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文章以那曲站1971~2000年气象资料为基础,统计分析各气象因子的气候特征,探讨其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利用国内外人体舒适度指数计算方法,分析那曲镇人体舒适度指数的变化特征,从而划分切合实际的舒适度预报等级,并提出人体感受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1984—2013年南江县气象站的气温、降水量、风速等气象资料,采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炎热指数和人体舒适度指数对光雾山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分析,划分其旅游舒适期。结果表明:4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下旬、10月下旬—11月上旬这三段时间大部人分感觉舒适,较适宜旅游;4月中旬—5月中旬、9月下旬—10月中旬这两段时间普遍人感觉舒适,最适宜旅游。游客可以选择在以上时间段对光雾山进行观光旅游。  相似文献   

3.
利用肇庆市6个气象观测站1980-2010年的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等资料,计算肇庆市地区的人体舒适度指数.结果表明:最适宜去肇庆市旅游的季节为春季,其次为秋季,最适宜的月份为4月,其次为11月,南部的旅游气候舒适度优于北部。  相似文献   

4.
用1981~2010年普洱市十个县(区)各站气象资料,分析得出舒适指数,用温湿指数(K)来衡量人体舒适度,指出舒适指数在15~20之间,多数人感到最舒适,超过25使人体感到不舒适。旅游气候的舒适性是气候要素综合对人体影响的生理感应,是影响旅游地开发和使用价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山东省旅游气候舒适度精细化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粲  曹洁  林隆超  刘焕彬  张海波 《资源科学》2013,35(12):2501-2506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ArcGIS),采用山东省1983-2012年气象站的气象常规观测资料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参照人体舒适度指数等级标准,对山东省各地区实际地形下分辨率为1km×1km的旅游舒适度进行精细化估算与评价。结果显示:①山东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分布秋冬主要受纬度效应和地形共同影响,春夏主要受海陆分布和地形共同影响;②各季代表月的分析结果表明春秋季全省绝大多数地区气候舒适,非常适宜旅游活动;冬季大部分地区舒适度等级为-1级,仍较为适宜旅游;夏季气候较适宜旅游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和山东半岛局部沿海地区;③绝大部分地区的旅游气候舒适期为8~9个月,气候舒适期较长的地区分布于山东半岛南部沿海、鲁中山区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6.
发展旅游气象服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时代,旅游业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旅游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游客更加注重旅游的安全、品质以及舒适度,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安全问题成为了游客关注的焦点,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气象信息的需求更加旺盛。本文探讨了发展旅游气象服务的必要性,对旅游气象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对如何改善旅游气象服务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人体舒适度指标是当前城市气象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但针对局部环境的人体舒适度却无法获知。针对实际需求,设计一套基于模糊算法的人体舒适度模型,应用该方案可以有效的监控小范围的人体舒适度状况。同时该方案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智能装置的处理能力较弱和存储空间较小的情况,因此该模型能够广泛的应用到各类智能装置中。  相似文献   

8.
以郑州市2017年空气质量数据及气象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颗粒污染物浓度进行统计分析,对其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究郑州市不同季节各污染物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郑州市PM2.5、PM10浓度呈现出明显的冬季高、夏季低的季节性变化规律;2)PM2.5和PM10浓度呈现出双峰型分布且峰值出现时间与交通早晚高峰时间基本重合;3)各污染物在不同季节与不同的气象要素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1961~2007年湟水河谷6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对湟水河谷霾的时空分布、环流形势和霾天气过程中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月至次年5月是霾的高发时段;霾主要发生在阻塞型、南支槽和纬向型三种环流形势;霾发生时的气象要素有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张海虹  钱建伟 《今日科苑》2009,(23):120-120
本文通过对气象预报中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常用的环境气象指数(如紫外线指数、空气污染指数等)和生活气象指数(如舒适度指数、晨练指数、交通气象指数、旅游指数等)的诠释,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上述气象指数的意义及实用性,充分地发挥气象预报对生活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地面气象探测又被称为气象要素,指的是使用目力及气象探测仪器对天气现状及大气状态的物理量进行探测。地面气象探测作为气象工作的基础,在获取气象探测资料、掌握当地的天气实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着重探讨了富裕县气象局气象探测工作中的几个要素,为做好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及天气预报等工作提供有效、准确的气象要素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7,(6)
本文结合山东省日照市气象局观测风气象要素实际,首先分析了风向、风速传感器常见故障,探讨风传感器故障维修方法,提出风向风速传感器维护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浙江海区赤潮发生前期气象因子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邓素清  汤燕冰 《科技通报》2005,21(4):386-391
本文利用2002年5~6月的赤潮纪录,及逐日的温度、气压和降水等气象要素实测资料。分析了浙江海域赤潮发生前期有关气象要素的变化特点;以及赤潮发生时,不同气象因子分布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浙江海域赤潮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在不同海区,利于赤潮发生的气象条件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7,(20)
本文利用2012—2016年的观测资料,根据最适宜于旅游的基准气候指标,通过对张家界大峡谷内负氧离子的数据分析,以及对慈利县城和张家界大峡谷内"不快指数"的计算对比,结合全年降水、日最低温度、风、日照等气象要素的特征状况,初步得出4—11月是张家界大峡谷有利游玩的适宜季节,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时节——景区之内"适宜于旅游的气温"持续时间长,降雨湿度条件好,太阳辐射少,负氧离子浓度高,有助于人体身心健康,是各界朋友观光旅行、修养度假的理想场所。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满洲里国家基准气候站的历史酸雨观测资料,结合降水量、风等地面气象要素,通过分析降水的pH值了解满洲里酸雨的出现时间变化特征和频率变化特征、酸雨出现频率等级和酸雨等级强度变化特征、pH值变化特征,初步探讨酸雨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为满洲里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也为满洲里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调查评估提供数据支撑,进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菏泽市2017年初夏、2018年初冬两次严重污染空气质量AQI特征,重点对比两次严重污染空气质量AQI与气象要素相关关系、高空图天气形势及逆温层对两次严重污染过程影响,对比气象部门在两次污染过程期间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防御预警气象服务过程,发现2018年初冬污染过程气象服务较全面,而对2017年初夏污染过程气象服务准备相对不足,初夏大气污染过程气象服务质量有待探索提高。  相似文献   

17.
应用197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近40年来影响信宜市人体舒适度指数的主要气候因子的变化特征,结果发现40年来信宜人体舒适度指数变化随着温度、相对湿度、平均风速的变化而化,但总体变化平缓,呈逐年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乐亭县气象局1965-1994年及滦南县气象局1973-2002年各30年的地面观测资料,选取对观测环境变化反应敏感的气温、凤速等气象要素,来分析探测环境变化对地面气象要素的影响.通过绘制气象要素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得出一些气象要素与探测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结论是:随着周围障碍物的增多,历年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呈现上升趋势;历年年平均风速和年最大风速≥5m/S的日数逐渐减少.最后针对如何做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利用辽阳市统计局1966~1995年的水稻产量资料和辽阳市国家气象观测站气象资料,借助模糊变换原理,分析气象要素对水稻年景丰、平、欠的作用,对辽阳地区水稻年景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影响呼和浩特市火灾发生率的各种气象因素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在对呼和浩特市1981~2001年火灾资料以及同步气象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合理选取影响城市火灾发生率的气象要素作为预报因子,通过相关分析得到各种气象要素的火险指数值,并制订了用指数预报法预报呼和浩特市火险天气等级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