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联解体后,自1993年起每年出版一本上年度发行的全部邮票及美术邮资封、片(彩色)目录。迄今已出版了12本。《2004 年俄罗斯邮票目录》已于最近出版。全书收录了去年发行的93枚邮票(含6枚小型张)和美术邮资封、片。此外还收录了首日邮戳图录以及2005年新邮发行计划。书后印有专题和人名索引。发行量为7000册。  相似文献   

2.
昭镛 《集邮博览》2012,(7):76-76
大部分集邮的人不会满足于只买新发行的邮票、邮资封片,总会变着法子玩一些花样,体会集邮的快乐,我也是如此。2011年《辛卯年》邮票发行时,我从集邮公司买到一本中国集邮总公司制作的《辛卯福二十四节气》邮册,里面除了大、小版兔票外,还有福字二十四节气专用个性化邮票24枚,未裁切的二十四节气纪念封24枚,每枚封左边分别印有以辛卯兔为主图的每个节气的图案,右边还预印上每个节气名称的北京纪念戳,背面印有相应节气的说明。  相似文献   

3.
《上海集邮》2006,(12):2-2
2007年邮资票品预订工作于11月17日开始办理,订完为止,至12月17日截止。2007年纪特类邮资票品的发行,实行“宏观调控,总量适度”的政策,采取“预订和零售并举”的办法。全年暂定发行纪特邮票27套、小本票2本,总售价130.60元;纪念邮资封片10套,售价20元。订户可按套、按版和按册预订。预订金全额收取,年底结算,  相似文献   

4.
2006年10月22日,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纪念邮票。在发行这套邮票的同时。还制作了一种本册,每本售价70元。其规格为290mm×210mm。在这个本册中,各印有一枚与邮票或小型张同样规格、相同版别和刷色的真票,本册中有4枚面值都是80分的邮票和6元面值的小型张。由于本册中邮票边饰图很大。有人将这种邮票称为“大邮票”。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因为“大”邮票是对应“小”邮票而言的。  相似文献   

5.
苏联是邮资封片的大国和强国。邮资封、片发行数量之多,题材、内容之丰富可能是世界之最。我国中华苏邮爱好者联谊会曾于2001年出版过一本《苏联美术邮资封目录(1953-1992)》。收录美术邮资封2万多种。此外,沈阳一邮社也曾印发过一本苏联纪念邮资明信片的目录,收录苏联自1971年至1992年发行的纪念邮资片230枚。这两本目录  相似文献   

6.
降低纪特邮票面值是近年邮政资费上调情况下的热点话题,广大集邮爱好对此呼声强烈.国家邮政局在这方面确实做了不少努力,例如2000年的纪特邮票,原计划安排的较高面值的邮票,发行时有不少都改成邮政常用的低面值,受到广大集邮爱好的赞许。2001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已经出台,全年将发行25套95枚邮票,总面值为143,10元,加上两枚小全张,总售价为156.40元。按总面值计算,95枚邮票平均每枚1.40元,如果除去其中的4枚小型张32元外,其它9l枚邮票平均不足1.22元。平心而论,2001年新邮面值安排并不高。就2001年纪特邮票面值安排和降低新邮面值问题,笔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笔者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做过一次统计,并绘制了一个“新中国发行铁路题材邮票统计表”(未载人《邮票目录》的邮资封、片、简未列入此表)。在“统计表”中收录了新中国发行的纪、特,改值、J、T、文、普、航等八大类邮票中,内容涉及铁路的邮票共69枚,所占新中国发行邮票总量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而其中同图案的邮票就占20枚,剖析如下: 1,纪7 2枚均为邮筒、交通工具及地图; 2,改1、4、8、9四套票中6枚均为火车头图; 3,改7 5枚均为五星照耀下的火车与邮递员图;  相似文献   

8.
美国每年总要发行几套与纪特邮票同图的图画邮资片(一面印有邮资,另一面是放大的邮资图案)。如2006年的《漫画超级英雄》邮票全套20种,就有相应的20种图画片。它们形成了美国邮资封片简用品的一支“主力军”。倘若去除这一类图画片,美国每年发行的邮资封片简几乎称得上是寥寥无几,与中国近年来发行品种繁多邮资封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杨波 《集邮博览》2012,(4):50-51
1974~1982年,邮电部发行了天安门邮资图系列的普通邮资信封,由于邮资图案采用了普16邮票中的天安门图案,故被集邮者称为“普16型天安门图邮资信封”,简称“普16邮资封”。按背面印的编号来分,全套共有26枚;按信封的发行日期和不同式样来分,可分为3组。邮资信封售价9分,  相似文献   

10.
《集邮博览》以增刊的形式推出的《2001年集邮年刊》,圆了集邮者呼唤多年的年鉴梦。邮票与邮品部分,是名符其实的2001年中国邮票大全,12个彩页刊登了大陆、港、澳、台2001年发行的邮票彩图和大陆2001年发行的邮资封、片邮资彩图,配发了相关文章,并以表格形式展示了大陆邮票的基本资料、防伪措施、边纸利用、  相似文献   

