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川 《内江科技》2011,32(4):37+42-37,4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整理法研究了乳酸的形成和运动性疲劳之间的关系,正确地认识两者之间的联系,可以缓解疲劳的产生以及运动后疲劳的恢复,对保持运动和比赛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朱坚 《科教文汇》2009,(4):288-288
运动性疲劳影响机体的运动能力,本文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以及特殊营养补充品对快速消除运动性疲劳和加速机体的恢复,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康东玲 《内江科技》2011,32(2):98-98,96
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阐述针灸的具体疗法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为运动后疲劳的恢复和损伤的治疗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以期针灸能为提高运动能力和运动成绩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耐力性运动项目的营养补充对疲劳的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耐力性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生理学原理,对各个阶段的抗疲劳营养恢复策略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对科学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马国强 《内江科技》2013,34(3):175+173
通过参考大量训练文献总结出当今运动训练理论热点内容有以下方面:体能训练成为集"教、学、研、发"一体的系统工程;"核心力量"理论研究与力量训练实践紧密结合;高度重视功能性力量训练;强调运动训练和表现中动作的规范性;协调发展技术和体能的关系;"板块"训练模式丰富周期训练理论;注重竞技状态的赛前调整;重视运动疲劳与恢复之间的关系;运动员选材和培养机制全面化。  相似文献   

6.
在长跑运动中,由于运动量较大,持续性时间较长,能量消耗巨大,容易导致疲劳,营养消耗过多;因此合理地补充营养,有助于恢复体能,可以有效缓解疲劳。文中就高职学生开展长跑运动项目时,如何减缓疲劳以及补充营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目的在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长跑运动训练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运动往往会使人的负荷接近人的生理极限,如果不及时消除会形成过度运动,对人体运动机能造成损害,因此需要及时进行运动恢复和心理调整,同时补充能量和营养来令身体调节进入到平衡状态。文章以运动恢复对竞技能力的影响作为研究项,以全新的视角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进而提出了解决运动疲劳问题以及优化运动恢复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运动形式有密切关系。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从不同运动形式的供能特点出发,分析在不同运动形式下,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特征。揭示运动性疲劳与运动形式的关系这对于加快疲劳的消除,提高训练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顾汉文  葛小杰 《内江科技》2009,30(8):144-144,42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技术对800米跑运动前后的力学特征指标进行测定。通过实验室实验验证表明运动性疲劳的生物力学指标与运动能力间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对于反映800m跑运动后的疲劳状况,具有方便、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能量代谢角度对不同运动强度下运动疲劳的产生机制进行分析并阐述其特征,为不同项目的训练制定恢复手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有训练就有疲劳,只有很好的从疲劳中恢复过来,才可以进行更好地训练,因此疲劳的恢复对于训练的整个过程至关重要。就对足球训练的疲劳产生机制进行研究,并给出恢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刘洋  顾莹 《今日科苑》2010,(6):285-285
目的:研究短跑运动员训练后的疲劳特点及相应恢复方法;方法:文献资料法和专家咨询法;结果与结论:短跑运动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有能量耗竭、神经疲劳、代谢产物堆积、肌肉的微损伤等几方面,疲劳的恢复手段有:整理活动、按摩、桑那浴、睡眠、营养、药物、心理恢复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张惠 《内江科技》2012,(5):35-36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等,探讨游泳运动员的疲劳特点及其表现,采用冥想训练法对游泳运动员训练后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进行放松恢复,监测运动员身心疲劳恢复的情况,并对实验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证明这种放松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现代竞技体育要求运动员每天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以提高运动能力。但往往是运动员在机体轻度疲劳的情况下接受新的负荷,最终导致运动损伤。本人通过对投掷运动员的疲劳与恢复这个问题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疲劳的确定方法和疲劳的恢复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综述法阐述国内外体育锻炼与藏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脉络,探讨体育锻炼对促进人们改善情绪、提高智能、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消除疲劳和治疗心理疾病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维 《内江科技》2009,30(5):151-151
本文对如何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初步提出相应的手段,科学地认识疲劳并采取合理的恢复措施消除疲劳,以保证在正常的学习和训练中提高成绩.  相似文献   

17.
李平 《内江科技》2009,30(9):39-40
中枢因素对疲劳的影响已经成为运动疲劳研究的重点领域。运动时血液色氨酸和支链氨基酸浓度比值改变,色氨酸转变为5-HT,5-HT浓度升高进而引发倦怠、食欲不振、睡眠紊乱等疲劳症状。本文对中枢神经递质5-HT导致运动性中枢疲劳发生这一假说的发生发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笔者应用访谈法及文献资料法,对乒乓球球运动员的运动性心理疲劳产生的成因、判断的方法、消除心理疲劳的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乒乓球教练员和运动员了解和克服运动性心理疲劳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对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进行科学监控,并通过相应的恢复手段加快延缓或消除疲劳的发生达到快速恢复机能水平的目的,将个体与整体监测相结合,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薛亮 《金秋科苑》2009,(21):95-95
运动后30~60分钟再吃东西,效果最佳。无论你何时锻炼,运动后饮食一定要包含有益肌肉恢复的蛋白质和补充能量的碳水化合物。专家建议,运动后30~60分钟进餐,补充能量和消除疲劳的效果最佳,否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美国有线新闻网”最新列出的6种运动后健康餐,值得一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