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不管是在唐传奇还是明代拟话本小说中,以婚恋和女性的形象为主题的小说都占了很大比例,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白行简的《李娃传》是唐代传奇体小说的经典之作。冯梦龙所编的"三言"在明代短篇小说中最具代表性。本文通过李娃与杜十娘两个女性形象的分析,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分析,试图揭示文人孤愤意识、道德责任、尚奇心理等创作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当代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晚年所著的七篇论文与两部著作为底本,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以美学批评与历史批评相结合的方法,简述陈寅恪的女性形象批评观,分析陈寅恪晚年"颂红妆"的原因,评论陈寅恪"诗史互证"的研究方法,总结其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上海大剧院大厅里的《艺术女神》画像,伴随剧院大大小小的演出已4个年头了,以致其几乎成为大剧院艺术身份的象征。然而,这张大剧院的“脸”,在历经几年风光后,即将更换。正是旅法著名画家丁绍光的这幅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艺术女神》画像,一解大剧院当年的“燃眉”之急。时至今日,朱德群先生为大剧院的新作正在进行,《艺术女神》即将完成其“迎宾”使命。《艺术女神》的三种归宿4年前,上海大剧院落成时,有人建议应在大剧院的醒目处置放相应的艺术品,这是国际上的流行做法。以传播国际艺术为己任的上海大剧院,当然不放弃任何展…  相似文献   

4.
8月下旬,一个名为《印象·北京》的女性画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展。这个展览是由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与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基金会共同举办的,展出了104位女性艺术家的国画、油画、水彩、素描、雕塑等180余件作品。该展的主旨是要唤醒人们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保护意识,展示参展女性艺术家对首都、对民族的热爱和对人类文明的景仰。该展除艺术表现的层面之外,更多了一份文化责任的意识。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长王迎春、首都博物馆副馆长姚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杨力舟及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基金…  相似文献   

5.
郭沫若抗战时期创作的历史剧,延续早期的剧作以女性为主要对象的特点。其不同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这些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上至身份高贵的王后、太妃,下至任人宰割的侍婢。第二,女性自身和他者之间存在一种对立情形。第三,女性或有明确的自我意识,或者完全被权力所同化,从而很难分辨其女性意识是否完整。总而言之,这些差异,一方面说明了作者剧作中的女性形象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也表明了由于时代和社会思潮对郭沫若的影响,女性仍然不是本位的,而是功能性的,即郭沫若剧作中所呈现的女性意识的效度仍然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6.
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女性艺术家,是女性艺术表达的思想与主流互动指标之一,往往表现当代艺坛看待女性艺术的阶段性观点,包括双年展中以突出女性艺术家作为一种性别强调的宣言或宣传。今年双年展中紧靠一起的英国、德国、法国的国家馆,各自推出一位女性艺术家,显示当下艺坛对女性艺术家和女性艺术的重视。英国、德国、法国的3位具代表性的女艺术家以3种角度看世界,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艺术研究推广中心与今日美术馆主办的2009“巨人杯”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下称“提名展”)日前举办,该展始办于2006年,迄今已是其第4届。4年来,众多艺术学子在“提名展”的学术平台上展现才华;以“提名展”为桥梁走向艺术市场;  相似文献   

8.
"女性原则"与道教的生态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女权主义的概念"女性原则"与道教的"道",与道教的贵柔原则多有契合之处。道教生态关怀以道为根本,以慈柔为原则,在生态女权主义的视角下,是一种符合女性原则的理想的生态关怀模式。  相似文献   

9.
受中国文化部委托,由武汉市人民政府和冰岛科波沃市政府共同举办、武汉博物馆和科波沃市艺术博物馆承办的《中国武汉历史文化遗产展》,9月29日下午在冰岛第二大城市科波沃市隆重开幕。本次开幕式同时也为此次冰岛共和国"中国文化节"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10.
"我醒来,手捧着大理石首级,我的手臂酸麻,却不知,将它放置何处。"伴随开篇语,2007年10月18日《现代希腊艺术的经典回忆》展于中国希腊文化年开幕之际,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展是由希腊文化部、希腊  相似文献   

