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危机,特别是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危机”,在我国近几年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和忧虑。究其原因,有“商品经济冲击”说,“政府行为短期化”说,“观念落差”说,等等,不一而足。各种解释不论有多大差异,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危机是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有着某种内在联系。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我国在改革中引入的市场机制,一方面的确充分显示了它与消费的工业、商业、服务业  相似文献   

2.
我国四十年来教育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由于教育始终处在从属于政治的地位,每次政治活动都受到冲击,折腾很多,进展不如人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虽然有了转机,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被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先经济后教育”的观念束搏着我们,许多弊病犹未除根。目前,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着潜在的危机。一、最大的危机在于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校长厌管长期以来教师待遇偏低,人心离散,队伍不稳,骨干教师纷纷流失,  相似文献   

3.
教育危机是压在每一个关心教育的有识之士胸口的沉重巨石,处理不好,“它会成为我国的第二个人口问题”!有人这么说。教育危机正严重地冲击剥蚀教育机体,教育一步步走向“歧途”!有人这么认为。“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学校教育在‘歧途’上行进”;“体脑倒挂,知识、知识分子贬值,教师队伍不稳”;“读书无用论思潮泛滥,流生现象不可遏止”。这是在新的形势下对教育危机现象有代表的总结。如何克服这一危机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成为值得讨论思考、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师范专科学校学生存在敬业危机的直接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因为我国目前教师工资待遇偏低,而且拖欠中小学教师工资现象很普遍;二是因为我国师专学生分配去向主要面向农村。要消除学生敬业危机,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思想认识,讲求奉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其次,国家应发展经济,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工资待遇。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国民阅读率已经降到50%以下,是1999年以来的最低点。”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在主讲国家图书馆“文津读书沙龙”时说,“如今,很多学校依然在奉行应试教育至上的观念,这不但使孩子们失去了阅读的乐趣,而且令他们轻视阅渎,甚至对阅读产生厌恶的情绪。我们正在面临的阅读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源自学校教育的缺失。”  相似文献   

6.
自1978年以来,教育被摆在越来越突出的位置。从中央制定的“教育优先发展“‘科教兴国”战略,到教育主管部门实施的各种“工程”,都显示出一个曾经伟大的民族要依靠教育实现其“伟大复兴”的决心。但是在“科教兴国”的背后会存在一些“教育危机”。那么教育危机是什么?我国出现了哪些教育危机?针对这些教育危机,我们应该采取哪些积极的应对措施?本文试着就这三个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从“危机”禁忌谈到中国的教育危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危机”禁忌谈到中国的教育危机周贝隆编者按本文冲破“危机”禁忌,用调查研究得来的大量材料,揭露了在基础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读后发人深省!目前,像这样敢于实事求是地揭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文章还不多见,确属难能可贵。文中虽谈的是基础教育问题,但读后不能不...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等专业教育存在着潜在危机,主要表现为:一、“谋生型”的求知学习,带来厌学的潜在危机学生入学求知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发展型”的求知学习;另一类是“谋生型”的求知学习。“发展型”的求知学习,把“谋生”和“就业”摆在次要地位,学习目的是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高校由心理危机引发的伤亡事件屡有发生,凸显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和实践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西方许多国家实行的"自杀守门人培训"(Suicide GatekeeperTraining),特别是其中的QPR培训,是一种有效的紧急危机预防模式,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应借鉴西方国家高校的"自杀守门人培训"特别是QPR培训,结合我国高校实际,开展本土化的"生命守门人"培训,构建基于"生命守门人"培训的高校危机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10.
生命教育危机及实施对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最早源于人们对死亡的思考,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教育的分支学科。西方一些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教育机构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已经取得显著成就,我国大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我国.生命教育一直作为德育的内容存在,大中小学里更没有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的缺失导致国内生命漠视的现象屡有发生,因此.认识到生命教育的危机以及探寻其实施对策就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由于教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日益被认识,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教育问题的评论自然也会随之而来。有人用“教育危机”的词语来说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些人忌讳这一词语的使用。其实,按汉语的语义说,据《辞海》解释,“危机”:一是指“潜在的祸机”。一是指“生死成败的紧要关头”。今天我们教育事业兴旺发达,不存在生死成败问题;但要说没有“潜在的祸机”,那倒也不是。有人把由于社会分配严重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哲学教育的危机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哲学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其主要症结在于作为教育缺乏对哲学真精神的正确理解,因此,只有真正地转变哲学教育观念,回归“其所是”,才有可能使我们的哲学教育教学成为一项传承和提升人们哲学智慧的神圣事业。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社会结构正处于分化重构阶段,形成诸多不稳定因素,存在各种危机可能。因此,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发展时期,亟须彻底转变价值观念、深入开展危机应对教育和不断加强危机管理研究,全面构筑危机应对“软”平台,同时还要强化法制建设,规范管理机制,拓展信息系统,综合社会力量和深化国际合作,立体打造危机应对“硬”平台;以有效应对、处理各种危机。  相似文献   

