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后,孩子们特别想外出活动,所以,当听说我要带他们出去做游戏时,都高兴地跳了起来。孩子们对《老狼老狼几点钟》这个游戏非常喜欢,可以说是百玩不厌。游戏时,我扮“老狼”走在最前面,孩子们扮各种“小动物”和“老狼”一边对话,一边跟在“老狼”后面往前走。几个胆子大的孩子使劲地加快步子,想走在“老狼”的前面。所以,每次游戏前我都要把游戏的规则讲一遍。在游戏过程中,我也注意提醒个别孩子不要着急,别走在“老狼”的前面,以免被“老狼”吃掉。于是,几个胆子较小的孩子,如慧慧、佳怡等向前移动的步子很小很小,几乎就在…  相似文献   

2.
魔尺的魅力     
张爱民 《辅导员》2014,(18):28-29
近来,学校提出了“四会”教育,即“会说话、会问好、会行走、会游戏”。反思自己班的实际情况,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在“会游戏”上表现不是很令人满意。你看,下课铃声一响,孩子们就像出笼的小鸟一样飞出教室,再看他们做的游戏,不是你追就是我跑,像一匹匹脱缰的小马在操场上奔跑。学校对全校学生也曾进行做游戏的指导和引领,但孩子们好像并不感兴趣,下课依然做着他们喜欢的“游戏”。因此,我决心在“会游戏”上开展本班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刘平 《今日教育》2006,(3):29-29
一天,我和孩子们玩传统的游戏“老鹰捉小鸡 ”。孩子们对游戏都非常感兴趣,当“老鹰”的生龙活虎,想把小鸡当成自己的囊中之物,当“鸡妈妈”的尽心尽职,保护好自己的小鸡;  相似文献   

4.
幼儿游戏中的显性和隐性作用胡金香一般传统的理论认为,幼儿教师在孩子们的游戏中起着组织作用、导向作用、促进作用,这些作用明显地表现出来,人们称之为“显性”作用。游戏是孩子们自己的事,如果教师作用太突出,完全处在一种主导、主动、主持的地位,孩子们会索然无...  相似文献   

5.
“教育诊断”栏目: 您好! 开学初,我和孩子们一起创设了游戏角——烧烤店,孩子们可喜欢烧烤店的游戏了。为了丰富游戏角材料,我和孩子们制作了许多“食品”,如玉米、鱼、鸡翅、年糕等。烧烤店刚开张时,不管小客人吃多少,都只要付1元钱。  相似文献   

6.
马延灯 《贵州教育》2009,(14):17-17,19
这是一节二年级的写话课。我为了让孩子们真切地体会“游戏”的乐趣,让孩子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便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他们到操场上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相似文献   

7.
角色游戏是幼儿较喜欢的一种游戏,同时,也是较难玩“好”的一种游戏。所谓难玩“好”,是因为:一方面孩子们生活经验缺乏,另一方面则是难以掌握所表演的社会角色,如售货员、医生、邮递员等的行为、语言乃至社会义务。正因如此,幼儿教师就更应该重视角色游戏的指导,为孩子们将来充当真正的社会角色打下基础。一、角色游戏是幼儿对未来社会角色身份的初步体验在角色游戏时,孩子们充当着不同的角色,而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身份就有不同的表现,如各种语言、动作、形象等,这些不同的角色就是孩子对未来社会角色身份的初步…  相似文献   

8.
一、游戏识字,兴趣盎然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提出:尊重儿童的“自动”.给儿童的“自动”留下空间和时间。通过游戏来发展儿童的天性.使其在游戏中得到教育,用游戏体验去取代“说教”与“静昕”。游戏是孩子们最爱玩的.把识字贯穿在游戏中.孩子们兴趣盎然地玩着游戏.其中的生字也牢牢记住了。  相似文献   

9.
在角色游戏区域中,孩子们都争着玩“今天我休息”的游戏,因为玩这个游戏可以随意“购物”“逛街”,十分惬意。赵老师在每个孩子的“存折”上印上20个点子,代表20元钱。同时,大家共同商量出一条游戏规则,即:必须凭“存折”去“银行”取“钱”,没钱就不能玩“今天我休息”的游戏。玩理发店、医院等游戏得来的“钱”可存入自己的“存折”。  相似文献   

10.
上午第一节,一年级老师讲的一节数学课一冀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找规律”。教学即将结束时,老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按给定的规律进行排队的游戏。孩子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兴致极高。下课铃响了很久,他们还沉浸在游戏之中,不想离去。为了不影响下一节课的教学,老师只好把孩子们“轰”出教室。看着孩子们悻悻的样子,我们想:何不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玩”个痛快,  相似文献   

