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汉至唐,其间以《异物志》命名的著作为数众多而又自成系统。《异物志》的生成演变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那一时代的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并且与我国古小说——志怪传奇——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唐以前的《异物志》中,知识性与文学性共存是其基本特征,充其量不过是知识性逐渐减少、文学性不断递增而已。进入唐代以后,文学性一举压倒知识性,成为决定《异物志》性质的主要因素,《异物志》由此从传播知识、认识世界的地理博物杂记,一变而成为志怪传奇小说  相似文献   

2.
荆门专志的编纂,始见宋代。《宋史·艺文志》所载"王铢《荆门志》十卷"为可考最早之荆门志,明初已佚。元代短祚,荆门志未见有纂。明代荆门志有洪武叶原瑛版、正统邢宁版、弘治韩铣版、嘉靖林球版和陆里版,皆佚;另有天启版,今馀残篇。清代所修荆门志,以乾隆五十六年荆门改直隶州为界,前此署《荆门州志》,后此署《荆门直隶州志》,增所辖当阳、远安县志。清代荆门志有康熙四年本、乾隆舒成龙版、嘉庆王树勋版、咸丰黄昌辅版、同治恩荣版等。历代史书中的《地理志》及舆地类著作对曾经中断的荆门志编修工作的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唐书》的历史地理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地理志》中,通过比较《新唐书.地理志》与《旧唐书.地理志》在历史地理角度叙述的优劣,从行政区划沿革、历史经济地理、历史军事地理、历史交通地理等方面归纳了《新唐书.地理志》的历史地理学特征,并总结了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
《括地志》是重要的历史地理著作,张守节《史记正义》中引用《括地志》解释古地名处甚多,但其中也存在一些文字讹误。本文考察了张守节《正义》所引《括地志》的部分内容,针对其中部分讹误和疏漏,作了订正与补充,成札记十九则。  相似文献   

5.
<景定建康志>是南宋地方名志,它既是南京方志成熟的标志,也在方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志书不仅保存了庆元至景定六十余年建康的史料,而且仿正史之纪、志、表、传体例编纂,创立了新的门类和体裁.作为方志佳作,<景定建康志>既详考山川古迹之典故,又注明其文献出处,这不仅是方志史上的重要建树,对于佚书<丹阳记>、<舆地志>等早期地方、全舆地理著作而言,也有重要辑佚意义.  相似文献   

6.
班固《汉书·地理志》主体部分为疆域政区,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然而由于史源不明,很多疑问长期困恼着研究者。传世文献中唯有《隋书·经籍志》记载班固取资天下计书以作《地理志》,然而此说无据可征。2003年湖南郴州苏仙桥出土了一批西晋木简,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西晋惠帝时期“桂阳郡上计阶簿”的存档副本,简文中所包含的很多内容可与《地理志》相比照,藉此可以证明班固《地理志》史源正是当时天下郡府所上计书。  相似文献   

7.
《山海经》原本是泰代的中国地理志,因时代久远、文字难解,故被现代人误认为是世界地理志。从秦代中国的疆域入手,破译其有关文字,揭示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8.
郑利锋 《天中学刊》2011,26(6):116-119
宋代地志在我国志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除方志外,两宋地理总志、专志的纂修,也十分兴盛,这与当时的社会需要和统治者的提倡密切相关。由于元代书目的缺失与不足,宋代地理总志和专志在当时的流传无从考知,而在明、清两代,宋代地理总志和专志的存世和流传门类虽互有增减,数量却变化不大。此种现象的产生和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情况息息相关,也与志书本身的属性、功用等因素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9.
论唐代文言小说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言小说的分类法和类名一直较为混乱。在尊重古人小说观念、小说分类法及类名的基础上,唐代言小说可以先分为志怪、铁事二类,再作第二层细分:志怪分为杂记、杂史杂传、地理博物三类;铁事分为逸事、琐言、辨订、箴规四类。在言小说分类实践中,要摒弃一些不准确的分类法和类名,逐步建立言小说的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10.
对《旧唐书·地理志》江南、剑南二道记载的讹误缺漏之处进行了勘误订正。  相似文献   

