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然角是幼儿认识自然、亲近自然的窗口,是幼儿探索、观察动植物的有利场所。但在实践中,自然角活动存在价值认知的“片面性”、情境创设的“虚设性”、探究过程的“浅显性”、探究结果的“终结性”等现象,由此教师可从以下四个方面促进幼儿在自然角活动中的科学探究,让自然角从“景观园”变为“探索园”。  相似文献   

2.
<正>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生活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当前,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我认为就应该在中小学阶段大力加强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教育。一、时代的变迁昭示我们要加强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教育记得我在上中小学的时候(毛泽东时代),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求教学联系实际。于是,我们农村的中小学生活中就有了割草、种菜、挖萝卜、喂兔子、  相似文献   

3.
<正>在来十堰市郧西县之前,我早就听说过“七夕在中国,天河在郧西”的说法,郧西的七夕文化建设得有声有色。地处郧西县最偏远的景阳乡,则有“汉水入鄂第一乡”之称,又有“中国油桐之乡”的美名,还有历史遗址——刘洪寨。我有幸走进景阳乡,参加一个文学采风活动,这是一次文人的聚会,更是一次亲近民间和亲近自然的体验。  相似文献   

4.
在“双减”背景下,语文课后服务以“让学生获得所需的知识与能力”为出发点,将“生活即教育”理念融入课堂中,引导学生多想、巧做、妙写。在语文课后服务中,教师可设计新颖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共情中从被动转为主动,诱发言语禀赋;引领学生亲近自然景物,从拘谨的课堂投入随性的体验活动中,在亲身实践中找寻个性自我;将生活元素搬进课堂,让学生在连环活动里,从理性思考走向妙悟境界,在多元的“直感体验”中形成“慧性表达”。  相似文献   

5.
<正>自然教育是指依托各类自然资源,引导公众亲近自然、认知自然、热爱和保护自然的教育活动。学校肩负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是推进自然教育、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场所。海洋教育是自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对人类未来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概念,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相似文献   

6.
“和”,即和睦、和谐、和顺。既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学校发展要内和外顺,又强调教育教学活动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和谐共生。“爱”,即友爱、仁爱、博爱。强调师生要具有博大的胸怀和善良之心,热爱祖国,亲近社会,关爱他人;强调以人为本,互尊互爱,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徐玉岭 《辅导员》2013,(27):40+44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生活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当前,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我认为就应该在中小学阶段大力加强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教育。一、时代的变迁昭示我们要加强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教育记得我在上中小学的时候(毛泽东时代),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求教学联系实际。于是,我们农村的中小学生活中就有了割草、种菜、挖萝卜、喂兔子、  相似文献   

8.
通过解蔽"亲自然",明晰"亲自然"不仅要亲近物质的、实体的自然物以全其体即出乎其类,同时还要拔乎其萃即超越自然物以达本性,使得人的"自然性"与物的"自然性"相融共生。由此,儿童"亲自然"教育实践理应让儿童愿意亲近自然,会在自然中玩耍;教育是儿童亲自然环境的可能的提供者;以"万物一体,民胞物与"的精神契合为旨归。  相似文献   

9.
“生态学”虽然是一个较为专业的术语和系统,看上去与学前教育之间并没有密切的关联,但实际上,“生态学”是目前可以客观审视学前教育内容、推动学前教育开展的关键视角,它可以对幼儿的某一方面的引导教育起到促进效果。将“生态学”引入学前教育中,可以让教师关注到发展环境、教育氛围和周边发生的事物带给幼儿的影响,并且将这些影响效果加以利用,最终促进幼儿某一方面甚至某几方面能力的塑造。基于这一理论,幼儿教师可以基于生态学视角开展幼儿“亲自然”的课程引导,借助幼儿所处的环境、氛围以及幼儿接触的人和事物塑造幼儿亲近自然、了解自然、敬畏自然的认知。  相似文献   