11.
2001年9月28日,台湾省邮政部门发行“故宫鸟谱古画(2001年版)”邮票一套4枚,编号为特428。此前,台湾曾发行过该系列的三套邮票。邮票面值、古画鸟名、印刷量分别为:5元,太平雀,  相似文献   

12.
在2000年第六期《集邮》赵涌公司售品目录中,有9枚机设面值电子邮票套票售价38元,7枚实寄封片(含9枚套票)售价55元。可是在最近赵涌公司最新的一期售品目录上,那9枚机设面值电子套票售价已经涨到1100元,7枚实寄封片(含9枚套票)售价已经涨到2500元。三年增值三四十倍!电子邮票成为  相似文献   

13.
2002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邮资封片简卷》一书,把文革剪纸图红绿邮资封编为PF3。该邮资信封发行于1970年1月21日,全套20枚,仅有2枚不带剪纸图。剪纸美术图案以时代英雄人物、政治宣传为主。这套文革邮资信封,是在社会动荡期间设计的,当时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发行计划。1969年5月9日邮电  相似文献   

14.
2011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几经调整后。最终发行30套共97枚邮票和6枚小型张,3种小本票,邮票总面值160.60元,全年售价206元。至笔者发稿时,已发完29套,只有12月与丹麦联合发行的《古代天文仪器》未发行。纵观已发行的29套纪特邮票.有不少品种可圈可点,小型张是近10余年来发行最多的一年,受到集邮者和市场的关注与追捧。在已发行的这些邮票中。有几颗新星很受集邮者乃至收藏界的关注。笔者按发行顺序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韩满琦 《集邮博览》2014,(11):56-57
正我国专用邮资封片发行始于2001年,十多年来发行了接近400种专用邮资图,也出现了不少特殊品种的专用邮资封。一、子母封所谓"子母封",是指在发行时出现一大一小两种规格邮资封,小封装在大封中。此类"子母封"有两套。一种是2007年1月1日发行的《诚信纳税》专用邮资封,一套2枚(图1、2),大封规格是C5,也就是228毫米×162毫米,小封规格为ZL,也就是230毫米×120毫米。很明显,小  相似文献   

16.
附图所示为编号5-1957的普9型拔萝卜图美术邮资封,由钟笑炉先生寄出。此封颇具特色,有3点可议论之处。 一、邮资封上贴纪41-1和纪41-3邮票各1枚,合计邮资20分,1957年8月10日从上海挂号寄广州。纪41全套分两次发行,先发行第1、3图,发行日期正是1957年8月10日。所以,这是一个以邮资封为载体的邮票发行首日封。我从资料得知,如今的开放  相似文献   

17.
《集邮博览》2008,(9):12-12
本刊讯2008年7月30日,中国邮政公布了调整后的纪、持邮票发行计划。全年共增发邮票8套,取消发行邮票3套,调整部分邮票的发行日期;同时,部分邮票的名称、枚数、面值以及版式也有相应变动。2008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调整以后,纪票14套、特票15套、附捐票1套,共30套,77枚,小型张3枚,邮票总面值111.00元,总售价168.30元。  相似文献   

18.
“文革”邮票及实寄封片,本身烙有鲜明的历史印记,近年来引起越来越多集邮爱好者的关注,其研究价值己渐渐凸现出来。这里所说的“文革”邮票及实寄封片,严格地说应该包括老纪念邮票中的纪118至纪124,“文”字邮票和“编号”邮票,1976年10月以前发行的J1至J11及T1至T9及有关它们的实寄邮品,这一时期发行的所有普通邮票及有关它们的实寄邮品和这一时期所发行的所有邮资封、片、简及它们的实寄邮品,还包括这一时期的其它各种邮政用品等。它横跨中国邮票发行史中老纪、特、“文”字、编号、JT邮票等四个历史阶段,是一个大的家族。  相似文献   

19.
大家议论     
纪念邮资封片发行应准时 纪念邮资封片发行量虽小,但供应常不及时,往往在发行首日过去很久,才能在地方邮票公司买到,首日实寄只是北京邮友才能享受的殊遇。即使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首日也常无货可供。翻阅《上海集邮》的“上海集邮简讯”,就常有“×月×日××纪念邮资封(片)发行,本市未售”这样的记载。一千多万人口的大上海如此,中小城市更可想而知。我们迫切希望邮电部发行JF、JP也能象JT票那样,发行首日即在各地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的第一枚纪念邮资封是1982年8月发行的“纳米比亚日”,第一套纪念邮资片是1984年8月发行的“中国在第23届奥运会获金质奖章纪念”。邮资封片除邮政功能外,还有很强的知识性、艺术性。邮资封片经过邮市几番大潮的洗礼和低迷的考验,已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其集藏队伍增长的速度已超出了集票张的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