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一个人的青少年时代对其一生都有重大影响。一代伟人毛泽东何以成就为伟人,这跟他的青少年时代生活尤其是读书生活有着什么样的关联?这是一个令人着迷的问题。李锐的这本《30岁以前的毛泽东》对毛泽东早年的读书生活有详细地描述,是一本研究毛泽东的必读书。当然,从一个中学语文老师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提供一个学生读书的独特案例。李锐于书中所介绍的毛泽东,  相似文献   

2.
<正>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一个人的青少年时代对其一生都有重大影响。一代伟人毛泽东何以成就为伟人,这跟他的青少年时代生活尤其是读书生活有着什么样的关联?这是一个令人着迷的问题。李锐的这本《30岁以前的毛泽东》对毛泽东早年的读书生活有详细地描述,是一本研究毛泽东的必读书。当然,从一个中学语文老师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提供一个学生读书的独特案例。李锐于书中所介绍的毛泽东,给人最为深刻的印象之一就是勤学  相似文献   

3.
我到鲁迅家     
还是在小学时代,语文课学了一篇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如同得到了一位伟人的名片。从那时起,心怀无限的崇敬,向往着伟人那充满童趣、又有着精彩故事的故乡。终于在数十年后的一个金秋季节,我步入伟人诞生之地,来到了鲁迅家乡——绍兴。  相似文献   

4.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位老师这样回答为什么选择教师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我想作伟人,可我没有独特的见解,也不才华横溢;我想作伟人的妻子.可我又无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伟人作不成,伟人的妻子也做不成,那我还是培养伟人吧。所以我做了教师。”这位老师的话在幽默中道出了自己职业的理想。作为教师,我们都有着培养有用人才的梦想,而此路却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偶像的较量     
徐丽燕 《小学语文》2008,(1):122-122
虽然我不是高诵着毛泽东语录,歌唱着“东方红,太阳升”走过来的一代,对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伟人的认识也仅止于学生时代的名篇名作,但对于他们,我的内心深处始终有着一份无法言喻的崇敬与仰慕。原以为这是一份每个人都应有的情感,然而……  相似文献   

6.
王庆君 《学子》2004,(7):25-26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所学校招聘老师,来了许多应聘者,有一位姑娘并不出众,却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曾经想做一个伟人,但没有成功,后来我又想做伟人的妻子,也已失败。但现在我想通了,我要做伟人的老师。结果她被录用了。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许你不是伟人,但你可以成为伟人的老师,多么志远的理想。21世纪是一个需要开拓、充满生机的时代,创新成为时代的主流、教育的主导。那么作为21世纪的年轻班主任我们应该具有创新的管理理念,完善的教育手段和赏识学生的心态。  相似文献   

7.
<正>《中华三伟人的故事》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伟人的一主,如同大海一般波澜壮阔,如同高山一般雄伟瑰丽这本书只是掬出了大海里的几朵浪花,只是摘下了森林中的儿片枝叶有的记述一段史实,有的写成一则故事,有的记录一次谈话……这些都是伟人们真实可信的点点滴滴。把这一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注意到了这样一本书——《1966-1976年中国百姓生活实录》,大家都知道,1966年-1976年是历史上一个混乱而疯狂的年代,那是一个我的父母经历过,却很少向我提及的年代。所以,我一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相要了解一些那个时代真实的事情。很幸运,这本书提供了这个机会。  相似文献   

9.
现实与童话     
前不久我去书店时随口问10岁的儿子要买什么书,以往他总说不知道,可这一次却有着明确的需求——郑渊洁的“十二生肖童话”,因为他从同学那儿看了这套书的其中一本,认为非常好看。书买回来,儿子一头扎入书中,十二本书五天看完。在这其中他每天都把书带到学校去,结果至少有两个同学看了后表示要用自己的压岁钱去买这套书。儿子看完这套书后,又向同学随便借了两本书,拿回家来我一看,还是郑渊洁写的。过了两天,他到邻居家串门,又向同龄的小伙伴顺便借了一本书,令我惊异的是,作者仍是郑渊洁。这使我猛然发现了一个事实:小学生们都…  相似文献   

