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微博用户的增多,微博舆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之下,众多地方政府和官员开设微博,将微博政务作为一种新型的问政渠道。2011年是中国政务微博元年。据统计,2011年新浪政务微博增长速度接近200%,截至目前,通过新浪微博认证的各领域政府机构及官员微博已近2万家。  相似文献   

2.
梁芷铭  徐福林 《传媒》2015,(11):54-55
官员微博是指“公开以党政领导干部身份开设的个人微博”,它把官员与群众、政府与民间、政策与政策执行、执政理念与群众利益的实现等联系在了一起,与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群众路线有着高度相关性.通过微博,官员把自身置于网络时代的民众之中,把与民众利益相关的方针、政策、措施等公之于众,倾听民众通过网络发出的声音,回应民众通过网络表达的诉求,并从这些声音中汲取改善工作的能量.当前,微博用户不断扩张,微博问政愈加为群众熟识,群众权利意识越来越强,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深入分析和探讨官员微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伶俐 《青年记者》2013,(17):25-26
谢尔·以色列在《微博力》中说:"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换的时代——一个全新的交流时代正在代替老朽的、运转不灵的传播时代。"①这个时代就是以微博等为传播媒介代表的"微时代"。"微时代"以信息传播短小精练、实时互动为主要传播特征。微博给身处"微时代"的领导干部带来新的考验与挑战,考量政府与官员的"微素养"。  相似文献   

4.
外交部在2011年4月18日开通官方微博"外交小灵通",这个中国首个中央部委的微博,其"俏皮"风格引起了外媒的高度关注。4月24日,复旦大学发布中国第一份《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3月20日,中国已有2400余个政务微博。全国机构微博的数量多于官员微博,南方省份发展政务微博的意识更强,  相似文献   

5.
胥柳曼 《新闻窗》2011,(6):23-24
最近,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实名认证的政务微博——"上海发布"在新浪网、腾讯网、东方网、新民网同时上线,立刻引起网友热烈关注,20分钟内粉丝总数破万。而根据统计,在上述四家网站中,目前共有实名认证的上海各级政务机构微博已达近600个、各级政府官员微博近300个。然而在实际中,笔者发现,针对不同的平台,部分政务微博在发布信息与公众互动交流时,有不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2010年,以草根、便捷、原创和全新交互体验为标志特点的微博客走进了中国,被业界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一方面,国内微博用户迅猛增加,部分官员和公共部门也尝试开设微博与网民沟  相似文献   

7.
政务微博分为党政机构微博和公务人员微博两大类,官员微博是公务人员微博中的一个重要类别,不仅影响官场,更震动民间.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官员微博在网络社会形成的海潮效应、权威效应、空椅子效应、金鱼缸效应、南风效应等,论述了官员正视微博、善用微博、管好微博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伶俐 《今传媒》2013,(5):21-22
2011年,被誉为“中国政务微博元年”.由民间到官方的微博运动,催生了“微博问政”的蓬勃发展.本文在对微博问政蓬勃发展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着力从四个方面论述微博问政勃兴将对提高政府网络服务效能和水平的推动作用:提高突发事件处置及应对能力;开辟更直接的官民互动交流平台;提高网上舆论引导能力;更新政府官员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浙江省首个集体上线的政务微博群——宁波海曙区政务微博平台正式开通,海曙城管、公安、工商等近50个职能部门、街道及部分个人微博进驻平台,进行"联合办公"。官员开微博"互动"还是"作秀"?"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穿越传说。海曙区欢迎你来投资兴业乐活。"2011年10月27日,宁波海曙区代区长吴胜武在新浪实名认证的官方微博中,勇敢亮出@吴胜武007的微博身份,为海曙区做起了鲜活广告。对  相似文献   

10.
"微博反腐"是基于微博这种新媒体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民间反腐形式,由于微博自身的特点,它在提供官员腐败线索参与反腐监督上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微博的出现提高了公众反腐的参与度,就目前来看,虽然"微博反腐"作为网络反腐的一个分支显现了强大的反腐力量和公众关注度,但这种反腐方式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本文旨在对"微博反腐"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分析,探寻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反腐工作的出路。  相似文献   

