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蒋光明 《体育科技》2010,31(2):91-94
在运用文献资料法的基础上,研究新时期技巧运动员心理素质建设的主要特征。结合自身长期的运动训练实践经验,对心理素质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论述,深入探索了运动员心理素质建设的途径与方法;提出以下途径和方法:树立必胜的自信心,创造良好的训练气氛;构建新型的师徒关系,促进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开展挫折训练,激发运动员的潜能;培养兴趣学而不厌,提高心理素质建设水平,旨在为心理训练提供有益的指导思想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综合分析法,通过对散打运动员心理素质重要意义的阐述及要素分析,围绕散打运动员训练和竞赛时心理素质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训练手段以提高心理素质,以便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技战术水平,进而为散打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科学化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军 《体育世界》2011,(11):49-50
拳击运动是一项竞争激烈且对抗性强的体育运动,不仅要求拳击运动员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也要求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应当加强拳击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本文首先分析是拳击运动员心理训练的作用,提出了拳击运动员应当具备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训练的内容,继而提出了心理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杜涛 《体育世界》2012,(5):103-104
竞技比赛项目除了运动员之间技战术水平的较量之外,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较量,篮球比赛也不例外,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良好的发挥技战术水平;反之由于心理素质的不稳定,从而影响运动员正水平的发挥,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长期的训练和比赛中形成的,因此在青少年时期加强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在篮球比赛中,决定比赛胜负的因素除了大学生的技、战术水平实力和身体素质训练外,还有心理,心理素质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大学生比赛中心理素质的训练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健美操教学中心理素质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问卷调查法、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健美操教学中心理素质训练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对健美操教学具有良好的影响。建议在对大学生健美操进行动作技术教学的同时,应有意识地进行心理素质训练,以便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体育中考加试,考生因心理状态调整不佳,造成考试失利,加强心理训练势在必行,应引起高度重视。1.心理训练的目的中学生大多没有参加过比较系统的体育训练,只是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才进行锻炼,中考体育加试时匆忙上阵,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导致考试失常,成绩发挥不理想。取得优异成绩取决于平时系统的训练和心理素质培养,心理训练能提高和完善考生的各种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消除在考试中影响考生的各种不良状态和消极的心理因素。2.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训练是有目的地培养考生在完成紧张体育考试时所具备的各种心理素质。考生的心理训练,是…  相似文献   

8.
刘成庆 《体育世界》2011,(9):115-116
针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训练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心理特点、心理训练内容和方式进行探析,旨在帮助教练员明确青少年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目标,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排球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9.
张越 《安徽体育科技》2016,(4):53-54,58
击剑运动需要运动员具备基本身体素质、技巧能力的同时,还要求运动员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对于青少年击剑运动员来说,身体素质是保障技术训练和对抗的前提,如果身体素质训练不佳,那么在比赛时的心理素质调节也会相对困难;同样,在心理素质调节不佳时,身体素质训练的效果也难以在比赛中完全的发挥出来。因此,青少年击剑运动员需要全面注意心理及身体素质的综合训练。也针对这两个方面的训练要求和特点,提出了青少年击剑运动员心理及身体训练的要点,希望能够帮助青少年运动员提高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刘金 《体育世界》2013,(4):96-97
本文对网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网球运动员心理技能的主要表现和如何加强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对于网球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潘妙玲 《体育科技》2002,23(4):25-28
运用体育运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 ,分析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及其在运动竞赛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提出了克服心理障碍的心理训练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篮球运动员竞赛心理特征及赛前心理训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多年带队训练、比赛的实践经验,分析了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并针对心理特征提出了赛前心理调整和训练的具体方法。教练员在篮球训练和竞赛中应注重探索不同类型运动员的心理变化规律,研究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应强化赛前训练,帮助运动员确立积极的技术心理定向。  相似文献   

13.
心理训练是现代射击运动训练理论密不可分的整体体系,心理训练越来越受到广大射击教练员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依据心理训练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并结合多年在省射击队训练比赛的实践经验,分析心理训练与射击运动项目的密切关系,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控制自己的思想情绪在大赛中发挥最佳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排球比赛时的心理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排球比赛时影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各项因素,并针对各个因素在平时的训练,从多方面对运动员进行心 理训练,使运动员在比赛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在比赛中运用心理战术,配合技术作战,取得比赛胜利。  相似文献   

15.
试析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跳高项目的特点,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对跳高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赛 前训练阶段,赛中期间及赛后调整阶段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阐述,以供跳高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参考。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心理控制训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击运动员在比赛中对心理的控制能力与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是密切相关的。就此对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特点 ,比赛中的各种心理表现 ,如何有效地控制心理 ,进行分析研究 ,目的是为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与参加比赛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吴鋆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1):56-57,55
心理气氛作为直接影响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客观上需要我们在训练过程中进行心理气氛优化。结合高校排球训练,在分析了排球运动员训练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提出若干营造与优化排球训练心理气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少年运动员产生心理障碍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以下对策 :帮助运动员树立正确的训练动机、启发运动员的求知训练欲、培养意志品质、改进训练方法、训练内容多样化提高训练兴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和通过心理训练消除心理障碍等。  相似文献   

19.
体育活动场所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法、心理实验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部分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进行了专项心理素质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专项心理素质结构是由快速反应因子、思维敏捷因子、协调稳定因子、注意因子、时间空间因子、触觉敏感因子、意志品质因子七个主因子构成;建立了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专项心理素质的判别方程,可为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的心理选材、科学化训练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体育舞蹈选手的赛前心理状态及训练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体育舞蹈是现代社会一种高雅的文体活动,由于它有着丰富的艺术内涵,采用体育竞赛的形式,是一种陶冶情操和锻炼体魄的极好形式,深受各国人民喜爱。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体育舞蹈选手赛前心理状态和影响赛前状态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