10.
顾丽芳老师给我发来了这本书的电子文稿(部分),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一种如饮甘泉的阅读快感,使我停不下来。当初答应为这本书写序,是有些犹豫的。因为顾丽芳老师教的是小学语文,而我长期在中学任教。虽然教的都是语文,但小学语文和中学语文毕竟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多有不同,为这本书写序,我能有话可说吗?  相似文献   

11.
"望子成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愿望,但父母们是否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着孩子?那么如何营造有利于孩子成才的家庭氛围呢?现就《世界伟人的儿童时代》这本书略谈己见:一、给孩子充分的关注、耐心、尊重和信任爱因斯坦的父亲很开朗,母亲很贤惠,修养很高。爱因斯坦4岁时还不大会说话,要是有些家长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们班的孩子都迷上了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利用周二的阅读课,我也借来了这本书。书中讲述了小豆豆因为特别淘气而从原学校退学后,来到了小林校长创办的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逐渐变成了大家都喜欢的孩子。在这本书中我闻见了童年的纯真味道。  相似文献   

13.
将来的希望     
我读完了《希尔巴依茨哈》这本书,自小时候起就一直想当个医生的愿望,一下子又从心灵深处涌现了出来。希尔巴依茨哈在赤道的密林地带抢救病人,这是件多么伟大的工作啊!虽同是人,但世界上就有这样的伟人。我的奶奶因患了现代医学无法治疗的肺癌而离  相似文献   

14.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的宝贵财富;读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经说过:“我的文学功底之所以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我对书的爱不释手。”法国哲学家伏尔泰说得非常形象:“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找到了一位好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相似文献   

15.
高尔基、沈从、王秋燕,这三位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创作于不同史时期的作家,竞写出了三篇同样奇异的爱情故事;这三篇奇异的爱情故事,又都共同表达了人类对美与爱的思考;在这深沉而丰富的思考里,他们有着共同的地方,也有着不同的地方;有一点却是他们完全一致的:人类不能没有美与爱!这正是人类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6.
范仲淹一生先后两次长时间居住在应天府(商丘),正是这片热土哺育了这位伟人。他在这里创作的一些诗,在他一生的学作品中,乃至宋初坛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17.
韩震演讲 《大学生》2013,(17):58-59
正互联网时代的教学相长如今,知识的数字化和互联网改变了人们去获取知识的渠道。信息已经全球化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多样化了。我们过去买本新书都很困难。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位老师上课讲得不生动,但是他讲得挺深刻、系统,后来我到北京来读研究生,买了一本书一看特别熟悉,发现就是老师讲的。他提前买到这本书,我们见不到,他就念这本书。现在就不行了,信息化时代,老师再这样干,肯定被学生哄下台去了。现在互联网、iPad、手机都具有学习功能,知识产业和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最近看了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篇文章《一个人的网络学院教学震动了世界》,一个美国人创办了可汗学院,  相似文献   

18.
艾青玲 《青海教育》2004,(12):22-22
新的高中语文设置的基本理念是: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培养人的个性、人格,强化语文教育的人文性。高由语文第一册(人教版修订教材)在篇目的选择上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课文设置不再局限于国内,内容不再—味强调政治说教,而意在引导学生放眼世界.从不同时代的伟人身上感受伟人风范,从而培养高尚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9.
闪光的路     
不知哪位伟人曾说过,人生就象一本书,其中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标点都要由自己去书写。而人生是有为还是平庸,完全取决于自己。我也拥有一本这样的书,不过仅用十八个春秋写了短短一小章。我时常阅读它,翻来复去,欢乐、痛悔、忧伤、激动……思绪飘飞得很远很远。  相似文献   

20.
我爱读书     
看啊!有着铅印的字体、漂亮的图片,这便是书;有着优美的语句、奇妙的问题,这便是书;有着古代人的思想、现代人的遐想,这便是我最爱的书。它像老师一样伴我成长。记得五六岁的时候,我离不开的一本书是《童话故事全集》。那时,只要我拿着这本书,就会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心情也会随着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而变化,时而为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