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君 《文学教育(上)》2010,(14):140-140
语言的音义具有任意性,在表达春天的意思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夏”或者“冬”这个词来指示春天,那么当我们看到“夏”的时候,想到的将是现在称之为的春天。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请看:  相似文献   

2.
冬天     
如果说春可爱、夏可亲、秋可歌 ,那么 ,冬是可敬的。冬是蕴蓄生命的季节。没有冬藏 ,何来的春生、夏长、秋收 ?鲜花何以越开越灿烂 ?世界何以越来越精彩 ?冬是思考生命的季节。在经历了春的狂想、夏的浮躁、秋的失落后 ,我们的灵魂进入冬的安宁寓所。在冬的冷静中对生命的历程进行整理 ,而后重新站起 ,焕发新的生机 ,走向生命的新春。冬是最真实的季节。冬天 ,一切的繁华退去 ,大地呈现出少有的静谧与空旷 ,袒露出原始的肌肤……冬天给人以谢幕般的那种感受比寒冷本身更残酷。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此言极是。然而 ,此一春绝非彼一春。在…  相似文献   

3.
喊春天     
整个冬天,蚯蚓都呆在泥土里,觉得太气闷了,他钻出地面四下瞧了瞧:“咦,春天怎么还不来呀?哦,春天一定走得很慢,让我来喊喊它,叫它快点来。”于是,蚯蚓大声地叫了起来:“春天,春天,你快来吧!”可是春天没有回答他。蚯蚓想:“一定是我的声音太小了。”  相似文献   

4.
北国的春风     
众所周知,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性格有所不同,可有没有人注意到南北两地的春风也有着不同的性格?有!他就是林斤澜。让我们和他一起走进北国,感受北国的春风——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些名…  相似文献   

5.
谭笑 《大中专文苑》2010,(12):54-54
草色遥看的时候,春便来到了人间。 你遥看那青色或点缀或铺陈在依旧枯黄的草之间时,你便是看到了春天。 当我们对这世间的冬夏交替与春秋代序有了切身的感受时,才会觉得春天的来临是那样的悄无声息。我们从冬天里走出,遍野地去寻找春天时,春天仿佛在与我们捉迷藏,且隐藏得那么好,根本寻不到她半点儿影子。而就在我们认同了这样的春天时,一日里猛地一瞥,分明看到了春在向我们招手。  相似文献   

6.
导入语:师:同学们,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虽然现在是严寒的冬天,可是等到春风来百花开,马上就到春天了。你们喜欢春天吗?生:喜欢!师:好!今天我们就来一次“春之歌”大型专题征文赏析活动,让我们在同学们的习作中去进行一次赏春旅行吧!我们来比一比、看一看,谁写得更棒?谁把春天描写得更美?谁能成为我们百草园文学社的小作家?好吗?生:好——师:“春之歌”大型专题征文赏析活动现在开始——  相似文献   

7.
春风     
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 群莺乱飞”。这些名句是些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来是看不见的, 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  相似文献   

8.
1.导语设计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学生可能回答春、夏、冬或秋等)过去有这么一首调侃懒惰的读书人的诗:“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待到秋来冬又至收拾书包度残年。”在我们某些学生眼里,似乎一年四季都让人感到累,似乎一年四季都不那么美。(学生笑)可是,你要是用欣赏的眼光来看,你就会发现,春天充满生机和希望,夏天显得热烈而奔放,秋天成熟而稳重,冬天冷静而深沉四季都是美好的;你要是不用欣赏的眼光来看,你会觉得春天让人恹恹思睡,夏天让人烦燥不安,秋天萧瑟冷落,冬天了无生趣,四季都不…  相似文献   

9.
丁升 《地理教育》2007,(1):79-79
我国的“数九”是从“冬至日”起,向后数九个九天。第一个九天叫“一九”……最后一个九天称“九九”,一共81天。每个九天中天气的冷暖变化不同,古人凭着长期的经验,通过冬末、初春的物侯现象,让人们直观而生动地知道寒暖变化的趋势。数到第九个九天,冬天走了,春天也就来了。我  相似文献   