11.
设计说明:长期以来.我一直努力尝试在习作指导中融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将写人、写景、状物、抒情等不同的习作训练结合其中,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写,达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的“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境界。本课的设计.就整合了数学学科中“认识方向“这一知识。巧妙结合了心理学原理,利用孩子们的“思维惯性”.引导他们进入游戏情境.主动投入“过桥方法”的设计之中,之后再指导他们对现实生活进行迁移联想。这样的设计,使得课堂上写的行为成为孩子们的需要.使游戏、生活、习作三者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2.
魏红 《宣武教育》2007,(3):39-42
游戏对于儿童来说,是创造力发展的源泉,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每一个正在做游戏儿童的行为,看上去都像一个正在展开想象的诗人。”而涂涂画画也是孩子们喜欢参与的一种游戏,小孩子们第一次拿笔就要涂涂画画,画画的过程就是游戏的过程,画笔画纸、以及一些美术材料都可以成为他们的玩具,他们能通过涂画、玩做的过程作为另一种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所看、所知、所想,并以此来宣泄他们丰富的情感体验。根据孩子们的天性我便带着他们参与涂涂画画、玩玩做做的美术游戏,在那些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孩子们获得的不只是技能,而是通过有趣的游戏情境,发展探究意识、丰富情感、张扬个性,激发他们欣赏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情趣,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促进了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升入大班,新环境和新玩具吸引着班里的每一位小朋友。其中,包含扳手、螺丝、螺母等十几种工具材料的“小小机械师”最受孩子们关注。孩子们纷纷变身为“小机械师”,设计和制作了各种有趣的玩意儿,机械制作游戏也成为了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区域游戏之一。孩子们在游戏中相互影响,相互启发,产生了很多有趣的思想“碰撞”和新奇的游戏玩法。  相似文献   

14.
一、游戏主题的产生孩子们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角色游戏。我园开展混龄儿童角色游戏以后,不同年龄的孩子们相处越来越融洽,经常讨论构思新的游戏主题。而“步行街”这一主题就是在“超市购物”活动后的活动小结中讨论产生的。当时,大家庭中的“主妇”说:“就一个超市没意思,想带宝宝们逛逛街都不行!”于是大家就三言两语地讨论开了,这个说:“要不,再开一个服装店。”那个说:  相似文献   

15.
一次户外活动时,我组织孩子们从一个游戏过渡到另一个游戏。我采用游戏的语言与方式让孩子们领会我的要求进行集合:“每个小朋友的眼睛都是两盏小车灯,请小朋友将小车灯打开,看看谁的灯光能照到张老师的眼睛里。看看谁的小刹车最灵,在张老师的身边停稳。”还沉浸在第一个游戏中兴奋得又跑又眺的孩子们听到我的话,迅速地集合到我身边,并纷纷向我喊道:“我的小刹车最灵。”“我是最先停下的。”只有汉汉好像根本没有听到我的话,也没有看到同伴的活动,他还是一个劲儿地在操场上奔跑。  相似文献   

16.
击鼓传花是一个古老的游戏,也是孩子们百玩不厌的游戏。怎样才能在玩法上有所创新,激发孩子们更强烈的兴趣呢?一天,张悦小朋友戴来一顶新帽子让我看漂亮不漂亮,我嘴上夸着,心里顿觉一亮,假如让男孩戴上……?又到游戏时间了,我向孩子们宣布了一个游戏计划“击鼓传帽”,大家都好奇地议论起来。我拿出帽子,并说:“这顶漂亮的帽子会戴在谁的头上呢?”我先将鼓点重点停在男孩身上,帽子也自然落在了男孩头上,同时也引来了全班孩子的笑声、掌声。开始时,有些男孩不好意思,大概都是第一次戴这种帽子吧!我用鼓励的目光和语气为他们…  相似文献   

17.
偶然发现一天早餐后,我准备组织孩子进行集体活动,孩子们却趣味盎然地玩自己喜欢的游戏,他们对我的指令似乎“听而不闻”。怎么办呢?无奈之下,我想起孩子们喜欢玩“开火车”的游戏,就大声念起了“开火车”游戏的儿歌。“小朋友,快快来,我们的火车就要开!”果然,孩子们听到儿歌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第八册“数的整除”一章中,概念较多,有整除、约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学生刚接触时,容易混淆,在运用这些概念时,时常发生错误。为了帮助学生弄清概念,我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扑克游戏”引入课堂,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游戏一般以4人一组为宜,每组一副扑克,去掉大小“王”,每张牌代表一个自然数,J、Q、K分别代表11、12、13。游戏时,按下列规则进行。1.胜者先发牌(首盘大家商定)。首发牌者按某概念提出要求,可发一张或几张相同的牌。2.后出牌者出的牌…  相似文献   

19.
“粗尾巴” “捉尾巴”游戏多年来一直是孩子们喜欢的传统游戏之一,因此,各班的玩具筐里总会见到游戏中必不可少的“尾巴”。中班第一学期初,孩子们带来了和家长共同制作的户外玩具,其中就有几条又粗又长的“尾巴”。一天在户外游戏的时候,琳琳学着大班哥哥姐姐的样子把“尾巴”当跳绳跳了起来。  相似文献   

20.
“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这个简单的模仿游戏在我上幼儿园时就会玩,直到现在,我成为了一名幼儿教师,也常常组织孩子们一起玩这个游戏,自认为其乐无穷。可就在今天,这个游戏让我清醒了许多。吃饭前,我正带着孩子们玩这个游戏,文文(系化名)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不想像你那样做。”我一听愣住了,马上停下来问她为什么。文文摇摇头说:“就是不想,我想做和老师不一样的动作。”听完后,我想,如果强行拒绝文文,她一定会对游戏产生反感。于是,我灵机一动,说:“好,那文文就和老师做不一样的动作吧。”游戏又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