11.
魏源《海国图志》是继林则徐《四洲志》后,在东亚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地理类著作。魏源分别于1842年撰成《海国图志》50卷,1847年增扩为60卷,1852年又增补为100卷。该书首次于1845年由权大肯经陆路带回朝鲜,1851年由中国商船亥二号传入日本。之后日本翻刻本因简明易读又回流至朝鲜,同时日本再版的热潮又影响了中国对此书价值的重新认知。文章通过阅读史的研究方法,分析《海国图志》在19世纪中期中国士大夫阶层的有限传播、日本上层知识分子和下层武士的阅读接受、朝鲜实学派两班官员及中人的辗转传阅,并论述阅读活动对所在国进步思潮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汉书·地理志》载:“雍,秦惠王都之,有五、太昊、黄帝以下祠三百三所。”“上郡肤施有五龙山、帝、原水、黄帝祠四所。”这说明汉代雍、肤施两县均立有黄帝祠。《汉书》卷25《郊祭志上》也载汉武帝在长安设有黄帝祠。但同书《地理志》又载:“虢,有黄帝子、周文武祠”。“  相似文献   

13.
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湖北省高校35名大学生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尝试构建了大学生持志的假设模型矩阵,力图呈现湖北大学生在疫情期间持志过程的动态性和情境性。研究发现:(1)持志表现根据持志意愿与持志行动两个属性及其维度可区分出9种模型:矢志不渝型、冉冉升起型、朝三暮四型、曲线救国型、两全其美型、束手就缚型、不安现状型、眼高手低型、一落千丈型。个体的持志行为差异均能放置在模型中予以理解。(2)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外部刺激在人生片段上只强化了原有持志模式,持志表现呈上升状态的加速上升,下降的加速下降,摆动状态的仍然按照周期或提前周期继续摆动。这些模型反映了新冠疫情背景下湖北省大学生在“封城期间”的持志样态和表现特征,为特定社会情境中的大学生持志表现提供了有效解释,也为如何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持志以恒”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苫羊山志》是东阿县第一部村志,志中详细介绍了苫羊山的历史、地理及依山而形成的古村落之人文、风俗情况,是我国史志林中的一支奇葩,具有重要的人文历史价值,依据志中描述,可以感受到当时苫羊山一带自然与人文的完美契合。  相似文献   

15.
教育人种志能深入理解教育的复杂性,推进教育研究的创新和深入发展。教育人种志基于人种志,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人种志的研究假设是开放的,研究情境是自然的,研究视角是整体的,研究时间是长期的,研究结论是深刻的。教育人种志契合教育研究的复杂性、情境性、比较性和反思性,对教育研究的改进具有方法论意义。从研究过程来看,教育人种志研究一般包括前期准备、进入田野、分析田野笔记和撰写研究报告四个阶段。当然,要开展好教育人种志研究,除了注意结合教育研究中主体、方法与对象的特征外,还要处理好研究的信度问题、效度问题、伦理问题和能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清史稿》是我国一部民国年间编修的清代历史的未定稿。但由于各种原因,其讹误诸多。本文单就该书卷七十五“贵州地理志”的错字、年代、脱漏、衍文等讹误,以举例的形式加以校勘、校正。  相似文献   

17.
苏辙在谪居龙川期间撰著了《龙川略志》和《龙川别志》二书,前者记苏辙平生所历,后者记苏辙平生所闻,二者皆为纪实之作。此二书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到众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因此它们是具有很大文献价值的私人笔记著作,对后人了解研究北宋史事和苏辙思想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苏辙之所以能在人生困顿时期写成《龙川略志》和《龙川别志》,其根本在于苏辙本人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18.
魏源《海国图志》的编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源写作《海国图志》贯穿着鲜明的经世致用精神,故在编撰上具有与传统历史地理著作不同的特色。"以西洋人谭西洋"的史料方法,撰写世界历史地理著作的综合体例,以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为重点的丰富内容,使之成为中国近代最早、最有系统地研究世界各国历史、地理、文化的划时代著作。  相似文献   

19.
"志"在《孟子》中已是哲学范畴,至王夫之,融合儒、道、释有关观点作了全面阐发。先哲肯定人之志为天之所授、道的体现,乃性所自含、人心之主,是体天于人和以人相天的心性因素。实际上我国先哲已意识到意志的自律与他律问题,将"志"抽象为"志性"对于中国哲学的创造性重建有着根本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漫长的历史中,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本文对历代儒家学者关于什么是志,如何立志、怎样实现“志”的理想目标等进行了综合的论证与分析,并认为儒家的志功论是合理的、完整的,在当今仍有其重要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