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晚报是大众媒体。(二)媒体市场的细分化使晚报专刊至今方兴未艾。(三)晚报专刊应以服务读者为重要办刊宗旨。(四)提高晚报专刊的亲和力要有“好看脸”、“侠义心”、“热肚肠” ,以使报纸得人心而得“天下”。(一 )有人说 ,中国媒体在世纪之交跨入了真正的“战国时代” ,在白热化的竞争交战中 ,死死生生 ,合纵连横 ,绘就了一幅中国新闻事业蓬勃兴旺、波澜壮阔的图景。更有人注意到 ,这二十年来 ,全国数千家报纸———不管是中央和地方省市的机关报 ,还是形形色色、风格各异的专业报、行业报 ,以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 ,似有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各报为了适应市场发展,在不同时期开始尝试调整报纸整体结构,开办经济专刊成为选择之一。在设置过程中,对于晚报等都市类报专刊地位的议论很  相似文献   

3.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犯规,我们大多数地市报都有专刊专版。我们办了一个周末版,每周六一期。根据甘肃省报刊发展的现状,当地政府对我们关心有加,要求广告不要太多。办一个专刊、办一个晚报是要走入寻常百姓家中的。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报业竞争局面,西安晚报于1999年10月下旬成立专刊部,并在编辑部征求办专刊方案。我经过粗略查阅,发现城市晚报自然科学方面内容较缺,如能在新闻与科普的结合上下功夫,一定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于是我便凭一时之勇报了《人与自然》这个专版。  相似文献   

5.
办活专刊 让立体策划再深入些 2003年上半年,笔者到威海晚报经济专刊部任"住在威海·房地产专刊"的编辑.尽管曾在新疆经济报工作过几年,但要编好房地产专刊,还是很具挑战性的.在部门负责人的指导下,到岗的头一周,笔者便顺利完成了7个周刊版的编辑任务.  相似文献   

6.
李玲 《青年记者》2007,(10):66-67
晚报都市报尤其是地市级报办健康专版,是由来已久的传统。但纵观健康专版,总发现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晚报的健康专刊如何能更好地针对读?如何能把各报皆有的“健康版”这盘家常菜做出味道来?笔试作论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从2007年,河南省《平顶山晚报》推出《鹰城周刊》,晚报的周刊从当初的一周一期8个版,发展到今日的一周五期每期8个版,分别是健康视界——医疗·健康专刊、财经纵横——金融·旅游专刊、车行天下——汽车专刊·教育博览——教育·楼市·家装专刊、品质生活——鉴宝·美容·情感专刊。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市报人》2007,(9):F0004-F0004
经过50年的发展,株洲日报社目前拥有“两报一网”.即《株洲日报》、《株洲晚报》和《株洲网》。日、晚两报均为周七刊彩报。日报系中共株洲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57年10月1日,周一至周五为对开8版,周六、周日为对开4版。晚报系其子报.创刊于2000年6月1日,周一至周五为四开16版.周六为四开8版,星期天专刊为四开16版。[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新闻天地》2007,(10):F0002-F0002,I0001
经过50年的发展,株洲日报社目前拥有“两报一网”,即《株洲日报》、《株洲晚报》和《株洲网》。日、晚两报均为周七刊彩报。日报系中共株洲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57年10月1日,周一至周五为对开8版,周六、周日为对开4版。晚报系其子报,创刊于2000年6月1日,周一至周五为四开16版,周六为四开8版,星期天专刊为四开16版。  相似文献   

10.
杨进 《新闻采编》2003,(1):39-40
2002经验交流服务年11月1日 ,太原晚报改版 ,得到各界好评。作为晚报一员 ,不禁喜形于色。回首“改版”的前前后后 ,日日夜夜 ,自然会想到个中甘苦 ,自然会有许多话要说。我在这里最想讲的是晚报专刊的服务意识、新鲜意识、色彩意识、地域意识、短稿意识 ,这也是最近一段我思考最多、感受最深、想一吐为快的问题。一、服务意识有一种说法 ,新闻是攻读者的 ,专刊是守读者的。可想而知 ,专刊在整个报纸中的份量。要办好专刊 ,首先要讲的就是服务性。如何接近读者、亲近读者、拉近晚报和读者的距离?就要在正确掌握舆论的导向性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扩版应该扩些什么?顾冰清现在不少报纸都实现了扩版,无论是日报还是晚报,也无论是党报还是专业报,从对开4版扩至对开8版、12版、16版,甚至更多。有的即便没有扩版,但也憎出了诸如周末版、星期刊和其它周刊、专刊等等,有的还办有报中报。报纸的扩版增期,标志...  相似文献   