11.
蒙晓  覃彩霞 《新闻世界》2014,(11):72-74
"微博反腐"是基于微博这种新媒体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民间反腐形式,由于微博自身的特点,它在提供官员腐败线索参与反腐监督上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微博的出现提高了公众反腐的参与度,就目前来看,虽然"微博反腐"作为网络反腐的一个分支显现了强大的反腐力量和公众关注度,但这种反腐方式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本文旨在对"微博反腐"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分析,探寻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反腐工作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官员既是微博晾晒的对象,又可能是微博生态的改变者。这种无情晾晒,首先源于官员社会政治生活的不透明性、不公开性。一家杂志对2000多名中西部党政干部的调查显示,有超过五成的人或多或少存在"微博恐惧"心理。隐私被曝光,小事被搞大,"误伤事件"让无辜者"躺着中枪"等,最让他们担心。一方面,这样的微型调查未必有科学性,也未必能客观反映官员的真实心理状态,但从接触到的一些官员的私下聊天看,部分官员对微博的戒备甚至不满心理确实比较强烈。另一方面,正是微博的纷纷爆料,让一些有劣迹腐行的官员提心吊胆,睡不安稳。不管是什么样的心理,官员与微博  相似文献   

13.
柯敏 《今传媒》2011,(6):105-107
自从2009年"微博热"在我国兴起以来,党政机构和官员相继开通了一批微博,通过微博来发布信息、与网友互动,开创了一种新的网络问政形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试从目前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的发展概况、产生的社会条件以及它能够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几个方面来浅析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  相似文献   

14.
政府官员个人微博不断涌现,构建了政府官员与公众直接交流对话的新平台,但是政府官员微博是否真正发挥了相应的作用?其表现形式和社会效果也受到争议和质疑.本研究基于政府公共关系的角度,对三个较为典型的政府官员的个人微博进行考察,分析政府官员个人微博在传播定位、传播内容、互动性和传播效果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探讨作为一种政府公共关系建设的新渠道,政府官员个人微博的具体功能何在,回答它能否有助于政府公共关系建设,对政府形象、政策传播是否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等问题,并尝试对这种新的官民沟通方式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微博在中国迅猛发展,既成就了中国新的为政环境,又深刻作用于官员队伍,将时中国政治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本文以浙江官员微博为例,分析了微博对中国官员队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微博作为重要的社会化媒体,以迅猛的发展态势成为主流的网络媒体。身处微时代,政府机构和官员纷纷入驻微博,着力利用基于新媒体的执政资源推进政务工作,尤其面对危机,愈加凸显出社会管理发展的智能化传播功效。本文以广东遭遇超强台风为例,将"广东发布"作为主要研究样本,广东省其他政务微博为辅助样本,分析政务微博在危机处理中的传播功效,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3月29日首个带"国务院"头衔的"国务院公报"官方微博出现在腾讯微博平台上,这使腾讯的政务微博聚集起来更加有影响力,所以研究官员微博多数以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为主要平台。王郁松,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网络副处长,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于2012年3月15日开通个人腾讯微博,听众猛增,传播影响力大。是团中央第一个腾讯微博实名认证的干部个人微博,截止至笔者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一、政务微博的概念内涵 政务微博就是由各种政府机构或官员个人以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真实信息通过某一微博网站的官方认证而开设的微博平台.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官员个人所开设的政务微博,其微博平台的主要内容都以发布和传播与其工作内容相关的涉及公共事务的信息为主.  相似文献   

19.
王蕾 《青年记者》2014,(2):26-27
2012年8月26日凌晨,陕西延安境内发生重大车祸致36人死亡,而现场照片中一名官员的笑容引发众怒和大规模人肉搜索,微博爆料这名官员为陕西安监局局长杨达才。而后,网友很快围观微笑局长价格不菲的手表,从最初对不合时宜笑容的道德谴责转换到对贪腐官员的质疑及声讨,随着舆情进一步扩大,杨达才落马。若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哪些因素促进了该事件的持久发酵以及网民持续的参与热情?对  相似文献   

20.
政务微博的概念内涵及传播特点 政务微博的概念内涵。政务微博就是由各种政府机构或官员个人以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真实信息通过某一微博网站的官方认证而开设的微博平台。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官员个人所开设的政务微博,其微博平台的主要内容都以发布和传播与其工作内容相关的涉及公共事务的信息。在我国,政务微博所涉及的部门可涵盖公安、交通、医疗卫生、文教、体育、气象、环保、质检、工商税务、市政、司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