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印度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丁兆云,惠巍印度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同印度的某础教育改革同样受到印度政府和人民的重视印关心,并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自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一直把提高全民素质的基础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一、60年代后印度进行的...  相似文献   

2.
当代印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鲜明的特色,它以人为本,弘扬民族性,重视价值观教育.中国和印度两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着很多共同的问题,印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会给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很大启示.中国当前的课程改革应扎根于现实,目标的制定要切合实际;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应当实现本土化;课程改革也应秉持"以人为本"的取向;传统文化应被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  相似文献   

3.
印度农村基础教育述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印度农村基础教育一直以来发展缓慢,近些年来文盲率不断上升。文章主要从国家政策、家长态度和儿童劳动力这三方面分析了印度农村基础教育可以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潜在可能,并从基础教育的费用、学校基础设施、师资和教育质量这四方面来概述了阻碍印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诸多原因。  相似文献   

4.
印度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基础教育,地方机构办学有很长的历史传统。本文主要介绍了印度地方机构的基础教育发展历史和现状问题,希望能给基础教育研究者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印高等教育的投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情况的对比以及高等教育的公共投资和非公共投资方面的比较分析,表明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良好,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相对于基础教育严重不足;印度在基础教育十分欠缺的情况下,仍极力发展高等教育,导致高等教育的过度。中国的高等教育与印度的高等教育差别较大,中国高校扩招的前景是乐观的,不必以印度高等教育的失策来束缚中国高等教育扩招的步伐,但也不应盲目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情况的对比以及高等教育的公共投资和非公共投资方面的比较分析,表明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良好,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相对于基础教育严重不足;印度在基础教育十分欠缺的情况下,仍极力发展高等教育,导致高等教育的过度.中国的高等教育与印度的高等教育差别较大,中国高校扩招的前景是乐观的,不必以印度高等教育的失策来束缚中国高等教育扩招的步伐,但也不应盲目发展.  相似文献   

7.
薛菲 《零陵学院学报》2002,23(4):123-125
通过对中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情况的对比以及高等教育的公共投资和非公共投资方面的比较分析,表明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良好,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相对于基础教育严重不足,印度在基础教育十分欠缺的情况下,仍极力发展高等教育,导致高等教育的过度,中国的高等教育与印度的高等教育差别较大,中国高校扩招的前景是乐观的,不必以印度高等教育的失策来束缚中国高等教育扩招的步伐,但也不应盲目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印度政府采取了相应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印度基础教育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任重道远,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教育经费保障不足。印度在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中不断完善立法,加强制度保障,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权,提高教师数量和水平方面的探索,对我国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长期的投入不足导致了印度家庭教育成本分担比例较大、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不足、地方教育负担较重、少数几个人口大邦承担了印度基础教育普及的绝大部分重任。针对这些问题,印度近年来通过全国普及基础教育计划来增加中央及地方的教育投入,补贴落后地区,加大教育投资价值的宣传力度,增加中央政府分担比例,把接受基础教育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加以贯彻执行,在普及中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6年4月12至22日,中国教育部西部基础教育考察团赴印度与泰国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考察。考察团由宁夏、甘肃、云南、广西和四川五个世界银行教育贷款项目省区的六人组成,考察主要任务是了解两国,尤其是印度在贫困地区发展基础教育的有益经验和实施国际金融机构教育贷款项目中的管理机制与运作方法。在印期间,考察团一行在新德里访问了印度人力资源发展部和世界银行南亚地区教育办事处,听取了有关印度教育现状和基础教育项目执行情况。具体作以下介绍:一、印度基础教育基本概况印度是个发展中国家,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半岛上,东北部和西北部…  相似文献   

11.
自独立以来,印度基础教育面临着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性别之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针对这些问题相应地实施了一些新的政策和措施,发挥了一定作用,取得了较好效果,其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2.
印度是我国的邻邦,两国山水相连,印度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对教师的培养,独立后教师教育体系愈加完善。研究印度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以期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1989年,印度政府启动了一项为妇女赋权的外部资助计划——妇女平等教育计划,简称“MS计划”。直到2007年,印度政府才开始对该“计划”进行资助。自实施以来,“MS计划”在目标、原则、评价、组织机构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在唤醒印度妇女主体意识,改善妇女社会地位,提高妇女生存能力。促进印度基础教育发展和推动印度现代化进程上取得了良好成效,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相似文献   

14.
印度自独立以来高中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要普及高中教育却还存在很多问题:教育发展不平衡;基础教育质量低劣;高中入学率太低;考试制度改革不成功;印度语言的多样性;高中学校设施简陋、师资缺乏和高中教育分流的不成功。印度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努力实现高中教育的普及。  相似文献   

15.
根据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研究发现,当前中国农村基础教育中存在师资力量短缺、教育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差以及辍学率高等问题,这是由于权利保障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大、城乡二元结构化、教育信息公开化程度不高以及政府对农村教育关注度不够等因素所造成。运用阿玛蒂亚·森的工具性自由理论探析,这些问题要通过提高农民的可行能力来解决。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介绍了印度技术教育认证的机构、认证标准、认证过程及其主要经验,分析了印度技术类高等教育通过实施专业认证推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提升专业竞争力的正面意义。通过对印度技术教育认证的研究,本文对其内涵和功能进行了述评,并分析了其对我国工程教育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为拥有十多亿人口的世界第二大发展中国家,印度政府为发展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努力。独立以来,印度逐步建立了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的奖助学金制度,为处境不利人口接受教育提供了机会,为印度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xamines one particular response of the Canadian government to the issue of multi‐ethnicity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constraints placed on people of Indian origin with regard to attendance at universities until the 1950's, and trac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special programmes within universities for Indian students. It suggests that while special programmes for Indian students may be a positive step in terms of Indian control of Indian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frastructure for both self‐gover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uch programmes are nevertheless problematic. In particular, special programmes tend to reinforce negative and potentially racist stereotypes about Indian culture. They suggest that Indian people trained in special programmes are only capable of dealing with other Indian people. The degrees granted by special programmes are devalued by employers. State efforts to increase the level of education amongst Indian people are aimed at creating a new set of agents of social contr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