11.
金爱秀 《寻根》2008,(2):18-22
中国艺术史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由于它深埋于地下,得以较好地保存,更由于它的艺术形式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因此成为研究古代社会宗教、民俗、历史文化等不可或缺的资料。这颗明珠就是汉画像。这些画像主要依附在汉代墓葬中的建筑构件——画像石、画像砖及壁画上,属于墓葬艺术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亦仙亦凡:唐传奇小说女性形象审美特征的道教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传奇小说中亦仙亦凡的女性形象的底蕴是道教,超凡脱俗、精妙绝伦的美貌与道教的尊崇女性、神仙观念相联系,识见卓越的女性反映出道教对女性才华与作用的重视,道教诡谲的奇行异术成为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唐传奇小说中女性形象与正统的道德伦理相符合的色彩,则显示出道教的立足现实、重视感性生活的宗教特质。  相似文献   

13.
肖伊绯 《寻根》2013,(2):65-73
在中国俗文化话语中,"母夜叉"往往用来形容凶狠彪悍的成年女子。无疑,这个词汇大多数情境下都属贬义,与中国传统女性的"贤良淑德"形成鲜明对比。《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条好汉中仅有的三名女性之一——"母夜叉"孙二娘,就以开黑店、劫杀商客、做人肉包子等凶悍行径而为人们所熟知。  相似文献   

14.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5-95
《2007年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日前在歌华艺术馆和墙美术馆分主题分场次展出,该展汇集国内当代300位艺术家的最新作品,包括装置、行为、影像、版画、油画、国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基本反映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主流倾向。该展以突出发布新锐作者为主,以公平公正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当代艺术的新生力量,从而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吕超 《世界文化》2005,(9):25-27
“织女”意象是指女性“编织”或“纺织”,它是中西文学中的重要意象之一。在中国农桑社会背景下,它起源于民间传说中的织女原型,多体现温柔、勤劳、善良的传统女性气质;在西方,它则和古希腊神话中的命运三女神以及复仇女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象征着命运、死亡和复仇,血腥色彩非常浓重。  相似文献   

16.
走进拉纳     
初入盛夏,《2004中国·比利时当代雕塑展》在比利时开幕。该展由中国《雕塑》杂志社、北京精卫文化艺术中心、比利时王国里贺塔特市拉纳雕塑艺术中心联合举办,在147位参展者中有62位系中国艺术家,共展出精美绝伦、风格各异的雕塑360件。中国驻比利时大使、比文化官员和地方官员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共同给雕塑展以高度评价。率16位艺术家参展的中国《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在其讲话中,热忱邀请比利时艺术家到中国,进行雕塑艺术交流,促进中比两国雕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004中国·比利时当代雕塑展》之所以选择比利时,与欧洲文明古老丰…  相似文献   

17.
张媛 《世界文化》2007,(5):33-34
在上世纪40年代以前,美国主流学中的黑人女性都是以一种刻板的模式出现的。南方学中最突出的黑人女性代表形象大多以保姆、情妇或混血儿出现。直到上世纪70年代,随着黑人民权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美国坛涌现出一大批才华横溢的黑人女作家,如托妮·莫里森、爱丽斯·沃克等,自此,黑人女性才开始突破单一模式,变为内心丰富多彩、有独立个性的丰满形象。这些女作家的作品不仅揭示了广大黑人在遭受种族歧视和压迫下痛苦的生活现状,还触及了更为深刻的主题,即建构本民族化,追求个性自我。迄今为止,美国黑人女性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影响力与成就甚至超过了美国黑人男性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资讯     
《西藏艺术与考古展》在东京2009年9月18日在东京上野森美术馆开幕的《西藏艺术与考古展》,于11月30日迎来第10万名幸运观众。该展作为中国文化部和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主办的中国文化节项目之一,受到广大日本观众的欢迎。4月116月14日,该展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当代艺术来说,2004年在武汉举办的《首届美术文献提名展》无疑是一次颇具前瞻性的令人难忘的艺术盛会。上世纪80年代,武汉是中国当代艺术策源地之一,先后出现"八五新潮美术运动"及《美术思潮》、《美术文  相似文献   

20.
肖瓦尔特把西方女性文学分为三个阶段:女人气阶段、女权主义阶段和女性阶段。中国现代社会和历史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注定了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阶段的顺序与西方女性文学的发展不同,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先后历经了女权主义阶段、女人气阶段和女性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