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蕾 《今传媒》2009,(10):49-49
本刊讯 由王君超博士所著《第三只眼睛看传媒——媒介批评热点文选》一书近日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作者10年来对我国媒介批评的发生、发展进行同步观察和研究的成果,以及在清华大学从事媒介批评教学与实践的思考与感悟,共计130余篇作品。  相似文献   

2.
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纵横交织地彰显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内容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且资料翔实、史料丰富,是《媒介评价样本——陕西报刊审读报告(1988-2018)》的内在特点。本文通过分析这一媒介批评实践样本的特征,阐释了报刊审读工作的重要性,认为该样本在如何坚持正确导向、坚守客观公正的标准以及创新形式与方法等方面,能为中国当下媒介批评提供一定的实践参照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由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审读中心主编的《媒介批评的实践与探索——陕西省报刊专题审读案例选辑》一书,9月已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4.
韦倩 《采.写.编》2017,(5):145-146
出版物审读工作是对出版物的社会效益进行综合检查,对出版物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否代表先进文化等做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评判.本文立足新形势下出版物质量标准,旨在探索建立健全及时掌握出版动态、反应灵敏、调控有力的审读管理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论"印前审读制"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赵更吉 《编辑学报》2004,16(6):441-442
通过审读实践,发现目前出版物中存在的编校问题仍然很多.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各出版单位应该组织印前审读班子,建立印前审读制.就审读员的权利和责任以及印前审读的可行性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年来学界对媒介批评的研究日渐活跃,媒介批评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研究媒介批评这一概念时,人们难免会将国内的报刊审读制度与媒介批评相联系。在研究二者关系之后,不同学者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或认为报刊审读属于媒介批评范畴,或认为报刊审读并非媒介批评的一种形式。笔者在查阅一定资料研究媒介批评的基础上,联系之前自己所做过的有限的审读工作,并加以理论考察,对二者关系加以探讨和梳理。  相似文献   

7.
出版物审读是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所进行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通过审读工作,我们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出版物出版的情况、特点及问题,并加纠正。自治区新闻出版审读室作为政府出版管理部门,承担着自治区出版物审读和出版物管理工作。自2009年6月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审读委  相似文献   

8.
构建五级审读网提高报刊监管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曙光 《传媒》2002,(5):8-9
从事报刊管理工作24年的经验告诉我,报刊审读是报刊管理工作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 在省级新闻出版局实行职能转变,强化对市场监管的新形势下,我们深深感到,实行监管的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监管出版物的舆论导向是否正确。而确保出版  相似文献   

9.
科技期刊编校合一模式下,责任编辑任务重,二校样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实行二校样交叉审读有助于将错误消灭在付印前,提高出版物质量.本文对多年来二校样审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和实例分析,探讨编校加工的原则、重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可为提升编辑业务能力和期刊出版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2007,(2):F0003-F0003
陕西省出版物审读中心、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组织专家,于2006年12月15—16日,对全省报送的148种科技期刊进行了审读评优,现将审读评优结果予以公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出版物审读工作是出版行业坚持正确出版导向,落实出版业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责任的重要保障措施,对出版业具有重要的导向和预警作用,也是出版行业监管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审、读、评、改"四个环节为基准,从"审"的视野分析审读的标准、主体及职责边界;从"读"的角度了解审读原则和方法;从"评"的内容探讨评什么及怎样评;最后以"改"为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之策,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审读机制,实现审读结果的转化和目的,促进出版物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里 《出版广角》2012,(5):72-73
出版物的质量关乎到一本书的生命力,而要提高出版物质量,编辑的审读加工是一个重要的把关环节。本文则是从编辑日常审读加工中一种重要而常见的方法——理校法谈起。对理校法的概念及运用方法进行了阐述,并举例进行了例证。在审稿中运用理校法,对于培养审稿技巧是极为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申笃 《今传媒》2009,(12):31-31
9月15-18日、10月19-22日,陕西省出版物审读中心张国凡副主任分别带领两个审读小组各5名同志,先后赴商洛日报社、安康日报社进行面对面的审读座谈,  相似文献   

14.
李洁 《出版广角》2021,(16):59-61
从现实需求和制度要求来看,出版社设立审读部是提高图书质量和多出精品的保障措施.审读部的工作内容和范围分为印前审读和出书后审读两类.审读的工作方法以分散审读为主,集中审读为辅.出版社设立审读部要做好计划,统筹安排.  相似文献   

15.
闻仲 《今传媒》2006,(9):25-26
近年来,学界对媒介批评的研究日渐活跃,不时有新的论著或文章面世。在关于媒介批评研究的各种文本中,党政机关有关部门多年来主持的报刊审读和阅评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涉足这个领域的学者们观察问题各有各的视角,加之学界与业界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在审读是否属于媒介批评的重要范畴问题上,目前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报刊审读是媒介批评的一种方式或一种类型。刘建明先生在《媒介批评通论》的第五章《媒介批评的方式和内容》中指出:“媒介批评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果按批评主体的类差划分,还包括管理批评、专业批…  相似文献   

16.
也谈审读     
为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出版单位都开展了审读。不仅进行出版前的审稿,而且进行出版后的质量检查。不少单位还订立了一些制度,配备了专职人员,组建了审读队伍。下面,谈谈我对审读的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7.
审读是保证各类出版物质量必不可少的工作,贯穿于出版的全过程;既要管形式,更应管内容。但由于科技自身的特点和历史的原因,科技出版中的内容审读有特殊的困难,科技出版物中存在更多的内容问题;又由于科技与人文日益相互渗透,这些困难和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在非科技书刊出版中。然而,科技文稿内容审读至今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去年全国报刊审读工作(宁波)会议后,我省按照新闻出版总署的要求,将审读工作放在了突出位置,着力在建立和完善审读工作机制上下工夫,及时下发了关于改进报刊审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省、市州、报刊社三级审读网,全省目前共成立报刊审读组42个,共选聘报刊审读员652名,其中专职审读员150名,兼职审  相似文献   

19.
《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和《报纸期刊审读暂行办法》从规范管理的角度提出了期刊审读的规定.审读的目的是提高刊物质量,建立自主审读机制符合期刊出版管理规定,也是期刊发展的内在诉求.本文明确了自主审读的人员选择,审读的依据,审读形式、内容,审读的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任贤良 《今传媒》2007,(5):32-33
陕西省出版物审读中心从2005年8月起,组织有关专家和审读人员,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对10个市级党委机关报进行了专题抽查审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