12.
专业报专刊是专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报专刊须定位准确,凸显专业特色,积极创新,不断拓展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3.
平面的晚报怎样才能办出与电视一样活色生香的立体栏目?晚报的专刊怎样才能办活办出人气并吸引商家联动共赢?办活晚报的栏目与报纸经营创收之间是否可以齐头并进? 带着这些思考,自2004年11月起,笔者在自己所从事的专刊时尚版块编辑工作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地市级晚报应对报业竞争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 《新闻爱好者》2008,(12):37-37
在愈来愈白热化的新闻竞争中,报业同质化的倾向越来越突出,容易给人“千报一面”、“万人一言”之感。晚报在内容上跟其他综合类报纸没有太大的区别,无非是“新闻+副刊+专刊”的模式,而且由于起步晚,队伍年轻,人力、财力、采编水平、整体策划等各方面都有所限制,加上地市级晚报地域范围相对狭小,新闻资源相对匮乏。种种不利因素要求地市级晚报必须根据报业市场的现状和读者日益变化的读报要求,及早确立自己的市场定位,打造自己独有的风格和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孙华 《新闻界》2004,(4):86-87
猴年伊始,成都房地产专刊市场已是一派火热——《成都商报》每周2、4,《华西都市报》每周4、5,《成都日报》每周五,《成都晚报》每周五的黄金楼市,《金融投资报》的成都房地产报道周刊,《装饰市场报》的成都home家周刊,一场没有硝烟的大战已悄然展开。本文以在成都本土较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16.
晚报专刊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联系读者面广,适应了多层次的读者需求,为报纸走向市场走向读者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晚报专刊要想保持长足发展的势头,必须在广度和深度上下工夫。 合理布局:满足读者不同层次的需要 我们在设置专刊时要力求全方位地覆盖市民生活,努力为市民提供精心周到的专门服务。尤其是晚报,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其最本质的两大特征,要做到“飞入寻常百姓家”,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读者所喜爱,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就更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三峡热”带给宜昌市新闻界的活力是前所未有的.在宜昌市,报台林立,竞争呈白热化.在激烈的竞争中,《三峡晚报·星期六》专刊越办越兴旺,成为宜昌市民最受欢迎的“周末刊”之一.不用行政手段,市民们自觉自愿掏钱订阅“星期六”.“星期六”上有一批市民喜爱的“名牌专栏”,恐怕是其原因之一.在最近的一次读者问卷调查中,三峡晚报最受欢迎的专栏,前三名均是星期六专刊上的“名牌专栏”:社会短新闻、警世钟、大特写.就像厂商创造名牌产品一样,报纸上的“名牌专栏”也有一个创造经营的过程,无不渗透着编辑们的匠心.纵观星期六专刊经营“名牌专栏”的过程,有如下几点突出地方:准确定位 坚持“三贴近”星期六专刊是1987年全国周末刊刚刚兴起时创办的.初期只模糊地认为:这张报应是趣味性、娱乐性、服务性很强,供读者茶余饭后欣赏的一道:“文化夜宵”.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加之一年一度“热心读者”的问卷调查后发现,星期六专刊仅仅停留在“休闲文化”这一层面是不行的.自费单订星期六专刊的众多读者,大都是普通老百姓,一般是不可能看到公费订阅的机关报的.他们要求在专刊上全方位了解反映社会生活的各类信息,因此,星期六专刊也应和正刊一样,强调“三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下属《哈尔滨日报》《新晚报》《新晚社区报》《家报》和《都市资讯报》等5类报纸。《新晚报》是哈报集团系列报刊之一,在全国晚报综合类排名中位居前十五名,是全国最受欢迎的几家晚报之一,是房地产、医药保健、IT、汽车、金融保险、旅游等广告市场的首选平面媒体,拥有东北三省最大的发行量。晚报采取自办发行的方式,年发行量40万  相似文献   

19.
晚报办财经证券类专刊,与日报相比有着先天的不足———最起码在时效上,日报占尽优势:它可在股市开市前数小时送到读者(股民)手中,让股民有足够时间浏览当天最新市场信息。而晚报财经证券类专刊,最早也只能在快要收市时(大约下午两点半)才送到读者手中。客观上的劣势固然存在,但晚报又不能没有财经证券类专刊,中国有6000多万股民,这是一个巨大的群体,办好这类专刊,不但可以赢得更多的读者,而且,随着时代发展,财经证券类专刊的市场前景相当广阔,长远来看,它必将成为媒体争夺市场的一出“重头戏”。因此,我们认为,晚…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新晚报》楼市专刊从事采编工作,对怎样办好这一专刊有一些感受和体会。笔者认为,要办好这一专刊,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