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流动科普是补齐基层科普短板、促进科普公平普惠的重要形式和手段,经过多年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以基础科学为主的资源内容已难以满足基层公众的实际需求,资源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现代科技馆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强调要深化科普资源供给侧改革,创新科普内容、形式和手段,建立流动科普资源库,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中国科技馆提前布局流动科普资源主题化、模块化开发,已初步形成流动科普资源库,并进行了实践,积累了经验,为下一步做好精准化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关于供给侧改革和《现代科技馆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 年)》中关于强化全国科技馆联动共享的重点任务,在“十四五”时期推进实施全国科技馆联动计划以“连接·共享·服务”为理念,重点通过资源连接、活动连接和智慧连接,促进全国科技馆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探索全国科技馆联动的发展模式,提升科技馆行业公共科普服务能力,助力现代科技馆体系创新升级。  相似文献   

3.
自2011年诞生以来,中国流动科技馆以流动巡回展出的方式,将展览资源送到尚未建设科技馆的县域地区,有效补齐了基层科普短板,极大地促进了科普资源的公平和普惠。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以基础科学为主的资源内容已难以满足基层公众的实际需求。剖析流动馆小型主题式科普展览的主要特点,以“生态环境”主题展览为例,从背景调研、目标聚焦、主题凝练、内容策划、展览布局等方面入手,梳理该类展览的策展方法,可以为今后流动馆小型主题式科普展览的策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集群管理模式下的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当前网络环境较好的地区图书馆集群建设为例,将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纳入区域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数字图书馆体系建设之中,拓宽资源共享视野,确立信息资源、设备资源、人力资源等多资源共享思想,以较少的投入争取最大的服务成效和整体效益,通过研发和应用新一代集群管理系统,解决了基层图书馆少资源、缺人才、弱管理的现实问题,促进了共享工程向基层的延伸和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构建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大背景下,广西科技馆结合独特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等因素,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积极带动地方科技馆的建设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实体科技馆、数字科技馆、流动科技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等具有广西特点的“四位一体”科普教育模式——即是指统筹“四位”科普平台的建设与发展,以提高科技馆科普教育服务能力为“一体”核心,积极组织开展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和公众普惠率的特色科普品牌活动,辐射带动基层公共科普设施和其它社会机构科普工作的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广西特点的现代科技馆体系。  相似文献   

6.
基于云计算技术提出的国家数字图书馆基层服务云,旨在实现服务云内各级数字图书馆之间的资源与服务的共建共享,为读者提供一个资源丰富、获取便捷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云。分别从硬件资源的云共享、数字资源的云建设、业务系统的云服务、信息资源的云服务四个方面分析了国家数字图书馆基层服务云的服务方式,并给出了基层服务云的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7.
开发科研仪器与设施的科普功能,合理利用相关物资与设施,对于加快新时期我国科普资源建设,增强国 家科普能力,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在对我国科普资源建设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 主要问题及原因。从制定政策、投入保障、明晰各方责任、促进旅游科普功能开发、开展绩效考核等方面提出拓展和 丰富我国科普资源的主要途径。 及高效合理使用对于提高科技发展水平,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和发 展,推动了科技资源的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促进了开放共享水平的提高。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工作的进展,分析了平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阐述了新时期进一步加强科技平台工作的重要意义,研究提出 应围绕管好用好国家科技资源、加强科技资源全链条管理和分级分类管理等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依托各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文化创新工程。做为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的省图书馆,必须强化创新思维,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省共享工程信息资源建设、基层支中心及乡村服务网点的设施建设、传输技术平台建设;带动全省共享工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创新全省"公共文化传播体系"。黑龙江省共享工程在建设中进行了一些创新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从资源建设、网络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管理和服务群众等方面对四川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资源建设是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核心,网络建设是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基础,科学管理是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保证,队伍建设是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关键,服务群众是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目的。充分体现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提升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也展现了四川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张军 《图书馆界》2023,(1):76-80
在概述数字医疗时代公共图书馆老年人健康科普阅读推广服务的基础上,探究数字医疗时代公共图书馆老年人健康科普阅读推广服务开展的必要性,分析当前公共图书馆老年人健康科普阅读推广服务面临的困境,从打造完善的健康科普阅读资源数字共享体系、建立科学的健康科普阅读推广数字服务平台、开展种类丰富的健康科普阅读推广服务活动3个维度提出公共图书馆老年人健康科普阅读推广服务策略,旨在促进数字医疗时代公共图书馆老年人健康科普阅读推广服务工作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1.
以广西科技馆开展的科普教育活动为例,分析通过资源联动、整合、再塑是如何提升科技馆活动的品牌价值和公众吸引力,从社会化多元联动促进品牌增值、引入市场机制优化基层科普资源配置、嵌入公众社会生活并营造科技馆文化等角度推动科技馆科普教育活动的创新和发展,提出建立联动共享资源平台的新路径,以促进科技馆活动价值延伸,形成良好的科普生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持续增加科技投入,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技成就。但以科技馆、科技 类博物馆为代表的科普资源短缺,西部地区、特别是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基础设施匮乏,国家科普能力仍较 为薄弱,难以满足公众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科普能力发展现状,就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创新科学技术和普及科学技术是科技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科学传播已成为普及科学技术的主要形式和重要内容。科学传播对于向公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和方法,引导公众支持科技,参与创新具有重要作用。新时期的科学传播正面临看公众科普需求迅速变化和传播形式不断创新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的科学传播方式对公众的影响力和效果呈下降趋势,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势必引发科学传播方式的变革。只有及时适应公众科学技术普及需求变化,加快创新科学传播方式,才能不断提高科学传播效果,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创新科学技术与普及科学技术的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期刊服务浙江区域创新资源科普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海鹰  田甜 《编辑学报》2018,30(1):13-16
在文化产业改革和互联网影响的背景下,科技期刊如何利用区域创新资源开展科普活动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现阶段,科技期刊跟区域创新资源和科普的融合存在问题.如果能够完善三者间的融合,不论是对科技期刊本身还是对区域创新资源和科普宣传都有积极的提升作用.结合浙江省在区域创新资源环境下科技期刊做出的有关科普化探索,分析三者间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为研究科技期刊如何利用区域创新资源开展科普活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加强科技平台工作 推进科技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仪器设施、科学数据和信息、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等科技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其数量、质量 及高效合理使用对于提高科技发展水平,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和发 展,推动了科技资源的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促进了开放共享水平的提高。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工作的进展,分析了平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阐述了新时期进一步加强科技平台工作的重要意义,研究提出 应围绕管好用好国家科技资源、加强科技资源全链条管理和分级分类管理等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未来图书馆将会发展成为一种网络运行的数字化、虚拟化、可移动、智慧服务的新形态,其资源全面融合、无缝链接;图书馆的职能也不仅仅是进行文献服务,将会扩展到服务于国家战略。图书馆的五大重要使命包括:辅助科技创新,提升全民文化素质,传承历史文化,推动科学普及,引领学科发展。未来图书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掌握新资源环境下图书馆学理论、技术与方法,注重图书馆资源建构与组织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科馆员使命感和能力的培育,提高大数据环境下资源获取能力和分析能力,把在图书馆实习当作必修课程。  相似文献   

17.
农村中学科技馆公益项目实施10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果,已成为科技馆体系服务基层的中坚力量之一,同时也遇到诸多发展困境。本文以调研数据为依托,系统分析该项目的建设情况,从新时代项目发展的新趋势出发,尝试提出精准建设、资源开发、活动联动、标准研究、巡展开放、教师培育、多方共建等新举措,为谋划项目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