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惠荣 《成才之路》2012,(26):46-47
正教师节那天,我在教室里听到一墙之隔的小学广播中传来耳熟能详的童声歌曲《每当走过老师窗前》:"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呕心沥血您在写教材,高大的身影映在您窗上……"脑海中不由浮想起小时候在电影中看到的老师在昏暗的灯光下辛勤抄写教案的情景。现在想来,那时  相似文献   

2.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清新活泼的儿童诗歌,讲的是孩子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的窗前,通过绿叶和花香寄托了他们美好的心愿,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真诚的热爱。这首诗语言朴素易懂,情感丰富,意境优美。教师要指导学生加强个性化朗读,引发想象,带领学生一起走进诗的情境,融入诗的情感,体会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进而培养学生的关爱之心。一、引入情境渲染,激发关爱的情感课始,可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音乐声中,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导入。例如:同学们,每到教师节,老师都会收到那么多贺卡,读着一句句温暖的话语,老师有说不出的激动和幸福。是…  相似文献   

3.
目前,不少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出现“走读热”现象。每日下午一放学,教师们就纷纷骑自行车或驾摩托车往家里赶,第二天早饭后则又“打道回府”,“杀”回学校,美其名曰“常回家看看”。80年代初,笔者就读小学时,歌曲《每当我走过教师的窗前》在校园十分流行。至今我还记得:“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烁,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高大的身影印在我身旁。啊……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激动我心房……”这首歌可以说是广大教师以校为家、忘我工作的真实写照。不知从何时起,在一些学校这幅激动人心的“耕耘图”已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4.
《教育文汇》2014,(18):F0003-F0003
2014年5月26日,马鞍山师范附属小学隆重举行一年一度以感恩母校为主题的毕业典礼。伴随着深情的小提琴合奏曲《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窗前》,七个毕业班400多名学生面对全校师生、家长,畅抒感恩母校、感谢老师浓情。六年级老师集体朗诵了创作的诗歌《孩子,我为你而歌》,对孩子们表示感谢和祝福。  相似文献   

5.
芬芳茉莉     
【情感目标】能够从本课学习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教学内容】歌曲《茉莉花》【教材分析】1、合唱《茉莉花》杨鸿年教授改编的童声合唱《茉莉花》,运用精炼的作曲技法,充分发挥童声的音色特点,很好地描绘了歌曲的意境,表现了歌曲内容。本课中的二部合唱是选取合唱中的一部分来演唱  相似文献   

6.
许多小学音乐老师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小学阶段许多音乐教师都是在中、高年级才开始对学生进行合唱训练,大家普遍认为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积累少,无法接受和适应多声部歌曲的演唱,更适合学唱单声部歌曲,所以对合唱只字不提。而随着中高年级二声部合唱歌曲的大量出现,大多数学生由于缺乏对合唱的感性认识以及应具备的合唱基本技能,一下子难以适应,从而无法顺利进行合唱。所以每当进行多声部歌曲的训练时,教师要么把几个声部生硬地加在一起、草草了之,学生根本体会不到和声的美感;  相似文献   

7.
申溪 《儿童音乐》2007,(8):79-80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大连市红领巾合唱团团长兼声乐指导、声乐教育家"张静芳声乐教学师生音乐会"日前在大连电视台演播厅隆重举行。音乐会在由大连市音协主席曲致正改编的《让世界充满爱》深情合唱与歌舞声中开始。音乐会演出了童声独唱、幼儿歌曲联唱、女童声合唱、男童声合唱组合和男声合唱等共14组精彩纷呈的声乐节目。更难能可贵的是,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现有的知识与技能等状况,针对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本课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着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加强音乐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以情境激发——情境体验——情境创作为线索,把设疑、表演等贯穿于其中,并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评价,让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在音乐中体验美好的情感,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教材分析】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是一首意境优美、感情动人的抒情儿童歌曲,它歌颂了老师为培养一代新人而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精神,也表达了…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学过程】一、情境渲染,激情导入1.导入。(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当我们听到这首歌时,你会想起谁?  相似文献   

