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爱在每一天     
爱自己、爱父母、爱伙伴、爱学习、爱生活,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让孩子——要在孩子心中播入爱的种子,这是每位父母都希望的。那么,如何有效地呵护、支持、培养孩子的“爱心”呢?最重要的是将爱的音符融入每一天的生活细节之中,让孩子从本身做起,爱自己、爱父母……1.爱自己。孩子怎样“爱自己”,需要父母关心吗?如果父母过早地、苛刻地要求孩子“让梨”,却没有细心指导“把关心留给自己”,孩子甚至会误认为“爱自己”是不光彩的、自私的。其实,爱自己是人的天性与真本,也是爱他人、爱人民所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之一。父母…  相似文献   

2.
关颖 《家庭教育》2011,(7):17-17
我不赞成“父母爱孩子不需要回报”的说法。父母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那么怎样才能在孩子心中播撒下关心别人、爱别人的种子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爱父母,懂得父母之爱的回报。  相似文献   

3.
一减一等于零。人生减去爱还剩下什么?土地除去永分,便成了沙漠。人生如果没有爱,不能爱生身父母,不能为父母所爱;到了妙龄不爱谁,也不被人爱;当了父母不爱孩子,也不为孩子所爰;不管看到什么,花也好,山也好,都没有爱慕之情,那么,人生该是多么枯燥乏味啊!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的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应该是生理上、心理上的健康。我邻居有一对父母,平时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也算争气,学习成绩数一数二。可有一次为了一件小事,父母说了孩子一句,孩子却受不了父母的指责而离家出走。这件事对父母的打击很大,让他们感到困惑的是:他们用情感和全部的心廊培养起来的孩子有一天却突然让父母觉得那么陌生,那么敌对,那么可怕……为什么那么爱他们,孩子还会这样呢?  相似文献   

5.
学会爱父母     
正宝宝从出生以来,一直在获取爱与关怀,如何爱他人、懂得感恩,这些是需要学习并有机会去表达的。这一期,让我们先从爱父母开始,培养孩子感恩与爱他人的好习惯吧!榜样妈咪梅梅妈妈自从有了女儿梅梅之后,梅梅妈妈对"养儿方知父母心"这句话更加深有体会。每个孩子小时候都非常可爱,而每对父母又都是那么无私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常常会忘记自己只是一味地付出,没有教会孩子爱的能力,更加没有培养孩  相似文献   

6.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包括如下的内涵。爱是教育——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也是父母爱孩子的具体体现。教育孩子必须讲究教育方法和  相似文献   

7.
葛妍 《家长》2014,(8):63-63
没有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注定会是天才,也没有一个孩子命中注定会碌碌无为。一切取决于后天的培养和教育,父母则是其中最为直接的因素。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我们很多爱的方式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特别是在孩子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我们当家长的往往比较急躁,轻则不厌其烦、苦口婆心,让孩子觉得我们唠叨,他们反而不以为意甚至不胜其烦。重则大骂,让孩子产生恐惧感,还美其名日:“这也是一种爱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孩子眼中的父母除了极个别的事例外,“世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也没有不爱父母的孩子”这句话,应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是这浓浓的亲情,使我们的世界美丽非凡,使我们的生活幸福无比。在小孩子眼中,父母是酷暑清凉的风,是寒冬温暖的火,是自己避风的港湾……随便翻翻小学生们的作文本,就可以看到许多赞美父母的文章。然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父母的看法在悄悄地改变,对父母所给的爱也不再无条件地欣然接受。父母的爱真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东西,当它缺乏时,它会比黄金甚至生命还要珍贵,所以,电影《宝莲灯》里的主人公宁可舍弃生命,也要…  相似文献   

9.
我家孩子6岁了。平时父母太忙,没有时间带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着他。我们只有周末有时间。我发现我家孩子没有小伙伴一起玩,太孤独了。平时他也不爱讲话,在家里只是看电视。怎样才能让他不那么孤独?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有句老话,“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在今天,这种愚忠愚孝的封建伦理观当然早就受到了挑战,但是,如果把这句话改成:“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我想,除掉个别的特例,基本上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中国还有句谚语,虎毒不食子,说的正是这个意思——没有父母会想去害自己的孩子,天下的父母之心,都是爱孩子、盼望着孩子好的。  相似文献   