10.
清明节踏青、祭祀的习俗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清明节是中国人的“感恩节”。我们应抓住清明节的契机,采用讲述清明节来历的经典故事、祭祀祖先、提倡环保与亲近自然、祭奠革命先烈等一系列情境教育法,对青少年开展有效的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1.
自然、大地本应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儿童亲近母语的重要途径。小学教师要让语文走向“阅读大地”,让语文重回绿色的大地。本文就如何让小学语文更具生命“元活力”提出见解,期待儿童的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生活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当前,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我认为就应该在中小学阶段大力加强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教育. 一、时代的变迁昭示我们要加强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教育 记得我在上中小学的时候(毛泽东时代),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求教学联系实际.于是,我们农村的中小学生活中就有了割草、种菜、挖萝卜、喂兔子、捡拾棉花等等.我们的学习是一种生活,我们的生活是一种学习;是一种生活技能的学习,是一种热爱生活的学习,同时,它更是一种亲近自然的学习.学生们在增长技能、获的锻炼的同时,嗅惯了小草和泥土的气息,嗅惯了庄稼和收获的气息.嗅惯了旷野的气息,自然也就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不仅培养了学生们"人心无私天地宽"的胸怀,同时它也培养了学生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和情感.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学困生更需要关爱、信任、正确引导。试从融洽师生关系、创造成功机遇、改变评价方式、坚持跟踪教育、积极开展活动等途径,关爱、亲近、鼓励“学困生”,真正实现教育的“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种植活动是涉及数量、测量、空间、规划、表现、责任感及审美等多方面经验的综合性教育活动,为幼儿提供亲近自然、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机会,让幼儿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享受因种植带来的种种独特体验。但在种植活动中,也很容易出现教师包办多、幼儿参与少以及限制约束多、互动探究少等现象。如何让种植活动真正成为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吴江市实验小学幼儿园创办于1911年,悠久的办园历史,为幼儿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幼儿园在传承和发扬的基础上凝练成"爱德、求真"的教育思想。"爱德"指培养孩子乐于关爱他人,亲近社会,促进孩子与社会的和谐,使孩子在“爱”的教育中求得全面发展。“求真”指培养孩子乐于探究,亲近自然,促进孩子与自然的和谐,使孩子在“真”的教育中求得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福建教育》2022,(7):4-5
<正>开篇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自然教育是指依托各类自然资源,引导公众亲近自然、认知自然、热爱和保护自然的教育活动,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践行。大力开展自然教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际举措,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7.
陈尧 《科学教育》2008,(6):35-36
1设计思想初中《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课程,它开设在小学自然课程之后,初中分科课程之前,承上启下,帮助学生从亲近自然走向亲近科学。本节课选自初中《科学》七年级第11章“感知与协调”,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味觉都不陌生,而且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这就为本节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张小武 《教育》2012,(10):41-42
温婉而谦和,沉静而睿智,一脸暖暖的笑容便有了令人亲近的感觉。她,便是全国优秀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校长顾泳。《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性情温柔的她将“刚”隐于“柔”中,于自然质朴中追求“大爱无痕”的教育境界,阐释高尚审美情趣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认为 ,“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① 。人通过活动既创造了自身 ,又在活动过程中建立起对象世界。“做人—作文”教学课题 ,特别强调“活动性” ,就是因为做人与作文都与“活动”密切相关。从做人的角度看 ,“人”需要活动来塑造 ;从作文方面看 ,文章内容既是活动所建构起来的主观世界的显现 ,也是对活动构筑的对象世界的摹写。因此 ,我们在“做人—作文”教材整体框架上设计了“常规活动”和“专题活动”两个大项。在常规活动方面 ,强调关爱生活、热身时代、亲近自然 ,做现实生活人 ;在专题活动方面 ,则用“生活故事”“…  相似文献   

20.
在“主体性教育”理念下.中学图书馆应重视藏书建设,以合理的藏书结构提供课程资源和信息保障:为研究性学习服务,构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场所;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亲近图书馆;图书馆管理者有效地转变自身的管理角色,积极开发各种课程资源.是推动“主体性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