作特征  相似文献   

15.
海派小说雅俗互动态势的形成与上海作为西方各国的租界,全面移植了资本主义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在上海的现代消费文化环境中,海派小说有着明显的商业化写作色彩,这是海派小说通俗性与世俗性品格获得的根本原因。同时,上海这座城市所体现出的现代性又使海派小说超越了俗性特征,与世界新潮携手,攀上了先锋文学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杨光 《现代教学》2015,(Z1):114-115
上海港码头号子是上海地区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是自上海开埠以来,在浦江两岸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一种劳动号子,并以其独有的魅力呈现在我们面前。上海港码头号子作为上海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蕴涵着上海文化的重要元素,从一个独特的角度体现着上海历史文脉和发展轨迹。我认为:通过上海港码头号子文化进课堂的实践研究,可以帮助学生们领略和了解上海丰厚的乡土音乐文化,增强对海派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也会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感受沪语民歌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  相似文献   

17.
"上海故事汇"是近期在上海兴起的一项群众文化活动,渐渐赢得了沪上观众的青睐。故事汇运作成熟,表演机制独特。主持人作为主导,独挑大梁。故事家们用沪语讲述幽默滑稽故事,贴近市民生活。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故事本身的内容围绕海派文化和都市传奇,迎合市民心理。因此这一本土民间文艺形态得以成功。  相似文献   

18.
散文的风格多样性有一个重要源泉,那就是各有不同的地方文化。各有不同的地方文化孕育出了各有不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表达方式、表达语态,从而使文章呈现出不同的风貌。而地方文化最成熟的代表,便是代表了北京的京派文化和代表了上海的海派文化。即如此篇来说,便有京派文化的风味。  相似文献   

19.
散文的风格多样性有一个重要源泉,那就是各有不同的地方文化。各有不同的地方文化孕育出了各有不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表达方式、表达语态,从而使文章呈现出不同的风貌。而地方文化最成熟的代表,便是代表了北京的京派文化和代表了上海的海派文化。即如此篇来说,便有京派文化的风味。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上海文化与海外文化的介入,南通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种新的文化特色鲜明地形成,这一特色就是海派风神。海派风神在南通绘画文化、京剧文化、电影文化、建筑文化以及生活方式中都有着浓郁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