10.
许静豪 《红领巾》2009,(11):25-25
如果冬天不回来,那么春天是否还能算是“生命的季节”?每年春天,看着嫩芽一点一点抽发出来,一抹抹绿渐渐地在我们身边滋生的时候,我们总是欣喜得手舞足蹈。可是,如果冬天不回来,谁来庆祝春天的到来呢?  相似文献   

11.
升格后的作文,虽然用的还是升格前作文的材料,但提升了升格前作文的主旨——从警觉和忧患的角度说和谐,还提升了升格前作文的表现形式——一个完整的寓言故事。但是,升格后的作文还可再升格:应将“冬虫”作为积极预防危机的角色来写——在冬天到来之前到“地下”避开风雪,再同“夏草”和谐共处。这样就在预防显性危机(稻草人)的基础上上升到预防隐性危机(即将来临的冬天风雪)的层面。  相似文献   

12.
春天来了     
春天可真美丽!因为到了春天,“睡”了一个冬天的植物就吐枝绽叶,一展它们的丰姿了!森林苏醒啦!森林里的动物也都换上了春装:小兔子脱去“灰衣服”,换上“白衣服”;蚱蜢脱去“白衣服”,换上“绿衣服”……真是多姿多彩!小兔子说:“我们动物在春天最漂亮!”花儿反驳说:“我们植物不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吗?”真的,柳树上柳絮纷飞,桃树上繁花似锦,松柏树上更是千枝吐翠……森林这个植物王国真是莺歌燕舞、蝶舞蜂飞啊!春天不光动植物有变化,气候也与夏、秋、冬不同。雨更是不一样了!韩愈的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说的就是春雨落…  相似文献   

13.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嘿嘿,其实冬天来了,春节也就不远了。这不,你看——  相似文献   

14.
冬,一个爱开玩笑的剧作家。今天乍冷的寒风让你穿上了厚褂,嘴里还吃惊地问道:“冬天来了吗?”可明天那晴朗的天空就洒下了灿烂的阳光,空气晒得暖暖的,也没有风,你又自语道:“冬天还早着呢?”就这样,它莫名其妙地把我们拉上舞台,演绎着它自编的小闹剧,只有冬的天使——雪花——等得不耐烦,偷偷溜下凡间,人们才恍然大悟:冬天早已来临。  相似文献   

15.
春风     
正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相似文献   

16.
春风     
北京人说 :“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 ,冬天刚过去 ,夏天就来到眼前了。最激烈的意见是 :“哪里会有什么春天 ,只见起风、起风 ,成天刮土、刮土 ,眼睛也睁不开 ,桌子一天擦一百遍……”其实 ,意见里说的景象 ,不冬不夏 ,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 ,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 ,也有道理。起初 ,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 ,“暮春三月 ,江南草长 ,杂花生树 ,雏莺乱飞”这样的名句是些老窖名酒 ,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 ,风原是看不见的 ,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 ,像柳丝的飘拂 ;体贴万…  相似文献   

17.
春风     
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相似文献   

18.
感悟四季     
正我是一朵小花。冬天,外面的寒风一阵又一阵地刺到我的脸上,像一把把锋利的小刀。冬爷爷和疾风相互争抢位置,所以总是时不时变天。一会儿是寒风刺骨,一会儿又有点儿温暖的记忆,冬爷爷是不会让我们冻病的。是啊,冬天有什么坏处呢?只不过寒冷一点儿。而且,只要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又到了春天。春天会使人特别容易犯困,因为天气暖和,气候适宜,很适合睡觉。孟浩然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就是这个意思。春天万  相似文献   

19.
我们常把春节称为“过年”,这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始社会,民间就有了对“年”的不同叫法。据古书记载,唐虞时叫“载”,是万象更新的意思。夏代叫“岁”,表示新年一到春天就来了。商代叫“祀”,说明四时已尽,该到编入史册的时候了。直到周代,才  相似文献   

20.
春风     
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样的名句是些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里没有提到春风,风原是看不见、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