14.
初探学校危机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类历史上,各种灾难和危机事件从未间断。有学者认为我国目前已进入社会危机高发期,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改革已进入社会全面分化期,社会系统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变迁。在此变革过程中,权力和利益都将在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重新分配,形成诸多不稳定,也就存在形成不同危机的可能[1]。这些危机可能是自然灾害,人为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也可能是社会动乱等影响公共安全的事件。学校危机时刻存在着,关键在于我们对学校危机是否有清醒的认识。如果忽视了危机的存在,就会为学校的发展埋下隐患,只有深刻认识到了危机,学校才能发现进而抓住将危机…  相似文献   

15.
林琳  柯晓扬 《教育探索》2013,(2):125-126
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存在观念落后保守,危机干预意识不足等问题.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应采取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加强对大学生个体的“危机”主题教育、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和加强预案建设等措施,增强对危机预测、防范和处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历史上,各种灾难和危机事件从未间断。有学者认为我国目前已进入社会危机高发期,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改革已进入社会全面分化期,社会系统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变迁。在此变革过程中,权力和利益都将在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重新分配,形成诸多不稳定,也就存在形成不同危机的可能。这些危机可以是自然灾害、人为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也可以是社会动乱等影响公共安全的事件。学校危机时刻存在着,关键在于我们对学校危机是否有清醒的认识。如果忽视了危机的存在,就会为学校的发展埋下困难的隐患,只有深刻认识到了危机,学校才能进而发现并抓…  相似文献   

17.
公共关系对于高校危机管理的时间争取、良好环境营造、支持力量争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定程度上还决定着高校危机管理的成败,但目前高校危机管理中的公共关系运用仍存在着观念不正确、公关不及时等问题,导致公共关系的作用未充分发挥。为此,笔者提出应在树立公关意识、转变固有观念、培养公关技巧等方面加强公共关系在高校危机管理中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目前,我国各学校专业师资储备不足,而班主任和一般的学科教师难以胜任这项工作,阻碍了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发展。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把准心理危机干预中“专业性”这个关键点,联合山东省心理咨询中心,在沂源县成立了山东省首个“医教共同体”,设立心理辅导站、开展心理健康筛查、拓展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组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四个梯级同步推进,打通了“专业性不足”这个梗阻,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存在的问题,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区域协同干预提供了新样本。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前的教育是否出现了危机?对于这个问题,既不可危言耸听,也不可讳疾忌医。危机并不可怕。近二百年来,资本主义不断出现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或教育危机,但资本主义制度依然稳固存在。危机也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独有,社会主义社会也可能出现危机。列宁就曾说在1921年春天苏维埃政权“遭到严重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局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文革”以来,青年中爱国主义观念与社会责任感日趋淡薄,犯罪率趋于上升。这是违背我们的意愿,出乎教育工作者的意外的。究其原因,恐怕与我们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不无关系。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学生受到的几乎都是顺境教育,缺少“逆境”教育;在形势教育中,只讲或较多地讲祖国的伟大成就,不讲或很少讲存在的问题或面临的“危机”。结果,学生只想“坐享其成”,而不愿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