11.
这二位父母含辛茹苦.为使儿女能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一切围绕着孩子不停地运转,而当一双儿女如愿以偿.众人称他们有福气时,他们却伤透了心,哀叹“悔不该当初啊”。为什么当初父母那么爱孩子,为孩子能成才耗尽了心血,而子女长大了却不懂得爱父母呢?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想过没有,我们该怎样做孩子? 欢迎大家踊跃来稿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2.
教育文摘     
让孩子懂得回报父母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无私到不图孩子的任何回报。然而,这种爱缺乏教育性,容易使一些孩子变得目中无人、自私,不知道关心父母。应当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需要得到精神的和物质的回报的。一旦孩子懂得回报了,父母的爱才有积极意义。那么,如何教育孩子回报父母呢?一要善于索取。累了,就让孩子端杯茶来;与孩子一同上街购物,要求孩子也帮助拎一部分东  相似文献   

13.
父母爱孩子,孩子爱父母,亲情融融,家庭和睦,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在家庭中的体现。然而在现实生话中,许多家庭却存在着单爱现象,即父母把自己的爱,单向地倾注于孩子身上,而忽视了教育孩子爱父母、尊敬长辈,结果造成孩子没有爱心,缺乏情感,自私心理严重,回报意识淡薄。据对3所小学的调查,有一多半的孩子从来没有想到过要爱父母,更不知道为什么要爱父母。纵观当今一些子女不孝  相似文献   

14.
张海艳 《黑河教育》2014,(11):84-84
正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家长批评自己的孩子,你怎么这么笨,你看别的孩子为什么学习那么好......不知道这个时候您是否想到孩子已经被您贴上一张张你感觉不到的"标签"了呢?孩子被贴上"标签"之后,会失去信心,失去自尊,失去自我价值感。其实,这些简单的话语都会伤到孩子的自尊,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自尊就是在这样的朝夕相处中,被父母毁掉的。其实父母不需要投入太多,只要平时在与孩子的聊天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并且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会欣赏并爱您的孩子。要知道您的孩子不是别人的  相似文献   

15.
《农村教育》2005,(1):98-98
让保姆、爷爷奶奶带孩子,自己不亲自照顾很多中国父母以为孩子只要身边有人看着,没有生命危险就好。其实孩子每时每刻都需要和别人交流。肌肤的接触、拥抱,关注的眼光,和他说话。孩子需要不断的交流,才会变得比较聪明,对爱有安全感。我们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没有关注的环境下长大,他们会变得怪异呆滞,缺乏爱的安全感。长大后更想要追求那童年失去却永远追不回的爱。  相似文献   

16.
新入学的低段孩子对于阅读还没有概念,不懂得怎么阅读,再加上认识的生字不多,独立阅读就更困难了。现在年轻一代父母虽然爱孩子,也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怎样指导孩子阅读,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总认为就是督促孩子阅读。这简单粗暴的阅读方式,会造成孩子对阅读的厌倦,也拉开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相似文献   

17.
《父母必读》2013,(12):24-24
每个父母都认为自己是爱孩子的,可是理解爱的合义,懂得爱的技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爱。只是,爱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问。@父母必读杂志携手@北京汇智博文特邀@午后榴莲(孙钺老师)做客@父母必读杂志微访谈。  相似文献   

18.
顾佳 《家教世界》2013,(8X):266-267
<正>每个孩子的降生一定都是父母的骄傲,是父母的心肝,是父母的期盼,是父母的希望。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否健康,是否健全,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永不停止的。所以每个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着,有的孩子乖巧懂事,有的孩子活泼可爱,有的孩子则蛮横娇气。为什么上帝创造人类还会有小孩和大人之分呢?是因为孩子的各项机能还没能达标,没处在成熟的界限内。所以孩子活泼,像只飞舞的蝴蝶;所以孩子天真,像块透明的水晶;所以孩子脆弱,像易碎的瓷娃娃;所以孩子懵懂,像支万花筒看不清花花世界。、岁,正是孩  相似文献   

19.
叶子 《家教指南》2004,(4):29-30
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十分爱孩子!可孩子却难以感受到父母之爱,缘何会这样,主要原因是什么?我认为,孩子与家长在对爱的理解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家长认为所有对孩子的管教都是对孩子的爱,因此往往不太注重方式方法;而孩子由于年龄尚小,还不能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一句话:“代沟”使然,表达示爱的方式方法不对头!那么,怎样正确地向孩子示爱?要向孩子传达爱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自己变成孩子,设身处地,身临其境,而不是总要摆出家长架子,拿足家长作风。对此,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布林莫尔学院父母中心的指导者哈丽雅特博士说,您应该准备这样一…  相似文献   

20.
我曾经在师大附中工作,给我一些在思想教育理念上的启发,即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两条信念,一条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另一条是"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我们现在的父母,我们的老师都爱学生,但是我感觉很多老师、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去爱。爱学生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学生,父母爱孩子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孩子,要相信孩子,同时要和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