10.
童声合唱是合唱艺术形式之一.参加童声合唱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团队合作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进行童声合唱,可采用柯达伊教学法等方法来进行.在进行童声合唱时,应根据客观因素选择合唱素材,根据作品内容诠释音乐情感,从而在指挥的引导和伴奏的烘托下,师生间可以相互配合,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展示出优秀的合唱作品.  相似文献   

11.
应全国各地中小学音乐教师、师范艺术院校音乐师生,群艺馆、文化馆、少年宫音乐专干,歌手、重唱组合、合唱指挥的要求,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委员会、《歌曲》编辑部、北京市音乐家协会与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联合主办歌曲钢琴伴奏、重唱合唱编配及童声合唱指挥的实用提高班,《中华乐府》将为之打响2004新年第一炮。  相似文献   

12.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窗前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啊——,每当想起您,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这是一首传唱多年颂扬教师辛勤工作的赞歌,从歌声中透露出  相似文献   

13.
老师节快乐     
快到教师节了,想起小时候唱过的一首歌:“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啊……啊……每当想起您,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王老师:您好!听,这熟悉的旋律轻轻飘来,我内心又溢满感激之情。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每当我随  相似文献   

15.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的心房……”,每到教师节,这首歌总会在心底一遍又一遍地响起。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教育导刊》2006,(9):80-80
宋振卿,男,28岁,研空生(硕士),专业:合唱指挥。 工作情况及成就:2004年12月曾参加指导《长征组歌》排练工作,2005年6月曾指挥千人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2005年8月指挥童声合唱《二小放牛郎》获得全省银奖。  相似文献   

17.
在音乐艺术活动中,声乐是最容易被人们接受理解的艺术表现形式。合唱作为声乐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中学音乐课内与课外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在音乐教育中,合唱教学是学生进行艺术实践,表现音乐的最有效的手段。童声合唱以其高雅、清纯的艺术魅力受到很多学生的喜爱。大多数中小学校都成立了合唱队,但从整体上看,合唱队演唱水平不高,不能体现合唱统一和谐的美感。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还是教师在合唱训练中不能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针对童声的特点进行训练,有的照搬成人训练方法,有的合唱队甚至用“大白声”随教师或歌曲的情绪高声喊唱。对变声期的初中学生,这些不科学的训练方法,会造成歌唱方式缺少色调变化和层次感,声音炽白、不柔和,使童声合唱缺乏协调性,破坏了童声合唱的美感,甚至对学生的嗓音发育也很不利。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是童声,其中最动人的歌声,是童声合唱。"合唱艺术是一种结构严密、声音丰富的集体艺术。童声合唱则更富有自然、纯净的特征。童声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操都有着重大意义。但是,童声合唱必须训练得当,才能体现其价值。在合唱活动中有两种不同的现象:一种是歌声纯净优美,学生演唱轻松自如,面带微笑;另一种是声音浑浊刺耳,学生演唱时肌肉僵硬,脸红脖子粗。显而易见,第一种是我们所希望达到的理想目标。那么,在童声合唱教学中,应如何科学地进行声音训练,以获得优美的童声呢?笔者在多年的合唱教学中对声音训练作了一定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童声合唱与儿童嗓音的特点1、童声合唱童声合唱是指由尚未变声的少年儿童组织的合唱,包括小学男女同学组成的合唱及初中低年级尚未变声或变声初期的男女同学组成的合唱。童声合唱与其它类型的合唱一  相似文献   

19.
当《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的歌声,还在耳畔萦绕时,学生已从我洒满灯光的窗前匆匆而过。铭记着党的教育方针,秉承"传道、授业、解惑"的古训,抱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决心,我走上三尺讲台。 在洒满阳光的事业中,苦守清贫,挥洒汗水,用青春的心灵和汗水,哺育万户千家的希望和共和国未来的栋梁。"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十年耕耘,十年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20.
张静 《儿童音乐》2008,(11):42-43
童声合唱以其高雅、清纯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普及性深受人们的喜爱。童声合唱团队的组建,是学校音乐课外进行儿童美育的一种独特、有效的活动方式,在音乐基础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让孩子们演唱一些优秀的童声合唱歌曲,对于孩子们道德的培养、性格情操的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